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國黃金產銷量雙降,消費量同比下降近五成

中國黃金協會4月28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82.63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產10.14噸,同比下降10.93%。其中,黃金礦產金完成67.00噸,有色副產金完成15.63噸。礦產金產量排名前五的省(區)為山東、雲南、河南、內蒙古和吉林,礦產金產量合計22.22噸,佔全國比重達33.17%。各省(區)礦產金產量多數出現下滑,其中,河南、甘肅、新疆、山西和安徽等降幅超30%;而青海、河北和江西等省份因產能增加的原因,礦產金產量逆勢略有增長。

受新冠疫情影響,1-2月份全國礦產金累計產量同比下降19.51%;進入3月份,隨著國內疫情緩解和金價上漲的因素,重點黃金企業(集團)充分發揮資源、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優勢,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復工率由2月底的80%迅速提升至98%以上,3月份全國礦產金產量實現同比增長5.55%。尤其是山東黃金、紫金礦業一季度礦產金產量更是實現了逆勢增長。預計從二季度開始,國內黃金生產將全面恢復正常。

另外,2020年一季度進口原料產金23.66噸,同比增長16.69%,若加上這部分進口原料產金,全國共生產黃金106.29噸,同比下降5.98%。國內黃金冶煉原料供應不足促使冶煉企業加強了進口原料的採購力度。

2020年一季度,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148.63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48.20%。其中:黃金首飾92.04噸,同比下降51.06%;金條及金幣37.67噸,同比下降46.97%;工業及其他18.92噸,同比下降32.04%。疫情爆發以來,全國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疊加金價上漲因素,黃金首飾和金條消費均受到較大影響。由於春節前首飾零售企業按慣例進行囤貨,以及國外疫情蔓延導致出口訂單無法交付,黃金首飾加工企業雖然陸續復工,但加工訂單量少難以實現完全復產。疫情中不少零售企業開展多形式線上營銷,黃金首飾線上銷量、金幣等部分投資品類銷量實現增長,但依然無法彌補店鋪銷量的下滑。此外,金價的上漲還導致黃金首飾和金條的回購量大幅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