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電商,從小圈子到大舞臺

趣營銷文章分享:

自媒體電商,從小圈子到大舞臺

01

自媒體電商格局已成

2016年,可以說是自媒體發展的巔峰:微信公眾號成為內容創業的熱潮,廣告收入節節高;各大內容平臺方興未艾,對自媒體的補貼一波高過一波……自媒體行業的繁榮也在潛移默化地對商業產生影響。

尤其是傳統電商行業。

"內容電商"的概念也是在2016年開始不斷被提起,拉開了自媒體開始試水內容電商的序幕。同年,原創視頻大號"一條"入局電商,據網上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一條"電商營收超10億,單月的營收破億,單日營收破千萬。

自媒體電商不斷髮酵,尤其當廣告收入到達天花板後,越來越多自媒體迫於尋找新的營收增長點。自媒體擅長做內容,加上高粘性的用戶關係,內容電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自媒體電商,從小圈子到大舞臺

縱觀自媒體電商發展的軌跡,按形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開始,自媒體電商屬於H5網頁時代。通過第三方服務商,上架自己的產品,生成商鋪的網頁鏈接,放置在公眾號推文中。

2017年1月9日凌晨,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作為連接公眾號內容的新工具,用戶體驗得到提升,小程序在內容電商領域被用到極致。直到現在,電商依然是佔據小程序的前排,自媒體電商迎來了新的轉折點。

例如:

· 2017年,僅有16萬用戶的時尚號"味姨"用「公眾號+小程序電商」方式在雙十一期間達百萬流水,復購率高達60%;

· 2018年,"黎貝卡的異想世界"推出同名品牌,59秒銷售額超100萬;

· ……

可以看到,目前自媒體電商仍以圖文內容為主,但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崛起,形式也在逐漸變化。

前段時間,公眾號直播開始內測,不少公眾號開始試水電商直播,從公佈的數據來看效果還不賴。不過,自媒體從做內容到做直播是兩碼事,無論哪種形式,依然要回到"內容為王"的落腳點。

02

自媒體電商的"痛"

表面上看,自媒體電商一片繁華景象,實際上洗牌正在悄悄進行中。 對於大多數自媒體團隊來說,從做內容到做電商的轉型是非常痛苦的。

一是選品能力,去哪裡找優質的產品或企業合作;二是供應鏈能力,如果做不好分分鐘可能品牌會垮掉。

自媒體的"痛"也是一些企業的"痛",自媒體擁有很大部分的線上流量,但這些流量是分散化的,企業想要入局自媒體電商就猶如在汪洋大海里的一艘船,面對廣闊的內容流量手足無措。

自媒體電商,從小圈子到大舞臺

自媒體需要連接線下更多的渠道和流量,這也會成為將來的一個趨勢。"十點讀書"、"一條"、"日食記"等不少自媒體在線上打造了品牌IP後,紛紛把佈局延伸到了線下,開線下店,連接電商,連接更多的商業模式。

而自2018年下半年被頻頻提起的"私域流量"一詞,對企業來說更值得深入思考。什麼是"私域流量"?

所謂私域流量,就是你可以自由反覆利用,無需付費,又能隨時觸達,被沉澱在公眾號,微信群,個人微信號,頭條號,抖音等自媒體渠道的用戶。相對淘寶,京東,百度這些公域流量平臺,它屬於商家"私有資產"。

得用戶者得天下,私域流量是企業發展的必經階段。對於做電商的企業來說,公眾號就是最重要的私域流量之一,因其擁有巨大的用戶價值。當企業無法自己構建私域流量時,尋求與優質的自媒體合作,可以說是雙贏。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能讓自媒體電商為核心,將消費者、自媒體人、電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投資人等有機的連接起來呢?

自媒體電商,從小圈子到大舞臺

在此營銷君為大家推薦一款幫助自媒體電商更好發展自我私域流量的神奇工具——微信小程序"水印相機"+"碼上購",這兩款作為趣營銷平臺自主開發的兩款小程序,主要的功能在於以"水印相機"免費為用戶提供自我的產品IP創建,形成獨立的產品詳情、產品鏈接、產品商城,用最簡單直接的圖片(附二維碼)的方式推向目標消費群體,消費者掃描圖片二位碼進入"碼上購"瞭解產品詳情後聯繫用戶產生購買行為。通過這種方式用戶將不斷積累自我的私域流量,促進自我更好的發展,實現高價值的回報。

趣營銷提供了一個多方宣傳、展示、交流、合作、購買的微信小程序電商平臺,為創業者和電商產業鏈下的各類群體提供了更多實質的幫助。不論您是擁有各種好產品好服務的商家或是具有線上線下融合能力的線下新零售網紅店,還是為自媒體提供內容分發渠道的新媒體平臺,在趣營銷都能找到你所期待的機會!

自媒體電商,從小圈子到大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