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如何使用Apple和Google的冠状病毒跟踪工具

将如何使用Apple和Google的冠状病毒跟踪工具

今天早些时候,苹果和谷歌宣布了一个基于蓝牙的COVID-19联系人追踪平台,该平台可以提醒人们是否已经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联系人跟踪是终止大规模流行病“待在家中”订单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电话跟踪无法替代传统方法(如采访),但可以对其进行补充。

Google和Apple正在使用Bluetooth LE信号进行联系人跟踪。当两个人彼此靠近时,他们的电话可以交换一个匿名识别码,记录他们已经密切接触。如果以后有人被诊断出患有COVID-19,他们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共享该信息。系统将通知其他用户,他们已经接近,因此这些人可以在必要时进行自我隔离。理想情况下,这意味着您不必透露自己的姓名,位置或其他个人数据。

除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外,还有很多关于人们将如何实际使用该系统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这是我们所知道的。

第一阶段基于应用程序,从下个月开始

苹果和谷歌将分两个阶段启动该程序,从五月中旬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开始。该API将确保iOS和Android应用程序可以跟踪用户,无论他们使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但仅限于公共卫生机构在iOS App Store和Google Play Store上发布的官方应用。

在此第一阶段中,您需要其中一个应用程序才能参与该计划。我们不知道现在谁在与Apple和Google合作,或者这些应用程序的外观如何。他们似乎可能会以某种方式进行互操作-换句话说,只要TA们都使用API,具有App A的手机就可以与App B交换密钥。假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政府或许多小型地方机构启动了自己的应用程序,或者政府可以批准由外部团体(如大学)建立的应用程序。谷歌和苹果尚未公开确定许多细节,因此我们将在未来几周内关注这些细节。

无论应用程序是什么样,您都必须主动将其添加到手机中,这几乎肯定会减少使用TA们的人数。但是在谷歌和苹果推出后的几个月中,他们将致力于开发一个更永久的解决方案。

第二阶段将选择跟踪添加到IOS和ANDROID

遵循该API,Google和Apple希望将联系人跟踪添加为iOS和Android的核心功能。目前,该方法还有些模糊,但目标是您可以通过电话设置等方式选择加入。这将打开数字密钥交换,而无需第三方应用程序。然后,如果您暴露在外,手机会以某种方式发出信号,并敦促您下载应用程序以获取更多信息。

这引起了一些问题。例如,我们对移交过程了解不多:您收到模糊的弹出式通知,还是更详细的信息?我们也不确定Android零散的生态系统如何使发行更加复杂。Google可以通过Play商店推送快速更新,而不是等待运营商推出更新,但TA仍将处理硬件功能方面的巨大差异。我们也不知道单个的政府应用程序是否会要求诸如位置跟踪之类的更具侵入性的权限-即使Google和Apple的核心系统未使用TA。

当然,如果您的手机没有Bluetooth LE,则这些应用程序均无法使用。但是自2011年iPhone 4S以来,iOS就已经提供了支持,而Android平台在2012年就提供了支持。因此,除非您拥有一部非常旧的手机,否则可能就没事了。

如果您被感染会怎样?

如果您对COVID-19测试为阳性,则系统应该将您的最后14天的匿名“密钥”上载到服务器。他人的电话将自动下载密钥列表,如果他们的历史记录中有匹配的密钥,则会收到曝光通知。

该应用程序将需要确保人们确实受到感染-否则,巨魔可能会因错误地声称拥有COVID-19而引起混乱。我们不知道这将如何工作。COVID-19测试目前由专业人员管理,并已向卫生当局记录,因此Apple和Google可能会背负该过程以验证测试。但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无论哪种方式,共享密钥都是自愿的。这似乎意味着实际上批准了上传,而不仅仅是在安装应用程序时授予了完全同意-确切的过程是我们等待看到的另一件事。

如果暴露了会怎样?

如果人们如上所述共享他们的数据,则您的手机将每天检查一次该列表并查找关键匹配项,然后在找到匹配项时通知您。Google的示例警报非常简单:上面写着:“您最近接触过测试COVID-19呈阳性的人”,并提供了包含更多信息的链接。该信息将由提供此应用程序的任何卫生机构提供,我们不知道该信息可能包括什么-尽管至少,可能会解释COVID-19症状和自我隔离准则。

接触不是一个简单的二进制过程:与感染者在一起的时间越多,风险就越大。该文档包含有关以5分钟为间隔测量的持续时间的引用。从理论上讲,可以将信息直接发送给用户,也可以提供没有确切数字的常规风险评估,从而提供更高的匿名性。

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那样,这些都不能代替传统的联系追踪采访。如果做对了,可以添加一个易于使用且不会过度损害隐私的平台级系统。我们仍在等待有关其工作原理的许多详细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