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一起成長的聊城影劇院

去年,在聊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公佈的聊城市中心城區第一批11處歷史建築名錄裡,聊城影劇院赫然在目,引起我的關注。


這個和我同時代的聊城影劇院1958年開建,於1960年建成運營,成為當時聊城的標誌性建築。


影劇院總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大廳高達十多米,內設4個放映廳,總放映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二樓有三個放映廳,能容納60到300人不等。


在當時的聊城,屬於一個設施先進、功能完備、空間寬敞的“高大尚”影劇院,半個多世紀以來,有多少聊城人,在這裡留下過多少熾熱的目光、度過多少個不眠之夜呢?

伴我一起成長的聊城影劇院

50年代末期的聊城,城市建設還比較落後,除了以古城光嶽樓為中心的住宅區、商貿區人口比較密集、街道顯得略為繁華之外,古城周邊還是大片的農田,和農村沒什麼兩樣。


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聊城影劇院就是在古城之外的一塊農田上興建的。當時也是聊城最高的一幢大樓,那門前幾根高大挺拔的水泥柱子,在我童年的眼裡是如此宏偉大氣,給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天看電影,我常常抄近路,穿過影院南邊一大片一人高的玉米“青紗帳”,至今難忘。


還有一件童年“糗事”,也和影劇院有關係。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轟轟烈烈的年代,佩戴毛主席紀念章之風剛剛興起,那時如果你有一枚毛主席紀念章佩戴在胸前或嵌在帽子上,令人羨慕死了!


我和幾個小夥伴,天天想著弄一枚毛主席像章,可是不容易,到哪裡去弄呢?有個小夥伴出了個“高招”,說可以趁著晚上影劇院散電影人多擁擠時,搶一枚毛主席像章,搶完就跑,這一主意竟得到了小夥伴們的讚許。


有一天晚上,我們在影劇院門口實施了這個“搶劫”計劃,還真的成功了,獲得一枚寶貴的毛主席像章。那個年代,男孩子調皮搗蛋,膽子也夠大的,為了得到自己心愛的東西,不惜冒著風險去做。


雖說聊城影劇院是聊城最大、設施最好的劇院,但並不是聊城最早的劇院。聊城最早的電影院為“紅星電影院”,座落在古樓北面,位於現在的聊城四中附近。

伴我一起成長的聊城影劇院
  • 紅星電影院老照片

影院是個很大的屋子,中間很高,兩邊較低,放映機在二樓。我記得早期的電影驚悚片、王曉棠主演的《邊寨烽火》,就是在這個電影院看的,一些驚恐的鏡頭讓我一輩子不忘。現在這個影院已不存在,如今的聊城人很多都不知道。


從兒童時代直至高中畢業、上山下鄉,在近二十年的歲月裡,紅星電影院和聊城影劇院成為我看電影、看文藝演出的主要場所,特別是聊城影劇院,我去的次數最多。

伴我一起成長的聊城影劇院

曾經有一年,我母親被調到聊城影劇院工作,由於這一特殊的原因,為我小時候免費看電影提供了方便。


那時娛樂生活很單調,看場電影,就是童年一件很期待、很甜蜜、很享受的事了!


回想起來,很多電影就是在那個年代看的,甚至當時有些被列為“大毒草”、作為反面教材放映的電影,也能一睹為快。像《吳訓傳》、《紅日》、《兵臨城下》、《野火春風斗古城》等電影,都是當時作為“大毒草”電影,在聊城影劇院看過的。


這些所謂的“大毒草”電影,“毒”在什麼地方?小時候的政治敏銳力沒那麼高,看不出來,你批的越厲害,我看的越有趣,各取所需!


文化大革命中,有問題的、遭到批判的電影也太多了,對我們青少年來講,有沒有“毒”,分辯不出來,全憑電影解說詞的貫輸引導,說它“黑”就是黑的,說它“白”就是白的,這些不需要我去評價,而我所高興的、關注的就是——免費看電影!


歷史有時像一塊被人揉搓的麵糰一樣,揉來揉去,若干年以後,被顛倒的歷史又重新被顛倒過來。


在此除了免費看了一些“有問題”的電影之外,一些正面宣傳的電影也看了不少,像《小兵張嘎》、《李雙雙》、《滿意不滿意》、《秘密圖紙》、《南征北戰》等。中學時代印象比較深的是《青松嶺》、《閃閃的紅星》等。


這些電影,對於我們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恐怕都不陌生,說是如數家珍,一點不為過。這些電影曾經讓我們激動過,感動過,流過淚,成為你人生之中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

伴我一起成長的聊城影劇院

除了放映電影之外,聊城影劇院有時還舉辦戲劇、文藝節目等演出活動。像《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鵑山》、《奇襲白虎團》等京劇樣板戲,都曾在聊城影劇院公演過,大部分我都看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個年代的人,樣板戲已家喻戶曉,幾乎人人會哼幾句,在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中,聊城影劇院已成了八個京劇樣板戲匯演的大舞臺,按當時話講,成為無產階級文藝宣傳陣地的一個窗口。

伴我一起成長的聊城影劇院

自從我1978年考入大學、離開家鄉、在外地安家立業以後,去聊城影劇院的機會就越來越少,我的生活離它漸行漸遠,聊城影劇院80年代以後的變化,就更少關注了。


歲月在流逝,歷史在發展,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的聊城影劇院,已作為聊城第一批歷史建築載入史冊,作為城市建築的重點保護對象保存下來,至少以後不會有被拆除的擔憂了,這的確是一件幸事!


這座與我誕生同一時代、伴我一起成長、歷盡半個多世紀風風雨雨的影劇院,無論它將來怎麼變化,都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