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王高澄对元老重臣的打击

把河北高氏(高敖曹兄弟)驯服后,高澄在高欢的支持下对元老重臣的打击就更加不留情了。


  有一次,高洋当着高澄的面叩拜高隆之,并称高隆之为叔叔,按理说,这一点错也没有,因为高隆之是高欢的干弟弟,又是帝国的元老重臣。但是,高澄却因此痛骂了高洋一顿,因为,高澄觉得,高洋这样做,就是在挑战他的权威。

渤海王高澄对元老重臣的打击

  高澄作为晚辈,对元老重臣们那是呼来喝去。高洋作为高澄最年长的同母弟弟,对元老重臣毕恭毕敬,这是想干什么?是想证明高澄缺乏最基本的礼貌,还是想收买元老重臣?
  高澄对自己这个最年长的弟弟,一直都是心怀戒备的。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高澄这个弟弟,绝对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想当年,为了让那些元老重臣追随自己,高欢对他们,那是开口闭口的哥们、朋友,高欢的嫡长子高澄见到他们时,也是开口闭口的叔叔、大爷。
  现在可好,高欢竟然在背后指使自己这个儿子让元老重臣们都明白,现在的高欢已不是从前的“刘三”了,所以,大家以后千万不要再和高欢称兄道弟了。因为,这个从前的大侄子高澄,已不再把他们当叔叔、大爷看了。
  高澄面对从前的叔叔、大爷们,那是一点情面也不留。他的弟弟高洋,仅仅因为给这些叔叔、大爷们留了点情面,高澄就要训斥高洋。

渤海王高澄对元老重臣的打击

  现在的高澄面对从前的叔叔、大爷们,那完全是一副少主人的架式。
  孙腾是高欢的老朋友、老战友,更是东魏举足轻重的大佬,但是有一次,孙腾倚老卖老不尊重高澄,高澄就让手下人把孙腾揪下座位,用刀把打他,并把他推出门外站着。
  自己的儿子这样打击、侮辱元老重臣,坐镇晋阳的高欢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的儿子长大了,我也管不了了,请大家让让他吧!
  库狄干,也是高欢的老朋友、老战友,还娶了高欢的妹妹,但是,当这个姑父拜见高澄时,高澄那是摆足了谱。据史书记载:“库狄干,澄姑之伲也,自定州来谒,立于门外,三旦乃得见。”
  后来,高澄以贪污的罪名惩罚司马子如(司马子如是高欢的老朋友、老战友,东魏举足轻重的大佬),司马子如在这方面肯定不会清白问题是,在这方面,当时谁清白呢?就是高澄,也绝不可能清白的。
  作为帝国的元老重臣,被高氏少壮成员这样收拾,司马子如觉得窝囊极了。于是司马子如说了,我跟你爹打天下时,什么东西也没有,我现在的一切都是贪污的,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想当年,高澄见到司马子如,那是大爷长、大爷短,有事时就想到这个大爷[注],而现在,高澄却把这个司马子如大爷,收拾的要死要活。

渤海王高澄对元老重臣的打击

  最后,因为高欢出面,所以高澄放了司马子如。而当时的司马子如,已被高澄收拾的六神无主了。当高澄派人释放司马子如时,司马子如惶恐不安的说:“不是要杀我吧!”
  为了安抚元老重臣的情绪,免得他们兔死狐悲,高欢以老朋友、老战友的身份,在关键时刻拉了司马子如一把,但是,当时的司马子如,已经被收拾的狼狈不堪了。
  据史书记载,高欢让司马子如枕在自己腿上,一边给司马子如梳理头发,一边给他捉虱子。这个细节,一方面让人看到了高欢与司马子如的亲密,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司马子如被高澄收拾的狼狈样。


