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糖尿病是由多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徵。血糖控制不好,可引發心、腦、腎、眼、神經等多個臟器的併發症。據統計資料顯示,約有80%的糖尿病患者死於糖尿病併發症,這給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

糖尿病患者除了經常性地監測指血糖外,還應定期進行一些相關指標的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儘量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太原糖尿病專科醫院二病區張永紅主任指出,糖尿病患者進行定期複診,有利於專科醫院對患者定期進行糖尿病教育,監測血糖,血脂、血壓以及各器官的功能變化,隨時針對性調整治療方案,連續的、動態地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糾正其不正確的就醫行為,平復心理,增加治療的順應性,降低神經、腎臟、眼底以及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那麼,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做哪些檢查以瞭解自己的病情,早期防止併發症呢?

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與機體代謝有關的檢查,另一類是與併發症有關的檢查。

01、血壓、脈搏、體重及腹圍:

最好每週測1次,至少每月測1次。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02、血糖:

至少每週選擇1天測量空腹及餐後2小時血糖(餐後2小時是從每餐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若用胰島素治療或病情不穩定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時,還要增加監測頻率。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03、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反映近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它與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呈正相關關係,建議每2-3個月檢查1次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04、尿常規:

通過檢查尿糖、尿酮體、尿蛋白,排查有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腎病、泌尿系統感染等各種併發症。建議至少每月檢查1次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05、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金標準。臨床主要查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或隨機尿白蛋白與肌酐的比值。初診的糖尿病患者該項目必查,此後要求每半年複查1次,如有異常

每3個月複查1次


06、血脂:

脂代謝紊亂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血脂。糖尿病合併高脂血症者應每2-3個月複查1次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07、肝腎功能:

用於瞭解肝腎損害的情況,指導臨床科學選藥。要求每3個月檢查1次


08、眼底檢查:

糖尿病眼病早期症狀不明顯,通過眼底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糖尿病眼部併發症,首次診斷糖尿病的患者必須做眼底檢查,並要求今後每年複查1次,如有異常應增加檢查次數。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09、神經病變檢查:

主要檢查周圍神經和自主神經。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主要表現為肢端感覺異常(如麻木、蟻行感、痛覺過敏、感覺減退或消失等),可做感覺閾值測定、神經肌電圖檢查。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10、頸部血管彩超:

主要檢查頸部血管內膜中層厚度並瞭解有無斑塊形成,頸動脈是大腦的主要供血動脈,頸動脈粥樣硬化是糖尿病大血管併發症的早期預測指標。建議患者每年檢查1次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11、下肢血管及足部檢查:

主要檢查足部有無麻木、疼痛及感覺異常;有無間歇性跛行或靜息痛;有無腫脹、皮損及畸形。檢查手段有單尼龍絲觸覺檢查、踝肱指數測定、下肢血管超聲等。通過檢查,可早期發現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及糖尿病足。建議患者每年檢查1次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12、心電圖、心臟超聲:

用於排查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併發症。許多糖尿病患者由於感覺神經受損,往往表現為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即便是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也往往沒有疼痛等警示症狀,因此十分危險。故首診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心電圖、心臟彩超檢查,以後每3個月至半年複查心電圖,每年複查心臟彩超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13、內臟脂肪測定:

瞭解內臟脂肪浸潤情況,內臟脂肪浸潤可加重胰島素抵抗,並有促使代謝紊亂髮生的危險,建議患者每半年檢查1次


014、動態血糖監測:

糖友們的血糖可能會在某一時期因不明原因出現波動,甚至發生夜間低血糖,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可以用動態血糖監測來進行病情觀察,及早干預,避免不良後果。


糖友們,這事兒千萬不能拖!定期複查有這些

015、骨密度:

老年女性糖友們尤其應該監測骨密度,提早發現骨質疏鬆、預防脆性骨折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內分泌專家的研究表明,與未定期複診患者相比,定期複診患者一年後的血糖、血脂和血壓都控制在比較理想的水平,可進一步使糖尿病的代謝紊亂得到良好的控制,有利於延緩糖尿病所致的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