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與物流

相信很多人都曾看過《阿凡達》這部電影,其中納美星人可以利用髮梢尾部與其他生物進行精神連接並實現掌控的場景,令人感覺神奇且生出感嘆,如有這種能力將能為人類活動帶來多大的效益。

其實,這樣的“精神連接”我們也擁有,它名字叫“物聯網”。

物聯網與物流

物聯網是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重要階段。通過物聯二字,顧名思義,物聯網即是指物與物相互連接的網絡。相比以往的網絡形式,物聯網是由用戶端向各個物品間進行延伸和擴展,實現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間進行信息數據的交換。

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被稱為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的物聯網廣泛應用於網絡的融合中進行業務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架構可以分為三層,分別是:感知層、網絡層及應用層。

物聯網與物流

1.感知層

該層主要由各種傳感器組成,如RFID標籤、GPS、掃描讀寫器、條形碼等感知終端。是物聯網識別物體、採集信息的來源。

2.網絡層

涵蓋互聯網、廣電網、網絡管理系統和雲計算平臺等各部分,使整個物聯網的中樞,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

3.應用層

應用層是物聯網業務應用的接口,通過智能化模式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滿足,實現物聯技術智慧應用。

現在有許多事物都應用到物聯網技術,如通過智能手機控制洗衣機、冰箱、電燈等,這些形式給人們帶來了便利。那麼當物流遇上物聯網,“物聯網+”模式的物流將會是怎樣的?物流能應用到物聯網哪些技術?

物聯網與物流

先提及一下物聯網的三項關鍵技術:傳感器、RFID標籤及嵌入式系統技術。那麼物流運輸裡如何應用到這些技術?這些技術將會為物流帶來怎樣的效益?

1.智能倉儲

(1)貨物出入庫時,倉管員通過掃描讀寫器對貨物附帶的RFID標籤或條形碼進行信息的批量式讀取。與掃描讀寫器連接的雲服務平臺通過傳感器將貨物信息數據進行記錄,完成數據的整合統計;

(2)加強人與人聯繫。在倉管員與裝卸人員間建立智能信息連接關係,將系統內對貨物儲位安排等相關信息及時進行快速傳遞,全面提高倉庫作業效率

(3)雲計算平臺將對倉庫進行實時盤點,及時反饋倉庫貨物庫存量。企業可以依據貨物數據信息,對倉庫入存量進行控制,降低倉庫管理成本。

2.在途運輸管理

在現階段的如快遞、郵政等物流在途運輸中,貨物需要到中轉站,用戶才能得到貨物位置信息的反饋,而且信息傳遞欠缺及時性。將GPS技術與嵌入式智能終端進行結合對在途運輸貨物進行定位。貨物定位信息通過數據傳輸系統上傳到雲計算平臺,企業可通過平臺數據掌握貨物在途信息,實現在途運輸可視化、數據化管理,降低貨物運輸風險。

物聯網與物流

3.以數據引導決策將物聯網與物流運輸相結合,是為實現對對象的智能控制,即對物流運輸進行智能化監控,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通過對物流運輸各個環節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掌握市場趨勢及需求情況並對市場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提前進行市場佈局,通過最優化的方式,以最低的效率實現最大化的效益。實現“物聯網+”的物流運輸模式,推進物流實現智能化、信息化、科學化大數據發展模式,充分發掘物流運輸潛藏價值,建造物流運輸新生態。

物聯網與物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