  但是,高欢这样做只是为了安抚元老重臣的情绪,高欢收拾元老重臣的步伐,并不会因此停止。他和自己儿子高澄,那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总而言之,高澄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手拿大棒打击、收拾元老重臣;高欢一副不忘旧情的样子,手拿着胡罗卜在关键时刻去安抚元老重臣。而帝国的元老重臣,被高欢父子这样驯来驯去,终于普遍屈服于高欢的脚下。
  但是,就算如此,高欢临死前高澄也是一脸的愁苦,高欢对他说:“虽然说我快死了,但你自己马上就可以接我的班了,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呀!你一脸不高兴,是不是因为害怕无法驾驭侯景啊?”的确,虽然在高欢的支持下,高澄已把元老重臣驯的差不多了,但是面对侯景,高澄还是有点害怕。
  高欢对高澄说,假如侯景敢造反,你就让慕容绍宗率军攻打他,但高欢死后,高澄却不敢叫慕容绍宗率军攻打侯景,因为高澄实在没有驾驭慕容绍宗的信心。更主要的是,高澄从前一门心思的打击元老重臣,慕容绍宗作为元老重臣的代表人物,在这关键时候,会替他卖力吗?
  最后,在陈元康的劝说下,高澄才遵照自己父亲临终前的安排,让慕容绍宗率军攻打侯景。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高欢父子十多年来一直削弱元老重臣,高澄在继位后,依然缺乏足够驾驭他们的信心,如果高欢早死上十多年,高欢的儿子们能不能好好活下去,恐怕只能看那些元老重臣的博弈结果了。从他们的实力上,是看不到这种希望的。

  东魏帝国的建立,就好像几大股东联合起资本,开创了一个大公司。如果那个兼任总经理的大股东,在公司成立后不久,突然宣布这个公司的股权全部属于他,其它股东现在都是他的打工仔了。会有什么后果?显然是他马上就会各大股东联合起来,打垮在地。
  最初的高欢,只是一个大股东,兼任总经理,其它实力派,就是比高欢弱一点的股东和各部门经理。

渤海王高澄对元老重臣的打击

  高欢进入河北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联合这些股东使自己的公司越变越大。为了实现这一步,他就得尊重各大股东的既得利益,甚至为了鼓励他们积极效力,还得随着公司的发展,适当给他们分配更多的股权。


  当高欢对河北的控制比较稳定后,就开始了第二项任务,就是依靠自己占优势的股权,利用自己总经理的职务,不断侵蚀其它各大股东的股份、削弱他们的权力,让自己所占据的股份越来越大。当这种努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高欢(或高欢的儿子)就可以宣布,这个公司就是他们家的了,其它人都是他们家的打工仔。当然了,公司还会尊重各大股东的某些利益,让他们拥有优先参与公司管理的权力。
  这是高洋后来可以称帝的主要原因,高洋可以称帝,是因为他的父亲、哥哥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已把帝国各大元老给驯服的差不多了。
  如果高欢扩张自己权力的方法,主要是依靠上面所说的方法,那高氏家族后来的命运就不会那样惨。事实上,单凭上述方法,高欢依然无法有效驾驭那些元老重臣的,于是,高欢只能沿着晋武帝司马炎的老路继续前进。换而言之,高欢为了扩张自己家族的权力,让自己的儿子们都各拥权力,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为家族内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

高澄少年时,因为与高欢的小老婆私通,所以高欢就把高澄痛打了一百杖,并且想废掉高澄的世子地位,另立尔朱氏的儿子高浟当世子。


  当然了,高欢这样做的原因也许比较复杂。因为这里面,恐怕还有高欢想削弱外戚的因素。从家庭背景而言,高欢妻子家比高欢家强多了。高欢最初能混出点名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自己妻子家支持。

渤海王高澄对元老重臣的打击

  但是,不管怎么说。当时高欢不但痛打了高澄,更软禁了自己大老婆(高澄的母亲娄氏),还要把世子之位留给小老婆的儿子。在这种背景下,高澄就求司马子如救自己。
  司马子如对高欢说:“你儿子和你小老婆关系不清不白,这种事也是满世界张扬的?如果你因为这种原因,废了高澄的世子之位,你的脸往哪搁呀?再说,你能有今天,也是娄氏长期用娘家的钱财支持你的结果;而且娄氏为了你的事业,那是吃尽了苦头,费尽了心机,你现在这样对她,有点说不下去吧?更主要的是,娄氏的哥哥功勋巨大,又手握禁军,你这样对娄氏,不怕把天捅下来?”


  于是,司马子如出去重新审理这个案子,结果,说高澄与高欢小老婆私通的婢女自杀了,其它证明确有此事的婢女,也全都翻供了。总而言之,高澄是被诬陷的,所谓高澄与自己小妈私通,那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事。
  高欢高兴的说:“成全我们父子关系的人,就是司马子如啊!”
  至于高澄、娄氏对司马子如的感激之情,就更不用多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