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黃袍加身”:從郭威到趙匡胤(上)


兩次“黃袍加身”:從郭威到趙匡胤(上)


張國剛

五代的歷史撲朔迷離,政權走馬燈般地變換,但也有一個線索可尋,那就是後梁太祖朱溫是黃巢起義中的變節者,其後的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則一脈相承,都是從李克用的河東政權發跡而來。其中,後唐、後晉、後漢的建立者不僅是從河東入統大位,而且他們均為沙陀出身,只有創建後周的郭威和宋太祖趙匡胤,是用戲劇化的“黃袍加身”的方式實現了改朝換代。

一、郭雀兒的軍旅生涯

郭威(904—954)於唐天祐元年(904)七月二十八日生於河北邢臺隆堯縣(時屬邢州),當時唐朝政權行將就木。郭威的父親郭簡擔任順州(治今北京市順義區)刺史,名義上是唐朝的官員,實際上隸屬於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麾下,當時李氏政權割據河東,稱晉王,與宣武節度使梁王朱溫為敵。

郭威三歲那年,舉家遷往太原。不久,朱溫稱帝,唐亡。大約在此前不久,郭簡被朱溫支持的幽州節度使劉仁恭所殺。郭威從此成了孤兒,後來他的母親也病逝了,他只好依養於韓氏家族的姨媽家中,這個時候郭威還不到七歲。寄人籬下的少年生活,使郭威比一般的孩子更善於察言觀色,更機智。

十八歲的郭威已經長成身材魁偉的青年,最初在潞州節度使李繼韜的手下當兵,以“負氣用剛,好鬥多力”而被賞識。他曾經在上黨鬧市區碰到一個屠夫,此人是當地一霸。郭威要求按照自己的方式切肉,從而與屠夫發生了爭執,屠夫當即露出肚子,說你敢刺我嗎?郭威毫不含糊,一劍刺去,屠夫當場斃命。郭威被負責治安的人捆綁送官,李繼韜因愛惜其才,釋放了郭威。

兩次“黃袍加身”:從郭威到趙匡胤(上)


924年,後唐莊宗李存勖滅後梁,郭威成了莊宗親軍“從馬直”中的一員。

郭威勇猛異常,但並不是個粗人,他取字文仲,從這點可以看出他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舊五代史》這樣記載道:“帝性聰敏,喜筆札,及從軍旅,多閱簿書,軍志戎政,深窮綮肯,人皆服其敏。”郭威的好友李瓊,自幼好學,涉獵史傳。有一次,郭威在李瓊那裡看到一本《閫外春秋》,當即向他求教。李瓊說:“此《閫外春秋》,所謂以正守國,以奇用兵,較存亡治亂,記賢愚成敗,皆在此也。”這部兵法學兼領導學著作,令郭威著迷,他不僅在李瓊的輔導下,深領其意,而且隨身攜帶,閒暇把玩。與郭威同年入唐莊宗麾下的李瓊,十分看好郭威的發展潛力。

兩次“黃袍加身”:從郭威到趙匡胤(上)


926年,後唐莊宗在內亂中駕崩,明宗李嗣源繼位。莊宗的嬪御被遣送還家。其中有一位柴氏女子,在被父母接回家的路上遇到大雨大風天氣,不得不在黃河邊的一家旅店裡躲避。恰好郭威路過這家客店,此時他的職位只是馬步軍使,大約相當於百夫長級別的基層軍官,甚至衣不蔽體,人稱郭雀兒。然而柴氏女子卻對他一見鍾情,當即要求嫁給郭威。柴氏為邢州龍崗人(今河北邢臺的邢臺縣),可以說與郭威是老鄉,柴氏“世家豪右”,為當地有勢力的人家。柴氏女子把隨身帶的財物一半分給了父母,一半作為自己的嫁妝,這樣就使郭威的經濟狀況有了很大好轉。

在後唐的軍隊中,明宗的女婿石敬瑭很欣賞郭威。石敬瑭擔任禁軍副統帥時,特地把郭威調到自己麾下,原因是郭威“長於書計”,令其掌管軍籍,“前後將臣,無不倚愛”。郭威的妻子柴氏支持夫君,“使事漢高祖”。大約郭威的頂頭上司就是一直追隨石敬瑭的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唐重臣楊光遠與劉知遠同為沙陀出身,且為石敬瑭所倚重。有一次,郭威應當跟從楊光遠出征,但他堅決不同意,主動要求留在劉知遠身邊。人問其故,郭威說:“楊公有奸詐之才,無英雄之氣,得我何用?能用我者其劉公乎!”郭威認準了劉知遠,“漢祖累鎮藩閫,皆從之。及鎮並門,尤深待遇,出入帷幄,受腹心之寄,帝(郭威)亦悉心竭力,知無不為”。

兩次“黃袍加身”:從郭威到趙匡胤(上)


郭威一路追隨劉知遠。後晉出帝石重貴時期,時任河東節度使的劉知遠被疏遠,因而頗感憂慮,郭威鼓舞他說:“河東山川險固,風俗尚武,士多戰馬,靜則勤稼穡,動則習軍旅,此霸王之資也,何憂乎!”幾年後,契丹滅後晉,劉知遠建立後漢政權,郭威成為開國功臣。一年之後(948),劉知遠駕崩,郭威升任樞密使,與史弘肇等同為顧命託孤大臣。

