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推倒”柏林牆,背後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實施了2個放棄

德國為“推倒”柏林牆,背後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實施了2個放棄

德國戰敗後,美蘇英對戰敗國實現“義務統治”,於是德國與被分成了西德與東德兩個國家。之後世界格局形成了美蘇爭霸,東德與西德關係也是日漸疏遠,本以為這兩個“德國”會一直持續下去,可東歐局勢又一次昇華,柏林牆的倒塌,兩德也即將合併。

德國為“推倒”柏林牆,背後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實施了2個放棄

對於兩德的人民而言,分裂一直都是他們心中不願看到的事,這種民族認同感以及歷史感都深深的裝在他們心裡,實現國家統一刻不容緩。但即便德國是有心,卻無力,因為強插在兩德之間的還有美蘇英法四國,而他們的存在也是關係到德國是否能夠統一。

德國為“推倒”柏林牆,背後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實施了2個放棄

對於兩德統一的問題上面,美國卻將了一軍,對於美國而言,有關德國是否統一,本來就不影響其在歐洲的利益,反而美國認為如果自己幫助兩德統一,兩德人民可謂會由衷的感覺,所以美國是第一個公開宣佈“兩德的統一是德國人民自己的事。”這一態度對於西德總理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好消息,所以西德總理科爾明確表示統一後的德國不會離開北約,可見美國這一心機已然得逞。

德國為“推倒”柏林牆,背後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實施了2個放棄

對於德國統一,法國這一方面是不同意的,因為德國分裂受益者最大的就是法國,如果兩德統一,自己的利益不久受損了嗎?所以法國的態度非常明確,堅決反對兩德統一,甚至不惜以武力警告,“坦克的炮彈隨時填充!”但然並卵,面對美國的大力支持,法國也是隻怒罵一頓之後就把炮彈卸了下來。

法國總統密特朗見美國出面,統一也是遲早的事,與其惡人不好當,索性就當一次好人,所以立馬錶示支持統一,但也有條件,那就是德國必須放棄使用馬克貨幣,接受歐洲單一貨幣。兩德為了儘快統一,所以想都沒想直接答應了這一要求。但需要注意,不使用本國的貨幣,也就相當於把造錢的機器送給了別人,這一要求也是夠狠的。

德國為“推倒”柏林牆,背後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實施了2個放棄

英國呢,隔岸觀火,起初和法國以前堅決反對兩德統一,還攜手法國一起架起炮臺,但後來法國突然把炮臺收回去,英國也是猝不及防,對於兩德的統一也已經無力迴天。

最後就是蘇聯的態度,而蘇聯的態度才是兩德統一的至關要素,畢竟蘇聯的38萬大軍還在東德吃喝拉撒睡,所以能不能統一,還是蘇聯說得算,這也就是美國為什麼會支持兩德統一的另一緣由。當然蘇聯如果支持兩德統一起先就不會駐紮38萬大軍,畢竟兩德統一,自己的肉就被颳了一塊,更重要的就是這塊肉隨時都可能掉入自己的競爭對手美國口袋中,所以堅決不同,沒得談。

德國為“推倒”柏林牆,背後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實施了2個放棄

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蘇聯已經落日西山,呈現了衰敗氣相,對於兩德能不能統一也是有心無力,畢竟自家危機重重,根本沒有時間去管這個兩德統一的問題,所以乾脆放手,不過放手的時候,還要獅子大開口:經濟方面需要西德方面提供一筆為期5年的無息貸款,總數金額達到50億馬克,另外還要支付120億馬克,用來安置38萬大軍撤出東德的生活補助;安全方面也考慮到,要求兩德統一後,不可以在原東德上搞軍事演習,更不能部署軍隊,還要求兩德同意後,武裝力量必須縮減至37萬,還不能夠擁有核武器以及生化武器。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原德國的哥尼斯堡不能要回。

德國為“推倒”柏林牆,背後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實施了2個放棄

面對蘇聯的這一張巨大的口,尤其是德國的哥尼斯堡不能要回,這一點上面,德國方面可謂是忍痛割愛,不得不放棄哥尼斯堡。而蘇聯之所以提出這些要求,第一是因為蘇聯正遭受一場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所以這筆巨大的資金先得就是他的救命錢,此外為了安全考慮,也是做到了極致。

也就是因為德國的這兩個“放棄”,柏林牆才得以推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