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古墓出土一堆竹简,译成书后,西方专家难以置信:这绝不可能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与此同时还是世世界四大古国中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古国,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灿烂文化,而身在现代的我们要了解发生在数百年甚至是数千年前的历史,大概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通过古人所记载的史料去了解,另外一种就是考古了。

汉朝古墓出土一堆竹简,译成书后,西方专家难以置信:这绝不可能

1983年12月到1984年初1月份,考古学家们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张家山出土了一批汉代的竹简,这批竹简所产的年代大概在西汉初年,至文帝初年的竹简。一共有一千多支,这在当时可是一个轰动全国的大新闻,因为这一批竹简可能远远要比文物更具考古价值。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的时代,汉朝继和发展了秦国的制度,秦国二世而亡但是汉朝却传了29位皇帝,延续了400余年。自然不仅仅是时运而已,实际上汉代的文治武功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威望,在当时各个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汉朝古墓出土一堆竹简,译成书后,西方专家难以置信:这绝不可能

而这一千多支汉代竹简的出土自然是引起了一众考古学家的兴趣,其中还有不少来自于外国的专家。要弄清竹简的内容不仅仅依靠考古学家们,还需要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共同的努力,最后才将这一千多支竹简的内容翻译成书,分别为《脉书》、《引书》、《算数书》。

汉朝古墓出土一堆竹简,译成书后,西方专家难以置信:这绝不可能

其中最重要的一则发现是《算数书》,全书约由200支左右的竹简组成,其中完整的有185支,10余根已残破。李学勤先生将《算数书》称为之为“中国数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因为《算数书》的出现将中国数学历史起源推进了数百年,比《九章算术》还要早了近两百年。

汉朝古墓出土一堆竹简,译成书后,西方专家难以置信:这绝不可能

关于《算数书》内容所形成的时代,彭浩先生认为其大部分算题形成的时间最迟不会晚过秦代,有的甚至是战国时代。全书总共约七千多个字,并分为60多个小标题,如“方田”、“少广”、“金价”、“合分”、“约分”、“经分”、“分乘”、“相乘”、“增减分”、“贾盐”等等。

在大体上看来是由问、答、术三部分组成,十分的具有系统性,是一本难得的佳作。其中很多概念和术语与《九章算术》类似,所以有人推测两本书有继承的关系在里面,然而《算数书》的年代要更加的久远一些,所以如果是继承也是《九章算术》继承《算数书》的内容。

汉朝古墓出土一堆竹简,译成书后,西方专家难以置信:这绝不可能

《算数书》的这69个标题统领着的各部分内容,而其中很多都可以归入《九章算术》中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等章的题目类型。其中广度和深度其实要稍逊《九章算术》,不过《九章算术》是传世抄本,而《算数书》是出土的竹简。《算数书》更加的具有历史意义,甚至改变了世界的数学历史。这也难怪很多国外的专家看到后难以置信,甚至说:绝无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