此後直到950年年底的兩年多時間裡,郭威多次獨統大軍進出開封,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掌控了後漢的禁軍,“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最後郭威黃袍加身,也是勢所必然。

二、郭威的黃袍加身

後漢隱帝乾祐元年(948)三月,河中節度使(治今山西運城)李守貞、永興軍節度使(治今陝西西安)趙思綰、鳳翔節度使(治今陝西寶雞)王景崇相繼反叛,朝廷先前派去鎮壓的將領不孚眾望。八月,“以郭威為西面軍前招慰安撫使,諸軍皆受威節度”。郭威當時的職務是樞密使、同平章事,由於平叛之故,得以掌控大軍出征。

從948年出征到949年班師回朝,郭威用一年的時間平定了“三叛”,進一步樹立了自己崇高的威望。皇帝欲特別封賞郭威,郭威辭曰:“運籌建畫,出於廟堂;發兵饋糧,資於藩鎮;暴露戰鬥,在於將士;而功獨歸臣,臣何以堪之!”這番話講得非常得體。郭威要求把功勞分給大家,不僅對朝廷高官加以賞賜,而且各地藩鎮包括南方歸附的割據政權領導者也都加官進爵。一時間,郭威成了給大家“發喜糖”的人。

兩次“黃袍加身”:從郭威到趙匡胤(上)


郭威在前線軍中,“居常接賓客,與大將宴語,即褒衣博帶;或遇巡城壘,對陣敵,幅巾短後,與眾無殊。臨矢石,冒鋒刃,必以身先,與士伍分甘共苦”。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郭威平時很儒雅,很平易近人;在戰場上,他又身先士卒,與士兵同甘共苦。“稍立功效者,厚其賜與;微有傷痍者,親為循撫。士無賢不肖,有所陳啟,溫顏以接,俾盡其情,人之過忤,未嘗介意,故君子小人皆思效用。”他厚賞有功的將士,關愛受傷的戰士;他溫和待人,體察人情,無論君子還是小人,他都一視同仁,即使是忤逆自己的人,他也不介意。郭威從《閫外春秋》中所學的領導方略,都用在了實踐上。

乾祐二年(949)十月,契丹南下,甚至到了鄴都之北境。於是,朝廷再次“遣樞密使郭威督諸將御之,以宣徽使王峻監其軍”。十一月,契丹兵退,“郭威軍至鄴都,令王峻分軍趣鎮、定。戊午,威至邢州”。郭威奏請朝廷欲勒兵北臨契丹之境,被朝廷制止。班師不久,郭威被任命為鄴都留守,仍兼任樞密使。次年(950)五月,郭威離開開封,河北諸州軍政一切事務,均由其節度。郭威真正是兵權在握了。

就在這個當口,後漢首都開封發生了血案,隱帝劉承祐不能忍受託孤大臣的鉗制,不僅誅殺了史弘肇、楊邠等元老,以及郭威、柴榮在京的家屬,而且下密旨要誅殺在前線帶兵的樞密使郭威。這時距離郭威受命為鄴都留守不過半年時間。事發次日,即乾祐三年(950)十一月十四日,郭威就接到了報告。他在眾將士面前宣告這一消息,於是群情激昂,可見郭威是很善於鼓動人心的。在眾將士的支持下,郭威的大軍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回師京城。七天後,軍隊到達開封,隱帝為人所殺。郭威掌控了整個局面。

兩次“黃袍加身”:從郭威到趙匡胤(上)


但是,郭威並沒有馬上接受禪讓,而是在充分尊重李太后懿旨的基礎上,迎奉劉知遠的養子、武寧節度使劉贇繼承皇位。劉贇實際上是劉知遠之弟河東節度使劉崇之子,父子一南一北,佔據雄藩。立劉贇為帝,暫時麻痺了手握重兵的劉崇。郭威派馮道去接劉贇來開封,順便也就剝奪了劉贇武寧節度使的職權。

十二月初一,郭威接鎮州、刑州奏報:契丹數萬騎南下,攻內丘(今河北邢臺內丘縣),五日不克,死傷甚眾。有戍兵五百叛應契丹,引契丹入城,屠之,又陷饒陽(今河北衡水饒陽縣)。郭威再次從開封出發,率領大軍北擊契丹。十九日,郭威大軍過了黃河,居住在澶州(今河南濮陽)館驛。

兩次“黃袍加身”:從郭威到趙匡胤(上)


次日凌晨,隊伍將要出發之際,士兵譁變,說我們已經與劉氏結仇,必須你郭威出來稱帝,我們家族的性命才能安全。“或裂黃旗以被威體,共扶抱之,呼萬歲震地,因擁威南行。威乃上太后箋,請奉漢宗廟,事太后為母。”這個場面,是否是郭威或其親信導演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五代的歷史背景下,以後漢三四年的建國史,後漢隱帝之後又缺乏有能力的合法繼承人,像郭威這樣威望卓著、能力超群且善於籠絡人心的重臣出來收拾局面,顯然是為朝野各方所接受的。951年初,郭威稱帝;剛走到宋州的劉贇被殺。

郭威當了三年的皇帝,他統治期間,輕徭薄賦,改革弊政,整頓吏治,於五代歷史上算是開明的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