瑪格定製家居唐斌:瑪格的差異化之路

從建國之初的家徒四壁到“組合傢俱沙發床,黑白電視放中央”,從古典、現代、歐式等不同畫風爭奇鬥豔到虛擬管家全方位服務主人的智慧家居,中國家居70年中的數次升級換代,與其他行業共同匯聚成共和國70年輝煌崛起的歷史洪流。瑪格定製家居唐斌參與、見證、推動了這一場偉大的家居變革。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為展示我國家居行業發展,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傳媒、央廣網組織發起“理想家·追夢人”央廣中國家居70年70人巡禮,向建國70週年獻禮。8月18日,瑪格定製家居品牌創始人及董事長唐斌接受央廣採訪,講述了瑪格全屋定製品牌的征程。訪談過程中,這位率領瑪格一路走來的董事長對品牌與行業的方方面面如數家珍,犀利而精準。


瑪格定製家居唐斌:瑪格的差異化之路


瑪格定製家居品牌創始人及董事長唐斌接受央廣採訪


定位:不走尋常路的家居人

在中國家居行業內有這麼一個說法,全國定製傢俱及全屋定製行業,品牌大多以廣東為大本營,而瑪格則是少有的從重慶殺出的代表性創始定製品牌。2004年,瑪格品牌在重慶創立。瑪格董事長唐斌回憶,“瑪格在07年首次參加了全亞洲最大規模的廣州建博會,在展會招商過程當中,明顯感到西部企業確實存在很多的劣勢,在招商的質量與數量上,遠不如沿海企業。”

唐斌表示,從中國的建材行業的佈局來說,廣東企業確實在理念、產業集群、供應鏈配套以及資訊、人才等方面都具有天然優勢,遠遠超越內地企業。與很多地方品牌思想保守,不願迎接挑戰思想不同,唐斌意識到瑪格要成為真正的全國性大品牌,就必須要走出去,南下廣東與廣東的大品牌同臺競技,瑪格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和提升空間。於是,在唐斌的帶領下,瑪格於2010年在廣東佛山選址建廠,建立瑪格華南製造基地及廣州運營中心。隨著瑪格華南製造基地及廣州運營中心的啟動,推動瑪格進入近幾年的高速成長期。2013年,瑪格又在天津建立華北製造基地,服務於北方市場。唐斌說,“在全屋定製行業,既然想成為全國性一線的定製品牌,就要解決好產品服務的交付及物流半徑問題,那麼就必須要做全國性製造基地的佈局。”

瑪格定製家居唐斌:瑪格的差異化之路


瑪格定製家居品牌創始人及董事長唐斌

佈局全國基地可以說彌補了製造及運營地域上的差距,如何能讓瑪格在強手如林的品牌中脫穎而出?經過幾個月的調研與分析,唐斌發現,廣東一線定製品牌基本上都是板式定製為主,服務對象主要是第一次置業剛需客戶,而對於品質要求更高的第二次、第三次置業的大平層、洋房、別墅客戶,基本上還是市場空白。唐斌覺得,唯有走差異化的品牌發展之路,瑪格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發展之道。唐斌快速調整瑪格的戰略決策,確定以全屋實木定製為品牌戰略核心,圍繞實木定製開發出“經典歐美”“現代簡約”“新中式定製”三大主流風格,及更加完整的“定製傢俱”“廚櫃”“木門”“牆板系統”“配套宅品”等配套產品,為全國的中高端客戶提供更高品質的全屋定製解決方案與服務,真正讓客戶獲得良好的“一站搞定,拎包入住”的裝房體驗。

“內核處理器”:抓緊信息化才是發展的源動力

在競爭激勵的全屋定製市場上,從定製衣櫃到定製傢俱,再到全屋定製,大家居整裝,企業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企業的信息化能力。瑪格之所以能實現“三大風格”“五大品類”的全屋實木定製,正是取決於堅持了14年的信息化建設。唐斌說,瑪格14年的信息化之路,艱辛自知。

他回憶06、07年剛開始開發軟件的時候,軟件寫不通,“骨頭”啃不下,“當年為了寫這個軟件,唐斌搬到工廠宿舍,跟軟件部門一起寫軟件,連續15天待在辦公室熬夜,每天都是凌晨四五點睡覺。而當年的信息系統沒有做好,導致設計、製造都存在嚴重缺陷,瑪格的產品與交付屢屢出現問題,造成經營與資金上雙重困難,瑪格曾數度瀕面臨解散。在最困難的時候,借完錢發完工資,大家說“還是換個行業,別幹這定製了,實在太難了。”在第三次“散夥飯”後,眾人還是覺得不甘心,於是又到處湊錢,還是咬牙堅持幹了下去。幸而苦盡甘來,終於在三次“散夥飯”之後,瑪格的發展就一直比較順了。

