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的“火頭軍”蘇昱亞:用食物暖胃 用服務暖心

火神山的“火頭軍”蘇昱亞:用食物暖胃 用服務暖心

■高輝 任偉鋒 王永濤

“蘇助理,按照咱們商量的營養搭配方案,今天進行了調整;患者人數做了重新統計,你再核實一下;我們病區有一名痛風患者,能不能給單獨備餐……”這是火神山醫院保障部助理員蘇昱亞每天接到最多的電話。

火神山的“火头军”苏昱亚:用食物暖胃 用服务暖心

蘇昱亞在病區送餐。

在火神山醫院,因為負責患者的伙食保障,他被大家稱為火神山上的“火頭軍”。統計每天動態就餐人數、提前與餐飲公司對接保障需求、為患者分發飯菜……這是他每天的主要工作。

“護士,麻煩接一下飯,今天有南瓜粥。”每天早晨六點半,蘇昱亞就開始忙碌起來:在病區門口將病號餐從車上抬下來,按照前一天晚上制定的分發表,重新分類裝箱,逐一核對後運送到各病區,通過傳遞窗口送至每名患者。

火神山的“火头军”苏昱亚:用食物暖胃 用服务暖心

蘇昱亞在核對用餐數量和種類。

“胃口好,才有免疫力對抗病毒。”這是病房裡醫生對患者常說的話。新冠肺炎患者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厭食,這讓負責餐飲保障的蘇昱亞感到了些壓力。上網查詢資料、打電話請教專家教授,還和同事一起在營養學專家的指導下,專門制定患者營養食譜提供給供餐公司……蘇昱亞開始研究起了飲食搭配,低脂低鹽高蛋白、飯菜煮軟一些易消化……蘇昱亞把這些都一一記在手機備忘錄裡,臨睡前總要在腦海裡再過一遍。

“感染二科一病區有名患者痛風,需要一份素食;感染七科一病區有名患者牙口不好,需要吃麵條;重症醫學二科一名患者插管需要流食……”備餐前,蘇昱亞會根據每個病區統計的數量、品種,將患者的個性化需求提前與餐飲公司對接,採取科學合理的搭配,定點、定品種將飯菜分發到各病區。

火神山的“火头军”苏昱亚:用食物暖胃 用服务暖心

蘇昱亞在搬運餐飲箱。

不僅用營養搭配暖胃,更用服務暖“心”。元宵佳節,為了讓患者感受到節日溫暖,蘇昱亞與同事為每名患者送去熱氣騰騰的元宵。“保持樂觀的心態,我們一起努力,祝您早日康復。”一張張便籤紙臨時取材做成的卡片上,蘇昱亞寫下一段段暖心祝福語,和元宵一起配送到患者手中。

2月12日,是80歲的廖大爺生日。沒有兒女陪伴,醫護人員決定為老人過一個特殊的生日。但這時生日蛋糕成為一個難題,蘇昱亞趕忙電話聯繫。就連蛋糕上寫什麼祝福語,他都早早想好了。“老人很開心,說沒想到還能在病房裡度過一個特殊意義的生日,還讓我們給他的家人發去了生日視頻和照片。”感染三科二病區護士長張瑤特意給蘇昱亞發來微信。

火神山的“火头军”苏昱亚:用食物暖胃 用服务暖心

蘇昱亞(右)在核對用餐人數。

“蘇助理,中午重症一科加兩份飯,有兩名患者恢復的不錯,想吃飯了。”這是“火頭軍”蘇昱亞最高興的事。因為他知道,患者有了食慾代表著恢復得很好,離出院的日子不遠了。“這項工作,我從冬天幹到了春天,希望送的餐會越來越少,這說明有更多的患者出院了。”一篇戰疫日記上,蘇昱亞這樣寫到。如今,這個夢想已經在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