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资治通鉴》④:嘴巴太“笨”的人该怎么办


我读《资治通鉴》④:嘴巴太“笨”的人该怎么办


资治通鉴·周纪二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田:通“畋”,打猎。) 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一个人嘴巴“笨”不可怕,只要闭上嘴少说话就好,祸从口出,无论什么场合什么时候少说点都是一种安全的习惯,所以古人有训“群处守口”。

然而古今以来上位者的通病都是自以为掌握了人间真理,自以为自己口吐莲花,爱开会、爱讲话,还爱开长会,爱讲长话,实则不知只是因为自己掌握了权力而已,嘴中喷出的飞沫只能污染人耳而已。

上位者一旦遇到更上位者,那么就闭上嘴,拿起笔和本,一副老老实实听和记得样子;下位者一旦成了上位者,那么就张开嘴,憋了那么多年的飞沫,要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一倾而出;所以说话是一种权力,是一种非常吸引人、诱惑人的权力。

可是一旦遇到地位相对平等或者不在自己权力影响范围内的对象,或是遇到一些脱了稿子需要随机应对的场合,那难免会吃瘪,甚至在嘴巴上吃大亏。

梁惠王便是在嘴巴上吃够了大亏的人。在《孟子》一书中,梁惠王的角色有点木讷滑稽,问政于孟老先生,却被老先生一通接一通的大道理训斥哑口无言,一副唯唯诺诺、受尽老师白眼的小学生形象。到了他的儿子梁襄王,还被孟老先生嘲讽“望之不似人君”。

大概可以揣测,梁惠王在国内一言九鼎、口含天宪,遇到的臣子都是唯唯诺诺,没人敢在嘴巴上回“怼”,嘴皮子不磨不利索,脑瓜子不转不灵活,所以嘴巴就“笨”了一点。可是又爱说、又爱显摆,所以就像猴子屁股一样展露无遗。

在一次国际社交场合,梁惠王与齐威王两位国君一起打猎,惠王憋不住自己爱显摆的恶习,挑衅地问:你们齐国有什么珍宝没?齐威王遇到这样的傻子,心中可谓乐开了话,一定要逗他玩玩,来吧,开始你的表演吧。

梁惠王先是虚伪自谦,接着洋洋得意地显摆了起来:我们魏国是个小国,可是能把十二辆车那么大空间照亮的夜明珠就有十枚,其他更不用说了。你们齐国是个大国,怎么会没有珍宝呢?

可惜梁惠王是爱炫富显摆的“石崇”,可是齐威王不是“王恺”,于是我们错过了一场本应发生在战国年间的斗富。

梁惠王的表演结束后,齐威王张了口:我以为的“珍宝”和你理解的不一样。我有四名大臣,檀子驻守南城,楚国不敢侵犯,泗水间的小国家都来朝见于齐国;盼子守高唐,赵国不敢向东进犯;黔夫驻守徐州,深得民心,燕国和赵国的百姓都来归附;种首负责治安、防备盗贼,国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这四名大臣,他们的光芒足够照亮千里之远,你那颗破珠子撑死只能照十二辆车那么远。

史载,“惠王有惭色”。到底“惭”的是什么?是嘴巴上吃了亏有愧,还是在感受到与威王格局境界的差异而羞愧?我倒是相信,他更可能是因前者而愧。

李克给魏文侯所建议的“五视”,抓住的是一个人的“行”,但是“言”同样不可忽略。语言的背后是思想,同样也能反映着一个人的境界和格局。当然,言不足尽信,还需要和行结合起来考察。

在家天下的时代,从产权的角度来说,一国都是属于国君,天下都是属于天子;说他们富有四海并不为过。但是统治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富人,追求享乐、纵情声色本是人之常情,这些物质财富固然是可以供他享乐欢愉,但这些不应是他的志趣和追求所在。

梁惠王自以为是地炫耀实则丑态百露,露出了他的境界格局之卑。同样也能看出,这是一个有些天真、缺乏足够智慧的人,因为他甚至没有想到去伪饰自己的“言”。

而我们看齐威王的应对,在具体的话术上,很明显是在“偷偷换概念”,他把梁惠王“珍宝”的概念外沿扩大,从物质财富偷换为人才财富;同时又牢牢占据住了道义的制高点。

要想嘴巴上不吃亏,最根本的内功还是丰厚自己的人生、培植自己的底蕴,不断提升境界和格局。毕竟外在的“言”植根于内在的“行”。

在此基础上,还得学习说话的艺术和方法;从正面来说,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打动人、说服人、温暖人,直抵人心。从反面来说,还要会“抢占高地”“偷换概念”“移花接木”“指桑骂槐”“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暗度陈仓”种种。这些“术”并无道德上的优劣,关键是看为什么人所用,为什么而用,又怎么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