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疫情至今,一月有餘。公交停開,商場歇業,小區封鎖,周遭的一切都陷入沉寂。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最長最無奈的一個假期。

一面是怎麼也勸不動的父母,雷打不動出門搓麻;一面是新聞裡不斷上升的確診人數,一條條生命求助呼告。

“急!怎麼讓爸媽呆家裡啊!”

“我們小區還有人打牌怎麼勸啊!”

直到小區的喇叭開始廣播,土味橫幅掛滿街道,喊話式的短視頻在親戚群裡流傳,你爸你媽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暫停風雨無阻的麻將行程。

沒錯,從某種意義上,說服你爸媽的,可能是那些土味硬核防疫。

土味防疫,真實有效

_

疫情撞上春節,這是對家庭話語權,節慶傳統的一次巨大挑戰。著急的年輕人往家庭群裡扔了十幾條鏈接,換回的不過是一句“沒事,街上沒人戴呢”。

”怎麼勸爸媽帶上口罩”,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不要你覺得,而要他覺得。

這一點村支書和短視頻博主都比你明白。

總結了一下,這些宣傳思路是簡單直接的。

第一式,一定要local。

用群眾的聲音說話,將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與防疫宣傳相結合。

在河南,他們不需要新聞事實論文數據,只需要簡單、直接、粗暴的鶴南話。

在河南,那就唱豫劇。《花木蘭》舊曲新唱,花木蘭替父從軍改冠狀病毒毀我江山。家國情懷,為國奉獻的豪情壯志一下子起來了。

”在家隔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國家。”你爸在飯桌上這樣總結。

在東北,二人轉版防疫歌已經火速上線。“打贏疫情吶,萬眾一心壯志豪情”,繡八仙曲牌配上防疫知識,在家扭著秧歌兒就能跳。

在西安,秦腔一聲震山川,“誰來串門不蒙面,他家荊軻刺秦王”,“莫要聚餐太危險,劉邦不赴鴻門宴”。

以史為鑑,大爺說了,“王朗就死於那唾沫飛濺”!

至於三句半,順口溜,快板藝術更是不在話下。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講究衛生多喝水,夫妻最好少親嘴”。集傳染病常識與文案爆點於一體,不得不服。

第二式,恐嚇為主,勸導為輔。發揚專業談判的藝術,先把最壞的結果擺出來,看你害怕不害怕。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第三式,活用民間話語,在中老年人已經相信的信息裡適當混入防疫知識。神仙都要戴口罩,凡人還是不要掙扎了。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當然,也可以創立一種新的祈福模式。口罩帶來福報,道理是沒有錯的。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某種意義上,居委會大媽,街道辦主任,村鎮宣傳部才是真正的文案大師。

為什麼土味才有效

_

辣眼睛的土味視頻,粗暴直接的村口橫幅,吵得心慌的方言廣播,是這些措施勸導了出門打麻將的大爺大媽,阻止了不走親戚不好受的你爹你娘。

為什麼土味宣傳比轉發科普有效?

這背後是城鄉之間,代際之間獲取信息的成本和渠道差異。

雖然中國的互聯網發展迅速,但“去年才通網”並不是一句戲言。

依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9年的統計,十四億中國人,至今仍有5.41億不知網絡為何物,其中超過六成都生活在農村地區。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中國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仍比城鎮低 36.2 個百分點,且增長速度仍不及城鎮[1]。

也就是說,在你已經在網絡上獲取了無數關於疫情的最新通報時,老家的父母可能還對危險一無所知。

這種信息差距和經濟差距是一樣的。互聯網的普及率和經濟發展一樣呈現出東部、中部、西部依次遞減的態勢[2]。

越窮,信息越閉塞。信息閉塞,才會無畏。

就算通了網,對於仍然留守在農村的人來說,許多人依然認為通話費,流量費,購買電腦和手機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一部智能手機的價格約2000元,一臺電腦約3000-5000元,以這次土味防疫的突出省份河南為例,2019全年農民的人均收入為13830.74元。幾乎沒有餘錢購置手機電腦。

