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的那些“燈”,你記過幾種?


鄉村的那些“燈”,你記過幾種?


01

在電力還沒普及的年代,鄉村照明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路燈盞紛紛上線,在體驗著如豆之光裡,也定格了那些慢生活的歲月。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無情地碾碎著過去種種,湮沒在時光隧道中的那些“燈”,不知還有沒有印記?

先前,看過一則文章《自以為燈》,作者是黃永玉。說的是在他下放時,住的地方沒有窗戶,他便在牆上畫了一扇窗,如此就以為有窗了,可謂是苦中作樂之典範。心中有窗,心中有燈,也就有燈。

體驗沒有電的日子,如今卻成了奢侈。猶記得,學校時,偶爾停電日,宿舍內吼聲起,看似一種宣洩,實則是對抗無聊的手段。過慣了有電的日子,體驗下黑漆漆的歲月,竟也別有風味了。

由此可見,人可謂是奇怪的物種。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讓你再回到往昔,點起煤油燈,看本書,做個作業,你消受得了嗎?


鄉村的那些“燈”,你記過幾種?


02

煤油燈,曾是間或停電時最為大宗的替代品。

從村中小鋪,或者鎮上,專門打上些煤油,裝在特製的玻璃瓶內,也算是家中的物資儲備了。而煤油燈多是自己製作的,誰會花個冤枉錢,去買個現成的煤油燈呢?

用完的玻璃藥瓶,蓋子必須是鋁的,成為那個年代製作煤油燈的上選佳品。只需要製作一個燈芯和包裹燈芯的鐵管即宣告完成。

燈芯可用棉線,更可以用一種特殊的紙,捲成細細狀,放置鐵管內,等煤油自動吸起來,就可以點燃。

對父母來說,點燃煤油燈也是不能肆意的。比如要儘量將燈芯調節到極其小的程度。多少次,為了調節這個燈芯,不小心把燈給滅了,可見調節燈芯也是如履薄冰的。

常常,在煤油燈下寫著不得不完成的作業。突然間的來電,急忙吹滅煤油燈的爽快,眼前瞬間變亮的視覺快感,陡然間能傳遍全身。當然,如果那刻,作業已經完成,將會更加輕鬆。


鄉村的那些“燈”,你記過幾種?


03

嘎斯燈,算是高大上的照明設備了。

去外婆家,在三舅的屋,見過一次這種世界上神奇之燈。嘎斯燈,就是藉助嘎斯石來發光,且一旦點燃,不能自行熄滅,唯有讓其燃盡。

嘎斯燈之亮度,已經遠遠超越煤油燈無數倍。後來,你會發現村中電焊和氣焊者,發出的光類似於當年嘎斯燈的光。

不同的是,當年為了照明,壓根不會想到對眼睛之防護。亮就亮吧,嚮往光明,誰還捨得浪費這些光呢?

嘎斯燈並沒有呈現普及之勢,可能是因為嘎斯的材料嘎斯石並非那麼好獲得,而點燃嘎斯燈也是頗需要技術的,加之其一旦點燃只能一次性燃盡的特性,存在著較大危險,人們就只能不得已而求其次了。


鄉村的那些“燈”,你記過幾種?


04

蠟燭產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

但直到明清才算走入尋常百姓家,那些詩詞中,也讓我們看到了蠟燭的存在痕跡。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在村裡,點蠟燭也算是比較奢侈的,何況隨著夏日來臨,沒有冰箱冷藏設備,購買的蠟燭還會化掉,如此以來便不划算了。

蠟燭買回,多置於酒瓶子口上,些許紙張包裹。而孩子們最喜歡的卻是自制的蠟燭,將那些蠟燭油收集起來,放在酒瓶蓋子裡,弄一根棉線當芯,就可開啟光亮之程了。

冰心寫的那種小桔燈,也算是一種創造。而自己糊一個燈籠的話,就顯得更有範兒了。單是製作燈籠的過程,就需要忙活個半天,期待到了晚上,點燃其小小的蠟燭,挑著燈籠就出門了。

當然,隨風而來的時刻,燈籠不小心燒燬的例子比比皆是。畢竟,都是些業餘的孩子,在幹一些業餘的小事,好的是,燒燬了就燒燬了,正好欣賞那刻的燈火。


鄉村的那些“燈”,你記過幾種?


05

手電筒和礦燈,已經是頂級的照明組合,尤其是後者。

在沒有路燈的鄉村裡,要從村到鎮上,這段上學路,凌晨天不亮的時候,就得依靠手電筒的光亮來送你去學校。

三五成群的孩子,斜跨揹著手電筒,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後來,村中風靡一時的就屬於礦燈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此物充滿電後,不僅持續時間長,且光照亮度高,堪稱當年照明之神器。

一旦停電,立即礦燈伺候,竟不比有電的時候差多少。其實,那時的人們事情也不算多,還是挺期待停電的。因為這樣,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可以走出家門,在街頭巷尾,聊家常到來電。

大人們藉著省煤油和蠟燭的幌子,消磨了無數個這樣的夜裡時光,小小的孩子們卻總是不喜歡這樣的時刻,多數都已經在懷裡睡去,最後被夾拿著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