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痴心一片,却落得个悲惨下场

赠邻女

唐*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是唐代才女鱼玄机的诗句,后来被无数多情女子传唱。

鱼玄机生于晚唐,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亦是女道士。天性聪颖,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高雅。和晚唐著名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为忘年交,时有唱和。鱼玄机字幼微,生于长安,不仅天资聪颖,姿容亦是倾国。

这位诗文兼善的才女在情窦初开之际,对恩师益友温庭筠心生爱慕。就在二人未曾相互吐露心声之时,鱼幼微便邂逅了生命中的男子李亿。李亿是江陵名门之后,状元及第步入仕途。李亿的风流倜傥,使鱼幼微对之一见钟情,并嫁与他为妾。

他是多情才子,仕途显达,她乃一代佳人,诗文秀美。新婚燕尔,彼此度过了近百日恩爱缠绵,如胶似漆的美好时光。她虽为妾,李亿却对其千恩百爱,作诗品茗,吟风弄月,花前月下,楼台小窗,皆是形影不离。

李亿的原配妻子出生官宦世家,生性好妒,心里怎么可能容得下鱼幼微这样的绝色佳人?更何况那时李亿对鱼幼微千恩百爱,独独冷落了原配妻子。后来,也许是畏惧妻子娘家是势力吧,在妻子的威逼下,李亿对鱼幼微的情意日渐冷淡,虽有心与之朝暮相处,却担心横生枝节。

他听了妻子的话,将鱼幼微送至郊外的咸宜观为女道士。一代才女,自此成了世外居士,而鱼玄机的道号,不久名扬长安。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那时的庙宇道观,不受太多的清规戒律约束,女道士更是风靡一时。

鱼玄机虽身在道观,仍然对李亿深情不忘。恰逢观主仙逝,鱼玄机又是个性情中人,此后更是自由随性。一半修行,一半纵情声色。尽管内心对李亿始终无法忘怀,却不愿为他一人寒夜孤灯,静候天荒。

她索性无拘无束,在观内收了几位女徒弟。咸宜观因为鱼玄机而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多少达官贵人、文人才子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其风采,与其品茶论诗,说玄悟道。

咸宜观不再是清雅的修身之所,鱼玄机在观内翻云覆雨,与情趣相投之士每日温情缱绻。与自己所喜的名士谈风弄月,无拘无束,不喜之人则搁置一旁。她虽日夜纵情欢愉,诗酒琴茶,亦不媚俗。她既对别的男子生情,却始终难忘李亿,并几度写诗寄之。

她和李亿已隔沧海,纵跋山涉水,也回不到从前了。但鱼玄机心中始终有一股怨气,故写下《赠邻女》。

世间多少风华绝代的女子,待字闺中,只为命运恩赐一位良人。纵然寻得,他们亦不会对其深情长久,只因他们可以妻妾成群,怎会对一位女子形影不离。而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面对丈夫的背弃,不能自主选择。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人在尘世间可以寻得无价珍宝,却寻不到那个知晓冷暖,与之心灵相通的伴侣。为此,她总是在暗夜伤心垂泪,行走在花丛间,免不了断肠思量。只是,既如此有才,又何必落寞伤神,幸福要靠自己去争取,便是宋玉那样的风流才子也可求得,再也无须怨恨王昌这般才子的若即若离的态度。

鱼玄机做到了,她于观内纵情声色。不久,便有一个叫陈韪的乐师赢得了她的欢心。这位乐师精通音律,风度翩翩,整日抚琴奏乐,博她欢心。那段时间,鱼玄机与乐师尽情欢乐,几乎遗忘了过去。

自古男儿多薄情,若李亿对她负心,陈韪对她更是薄情。原以为尘世得遇知音人,却不料是好色之徒,他悄悄与婢女绿翘偷情。鱼玄机得知后心痛不已,更多的是愤怒。

想起当时李亿听了妻子的话将她抛弃,令她被迫道观安身,孤独无主。如今又遭到自己所爱的人和其婢女的背叛,怎能不生气?愤怒之下,对绿翘狠狠鞭打,却失手将其打死。慌乱之中,鱼玄机将绿翘的尸体掩埋后院。

几个月后,尸体还是让人发现了,鱼玄机还是没能幸免,最终被京兆尹温璋判处死刑。一代才女,风流女道士,在其风华之际,竟落得如此结局,怎能不让人唏嘘。因果循环,她半生所求,不过是一位有情义的郎君。

她究竟是被别人辜负,还是辜负了自己?她活着的时候也许并不在意,并不快乐,但至少灿烂过。她的人生来如春梦,去似朝云,却该无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