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一狠心稱帝, 中國歷史將被改寫, 擁兵三十萬竟4次拒黃袍加身

曾國藩這個人物就不介紹了,太出名了,之前的文章也有寫過。這裡要告訴大家,曾國藩曾經有稱帝的機會,而且有四次稱帝的機會,那時的他擁兵三十萬,他的將領甚至黃袍加身,面對這樣的誘惑,曾國藩拒絕了。他是怎麼想的?為何會這樣做?

同治三年,六月,曾國藩率領大軍攻破南京,曾國藩擁兵三十萬,是滿清入關以來最大的漢人官員。

若他一狠心稱帝, 中國歷史將被改寫, 擁兵三十萬竟4次拒黃袍加身

打江山的時候都會有一幫兄弟,這幫兄弟都希望大哥成為天下的老大,這樣他們得到的利益才直接、才生動,所以曾國藩的官僚對於稱帝這件事比曾國藩還著急。

面對這樣的誘惑,曾國藩十分冷靜地說:“共患難時大家是朋友,共富貴時就成了仇敵,就說那個左宗棠,他以前就不肯屈居人下,他能對我俯首稱臣?”

曾國藩舉了很多例子,曾國荃很焦急,說:“你是兩江總督,地位顯貴,現在又有重兵在握,恢復漢家江山,大哥將成為一代帝王。”

若他一狠心稱帝, 中國歷史將被改寫, 擁兵三十萬竟4次拒黃袍加身

曾國藩是有智慧的,他知道對於四分五裂的中國而言,能力,不是一切,即使有天時地利,做事情還得講個人和。大家都是大哥,都是帶兵的,不能因為他的兵多就聽他的。

當時清朝雖然苟延殘喘,但願為清廷效力的大有人在,清廷這一個旗號比曾國藩的拳頭好使。

湘軍在江南佔據優勢,清軍在長江上游據守,馮子才守揚州,增格林沁屯兵粵皖,天下局勢未明。稱帝當然可以,他要稱帝別人也沒話說,也不敢動他,問題是,他能不能做得長久?

若他一狠心稱帝, 中國歷史將被改寫, 擁兵三十萬竟4次拒黃袍加身

曾國藩發現,人實力大了就是麻煩事,勸他稱帝的一個接著一個。

曾國藩過生日的時候,湖北巡撫給他遞了張紙條,說:“東南半壁無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國藩看了,默默地將紙條撕碎了。

當然這也的事情還有很多,曾國荃、彭玉麟,還有曾國藩說的“不肯屈居人下”的曾國藩都勸過他稱帝。

若他一狠心稱帝, 中國歷史將被改寫, 擁兵三十萬竟4次拒黃袍加身

一天晚上,湘軍高級將領三十多人集合到大廳裡直接說要見曾國藩,試圖上演“黃袍加身”的戲碼,曾國藩避而不見,只是遞出一張紙條表明自己不會稱帝,眾將領失望而歸。

不僅湘軍將領勸他稱帝,太平天國陣營裡也有人勸曾國藩稱帝。曾國藩勸石達開降清時,石達開說曾國藩是韓信,“何不率眾獨立?”

李秀成被俘後,對曾國藩說:“願以他的手下,擁戴他稱帝。”

若他一狠心稱帝, 中國歷史將被改寫, 擁兵三十萬竟4次拒黃袍加身

這多人擁立他稱帝,為何曾國藩不稱帝呢?

第一,曾國藩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他的忠君思想很嚴重,能夠走出思想的藩籬,創立自己的事業並不容易。曾國藩是考功名考上來的,儒家的書看得太多了,他學習很刻苦,手不釋卷,即使為官後,“日以讀書為業”。

他在政治上有獨到的觀點,“內賢外王”,他運用儒家思想指導自己,為清廷效力。他重視程朱理學,那玩意是讓人更嚴謹地遵守教條的,跟修仙差不多,學程朱理學走火入魔的一般不會篡位,那種學問也比較實用,總起來說就是怎麼當一個好奴才。

若他一狠心稱帝, 中國歷史將被改寫, 擁兵三十萬竟4次拒黃袍加身

當個好奴才也是很忙的,要治理天下,要鑽研吏治,要鑽研兵法,要研究國家大事,人要是對一種學問走火入魔了,現世的帝位就不放在眼裡了。

第二,稱帝的條件不具備。曾國藩的勢力控制著江南,北面有僧格林沁,兩個政權成犄角之勢,還有八旗兵在中原一代,曾國藩不敢保證能讓他們都放下武器俯首稱臣。李鴻章是曾國藩扶持的,曾國藩覺得李鴻章不會像曾國荃一樣對他死心塌地,他肯定會選擇站在清廷的一邊。就說曾國荃吧,野心跟趙光義似的,他上位後不用李鴻章反對他,曾國荃就能毒死他,思來想去,覺得還是不稱帝安全多了。

若他一狠心稱帝, 中國歷史將被改寫, 擁兵三十萬竟4次拒黃袍加身

第三、古代文官的面子。有句話說的好:“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利用什麼樣的名義實現真相”。古代文官主張“忠義”,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就能剷除想剷除的人,實際是為了私利。

人性自私,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把話說的冠冕堂皇。

曾國藩是以保衛明教和忠君保國的名義起義的,一旦稱帝,面子往哪擱?而且他認為如果人不忠不義的話,人心必失。筆者認為他想多了,唐太宗也不忠不義,實現夙願後一樣名垂千古。

若他一狠心稱帝, 中國歷史將被改寫, 擁兵三十萬竟4次拒黃袍加身

在實力夠的時候,我們要“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管他蛇鼠之道還是什麼道,大權在握才是關鍵所在。

對於曾國藩而言“功成身退”是一種境界,可更多時候,則是一種無奈。

如果曾國藩當年一狠心稱帝了,歷史就會被改寫,他也許成千古罪人,也許會讓中國變一個新氣象,至少在腐朽沒落的氣氛中,誕生一種新的希望,也許當日之中國,也會有一線轉機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