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 一顆紅豆道盡古往今來多少情

湖南衛視新的一季《歌手》最近結束了常規賽季,給聽眾留下了不少優秀作品。而周深翻唱的《相思》更是被很多人點贊,認為“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演唱者的空靈和深情,也將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種植物再次推介出來,那就是紅豆。


此物最相思 一顆紅豆道盡古往今來多少情

紅豆生南國。這句話道出了紅豆的出生地,也就是中國的南方。關於它的傳說,有很多個版本。

在晉人幹寶所著的《搜神記》中描述了一個戰國時期的故事:宋國的韓憑夫婦殉情而死,兩人的墳墓隔得不遠,“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向就,根交於下,枝錯問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恆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之,隧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於此也。”

此物最相思 一顆紅豆道盡古往今來多少情

相思樹。

而現在大家更為接受的是另一個故事。據清人紐琇所作的筆記體小說《觚賸》(音gū shèng)卷七“相思子”記載:“紅豆名相思子,其樹之葉如槐,盛夏子熟,破莢而出,色勝珊瑚,粵中閨閣,多雜珠翠以飾首,經年不壞。相傳有怨婦望夫樹下,血淚染枝,旋結為子。”

此物最相思 一顆紅豆道盡古往今來多少情

紅豆“破莢而出,色勝珊瑚”。

這個故事展開來,就會穿越到漢朝。漢朝時,中央統治還沒有輻射到嶺南地區。在閩越國,有一個男子被強徵戍邊,他的妻子無奈在家苦苦守候。結果同鄉之人陸續回家,只有那位男子始終不見身影。就如同另一個故事“望夫石”一樣,這位妻子終日在村口等待,卻只能依靠著村口的大樹流淚不止,最後竟然流出的是血淚。而這棵樹來年竟然發出鄉民前所未見的果子,這就是“紅豆”。

相比其他傳說,這個故事更為直當地解釋了紅豆為何被稱為“相思子”,從而被一眾文人借之描述相思之情。據說,郭沫若曾專程去兩廣地區考證紅豆,然後在廣東鼎湖山見到紅豆樹。

其樹葉槐,盛夏時子實成熟,破莢而出;其果顏色光澤勝過珊瑚。因此,如此美好的事物,加上如此哀怨的傳說,兩廣一帶的閨閣女子多把相思子和珠翠雜串在一起,作為頭飾,然後開始對一段美好愛情的期待。

在兩廣,紅豆是象徵愛情的最佳物事。定情時,熱戀的男女會送對方一串相思紅豆,寄望感情求得正果;婚娶時,女方會在手腕處戴上紅豆做成的手環或項鍊,夫妻的枕頭下也會放上幾顆紅豆,以祝願百年好合。


此物最相思 一顆紅豆道盡古往今來多少情

紅豆手環。


不止是愛情,紅豆寄託的感情很多,朋友之情、兄弟之情、父母之情。最有名的“紅豆”詩句當然是出自唐代詩人王維之手,詩句描述的就是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在《江上贈李龜年》中,王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的位友人李龜年,因為安史之亂而被迫流放到江南。時局動盪,兩位至交好友無奈天各一方,不知再度相見之日是何時。於是王維就寫了這首傳世名句,也讓兩人的友誼跨越時空得以維繫。

因為紅豆的美好寓意,自古至今就留下了很多和它有關的詩句。明末清初的才女柳如是寫了這樣一首詩:柳絲軟於綿,柳條硬於鐵。不學紅豆花,只滴相思血。而她和錢謙益的故事,也被後人評價為“此生予君一紅豆,蒼顏白髮也相守”。史載柳如是嫁給錢謙益後,兩人定居在江蘇常熟,並在那裡栽植了一棵紅豆樹。錢謙益80歲的生日時,柳如是“令童探枝得紅豆一顆以為壽”。錢謙益看到紅豆非常高興,隨即寫下了十八首紅豆詩,以表達喜悅之情,常熟柳如是紅豆因此而知名。

近代人豐子愷也留下了紅豆有關的詩作《蜀遊途中得雙紅豆寄贈宗禹》:相隔雲山相見難,寄將紅豆報平安。願君不識相思苦,常作玲瓏骰子看。這首寫於1945年的詩作,描寫的正是豐子愷對後輩友人夏宗禹的思念之情。

“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而周深翻唱的此曲《相思》,卻是電視劇《西遊記後傳》的片尾曲。雖說電視劇沒有給人留下多少印象,但誰能說佛家又沒有相思之情呢?

此物最相思 一顆紅豆道盡古往今來多少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