另一方面,比起互聯網,或者是互聯網那頭的你,村口二大爺和鄉村大喇叭往往更能說到你爸媽心坎裡。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基於2013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的數據,人民網研究院對城鄉居民的信任結構進行了分析。結論顯示,離城市中心越遠,也就是越是村裡人,和鄰居交往的密切度越高,與親人交往的密度越低。[3]。

“遠親不如近鄰”,一百條新型肺炎的疫情通告,也比不上村支書說隔壁村要封起來了來得可靠。

而大喇叭在老一輩心裡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1965年,“努力辦好廣播,為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務”,全國各地都興起了有線廣播,高音喇叭的建設風潮。

在那個時候,高音喇叭裡的信息就等於絕對權威。傳達的是上級最新精神,村裡重要信息。這種對喇叭的信任。

與其讓爸媽點開微信群裡的鏈接好好學習,不如讓他們打開窗聽聽村口大喇叭,至少不會搶購雙黃連上當受騙。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就算是那些熟練使用網絡的人,同一個互聯網,代表的往往是兩個世界。

比起知乎社區年薪百萬,海歸留洋的准入門檻,短視頻app才是農村居民的快樂老家。截至 2015年12月,農村網民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為1.31億,較2014年底增加了2203萬,年增長率為20.3%,使用率比去年提高了6.0個百分點[4]。

36kr發佈的2019中國短視頻用戶報告也顯示,來自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的用戶超過一半[5]。

接受吧,挖掘機封路,爺爺不願見孫子,”今日出門,明日上墳“。

這些你受不了的土味視頻,你覺得好笑的”硬核“標語,其實教育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開心無罪,感謝土味

_

更重要的是,在信息過載,快要被無力感壓垮的時候,土味視頻告訴我們,生活還要繼續,It's ok to be happy。

這是土味,也是每個中國人在防疫時期真實的生活。

落地就能生根的生命力,菜根裡也能嚼出甜的樂天派,許多這樣的時刻在不摩登的地方撲面而來。

雙黃連兌茅臺,這是新型肺炎時期的奢侈特調。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改造口罩抽菸,這是老煙槍最後的倔強(不建議學習)。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人可以儘量在家,但小狗不可以。戴上口罩,一起出去買菜吧。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買不到口罩,又不得不出門,那就打扮成充氣娃娃。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哪怕到了疫情摸排的關鍵時期,溫州人也不能輸了有錢的臉面,在舉報價值上要求與武漢人平起平坐。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不能出門,在家閒的發悶怎麼辦?

坦克麻將激戰正酣。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點不到章魚小丸子也可以在家練習。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去不了遊戲廳也可以擁有推幣機的快樂。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住的空曠的話,別出門,在自家後院兒和爸爸媽媽一起跳廣場舞吧。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和90歲的小腳奶奶一起扭秧歌吧。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奧特曼的正義,新世界的風暴,你早忘了吧。土味視頻裡的白日夢想家,還在期待奇蹟再現。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任憑世界下沉,奧特曼仍舊能戰勝小怪獸。

守望相助,人類也終究會戰勝病毒。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就算沒有觀眾,也要忘情跳舞。這是新型肺炎時期的浪漫(不建議這樣做)。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餐廳停業,在家待著,沒胃口怎麼辦?

麵粉,酵母,水和時間,別人家的饅頭是大年初一的味道。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住在山上的阿姨笑著對鏡頭說“我吃飯了”。

這是和孤獨的美食家一樣動人的時刻。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面臨困難的人們努力生活,互相扶持。不開心是一天,苦中作樂也是一天。

太陽照常升起,人類照常生活。

土味防疫裡,有真實的中國


等到疫情結束,記得互相擁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