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內蒙古14.1萬人脫貧 貧困嘎查村全部出列

農村牧區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旗縣全部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經過持續努力,我區貧困人口由2013年的157萬減少到2018年年底的15.24萬。2019年,我區投入財政專項資金99.23億元,全年脫貧14.1萬人,貧困嘎查村全部出列。同時,最後一批20個國貧旗縣摘帽工作已完成第三方評估,將按照程序公告退出。

據瞭解,去年以來,我區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切實把“精準”要求貫穿於脫貧攻堅全過程各方面。主要舉措包括:全力抓好產業扶貧,實施產業扶貧項目8096個,全區有115.2萬人次貧困人口進入產業鏈條,較上年增長32.2%;有效開展就業扶貧,2019年全區有10萬人次貧困人口實現就業;大力實施生態扶貧,2019年將80%以上的國家和自治區林業重點生態建設項目安排到貧困旗縣,投入國家林業重點工程資金9.52 億元、國家公益林補償資金15.83億元,新增護林員公益性崗位5200個;深入開展教育扶貧,全面改善貧困地區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完成1793所學校達標建設;組織實施健康扶貧,全面開展“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保障範圍,貧困患者救治比例和25種大病貧困患者救治率均達到99.9%,貧困人口慢性病家庭簽約率達98.5%。

此外,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區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8073戶,惠及1.7萬人,實施飲水安全工程,涉及有安全隱患貧困戶2.1萬戶4.68萬人,貧困人口危房和飲水未達標問題全部得到解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全區“十三五”規劃搬遷貧困人口12.49萬人、5.33萬套安置住房建設任務提前一年全部完成;強化社會兜底保障,將未脫貧的建檔立卡9.49萬貧困人口納入低保範圍,為符合條件的7.26萬貧困人口代繳基本養老保險費。


去年內蒙古14.1萬人脫貧 貧困嘎查村全部出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