瑪格定製家居唐斌:瑪格的差異化之路


瑪格定製家居品牌創始人及董事長唐斌

而一個企業的信息化之路就是一把手工程,唐斌除了大量的資金投入,更多的需要全情的付出與時間的沉澱。如何解決全屋定製行業柔性化生產問題是一個難點?唯一的突圍之道就是是信息化手段。作為全屋定製行業中最核心的競爭力,柔性化生產能夠為消費者量身各類定製家居產品,不同於過去木工現場打櫃子的低效率,“大規模柔性定製”能夠通過先進的智能製造設備及柔性化的訂單處理能力,“一天可以生產幾萬個不同尺寸的板部件”。工廠信息化系統將全國門店AI智能設計方案上傳到總部工廠的訂單進行自動處理,將大量的生產數據進行優化,按照材質、工藝等BOM信息,智能排產,並指揮車間先進的CNC自動加工中心,生產出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定製家居產品。

唐斌說,信息化是瑪格很引以為豪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瑪格從2006年就開始發展信息化,目前以屬於行業領先水平。在定製家居企業,企業每一個階段的發展必須與信息化同步發展,否則信息化水平的跟不上,企業就很難有大的發展。瑪格從AI智能設計系統到MES製造管理執行系統,從MDMS數字化營銷系統再到數字化展廳雲屏系統,從ERP管理系統到CRM客服系統,通過14年的反覆打磨,一個完善的全屋家居定製信息化系統逐漸形成瑪格的“內核處理器”,正是因為這套信息化系統,保障了瑪格每年數萬個消費者的個性化定製的需求,支撐瑪格走上快速的發展之路。


未來:緊盯家裝工業化和智能家居

如今,家居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期,過多的品牌的定製家居湧入也會導致行業的大洗牌,有人稱其為“寒冬”。不過,在家居行業摸爬滾打近20年的唐斌看來,定製仍然是朝陽產業。他將定製行業這20年來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從00年到05年的“定製衣櫃階段”,那個時候大家都做衣櫃單品;從05年到10年的“定製傢俱階段”,開始從衣櫃開始擴充到衣櫃、書櫃,玄關櫃等品類;隨後從10年到15年的門、牆、櫃一體化的“全屋定製階段”;接下來從15年到20年的“大家居集成定製階段”,以空間為產品給到用戶一個完整的全屋空間定製解決方案,目前的行業發展大部分都停留在這個階段;在最後的第五個階段,行業又會衍生出另外兩個方向,一個是從大家居集成定製向內裝工業化方向發展,另一個是智能家居、智慧家庭,引領未來的生活方式。

內裝工業化指工廠流水化部件式生產引入到室內裝修領域,在工廠完成部件化生產,在現場完成裝配式組裝,以實現快速環保便捷的房屋裝修。在唐斌看來,全屋定製行業天生便具備了內裝工業化的基因,他十分看好這一方向。全屋定製有以AI智能全屋設計為入口、產品化的研發能力、大規模柔性製造的能力、高度的信息化集成的能力,全國渠道的服務能力、系統化的運營管理能力……正是因為全屋定製行業具有的以上各種能力,“全屋定製行業是最有可能把內裝工業化真正地做成功”。

而對於另一個方向——智能家居,唐斌也有獨特的見解。在唐斌看來,很多目前所謂的智能家居只能算是有一些“智控”的功能。比如在床墊內添加人體感應等只是為傢俱添加了一些功能,算不上智能,而用語音遠程操控電器只是等同於換了個“遙控器”。唐斌認為,真正的智能家居應該是等於智慧家庭,有一個虛擬的管家能夠管理好整個家庭的方方面面。這位管家能夠兼顧家裡所有的燈光、窗簾、門、攝像頭、背景音樂、地暖、空調、能耗、安全……,同時還能與主人建立最為便捷的聯通。通過AI算法,智能管家還必須很“懂”主人,知道主人何時回家,然後提前打開空調;知道主人何時該睡覺,於是將燈光調暗。這聽起來很科幻,但唐斌說,智慧家庭在中國的未來是一定有希望的,瑪格也非常看好智能家居產業,也將積極擁抱智能家居行業,爭取讓瑪格能成為中國智能家居產業鏈中重要的一員。

據統計,每年有數以萬計的用戶通過瑪格定製家居遍佈全國的800多家專賣店享受個性化專屬、定製服務。瑪格從重慶的小品牌發展壯大到全國的知名品牌,特別在實木定製領域的領先地位,都離不開唐斌一貫堅持的差異化之路。未來,面對家裝工業化、智能家居大趨勢,唐斌將帶領瑪格以“引領傳播家居文化,專業定製品質生活”為使命,參與推動一場更偉大的家居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