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绪元宝看当年铸币技术及现在市场价

光绪元宝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光绪元宝中,价值最高的就是广东省造的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一两。

从光绪元宝看当年铸币技术及现在市场价

光绪元宝

从光绪元宝看当年铸币技术及现在市场价

光绪元宝

清光绪年间,发行了各种各样的银币,统称为“光绪元宝”。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已经是价值百万了。为什么光绪元宝能够在古钱币中高达百万呢?这还要从光绪元宝产生的历史背景说起。光绪年间,同时也是西洋文化大举入侵中国的时节。西方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出现钱币。光绪元宝的制造机器就是出自于英国人的设计之手,因此,光绪元宝的出现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中国历史已经走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关键节点。

钱币虽小,却能够从上面读出当时的社会文化,从而管中窥豹。光绪元宝全面进入发行阶段以后,全国共有十九个省市的铸造局同时进行铸造,规模之大,历代罕见。也足见当时光绪皇帝励精图治,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重振大清王朝的决心。只是光绪皇帝生不逢时,清朝的权力始终被慈禧太后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光绪皇帝没有实权,就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光绪元宝上。

因此,每一批的光绪元宝都极为精美,花纹雕刻十分有型,银币的直径、边缘高起、标准重量,甚至于上面的龙文饰图案,每一样都需要光绪皇帝亲自进行审定。这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是没有的,正是因为光绪皇帝没有实权,很多事情做不了主,才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光绪元宝银币上。

光绪后期,中国爆发辛亥革命,这种光绪元宝总共只生产不到六千枚就停产了。之后便是无休止的战乱,钱币被带到各处,从此成为了孤品。正是因为光绪皇帝把所有的才情都投入到了光绪元宝中,才使得它具有了强烈的艺术价值。后世的收藏者一旦收藏到一枚,都不愿意脱手,所以才使得这种钱币在拍卖市场上能够高达百万。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户部;2北洋;12湖北;7江南;15河南; 11湖南;14江西;9山东;8广东;5清江;6浙江;13四川; 10福建;17安徽;3吉林;4奉天;18广西;19新疆;20黑龙江。

江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开铸“江南省造”三种无纪年版别银元(俗称老江南,)标准库平七钱二分的重量应当在30克左右。1898年~1905年(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江南造币厂在八年时间里所生产的银币,增加了干支纪年(俗称新江南),早期重量也是按之前标准30克来制造,但是没有流通;后来重量改成26.3--27克,这是我国在银币铸造上镌干支纪年系列最早的省份。根据八年铸币统计,光绪三十一年铸币最少。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

铜元以红铜97%--98.3%、白铅0.1%、锡1%以及其他配合,每枚重二钱,当制钱十文。正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及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湖北省造”。下缘纪值文字为“当十”;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上缘英文纪地“KWANGTUNG”,下缘英文纪值“ONECENT”。

另有当二十的光绪元宝,正面为“光绪元宝”,外缘上为满文及户部(或省名),下为当制钱二十文。

湖北省开我国铜元之先河,此后的五十年,铜元被大量制造,总数应上百亿枚,至今大量存世。非官方铸造的私铸普通铜元价值不高。

由于机制铜元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元。故当十铜元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十铜元的最明显特征。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

光绪元宝中,珍惜度最高的就是广东省造的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一两,值得收藏。

从光绪元宝看当年铸币技术及现在市场价

光绪元宝

古钱鉴定就是指运用科学方法来辨别古钱币的真伪,分析及确定钱币的铸造时代,流通区域,币值,版别,特征,形制和冶炼成分等,以下从5点来教大家如何鉴定真伪。

1,鉴定古钱币需具备的基本知识

鉴别古钱币首先需要把握的是古钱的时代特征和个体差异的主要包含内容有币材,币形及币文等几个方面。通常来讲,我们鉴定的主要对象是以铜制的钱币,铜可以分为青铜,黄铜,红铜,白铜等,

2,依钱文辨真伪

文字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工具,在金属铸币产生之时就出现在币面上,有的表示币值,有的表明地名,有的是钱币的名称,没有文字的铸币是比较少见的,不同时代的钱币上的文字有不同时代的文体风格和韵味,

3,看锈色辨伪

久埋地下的铜钱表面或多或少都会有锈迹,一般都呈现绿色。随着入土时间,所埋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古钱本身成分不同,锈迹也就不尽相同。

4,看形制辨真伪

古钱币的形制通常是由政府明文规定的,形制包括钱币钱经及钱穿的大小,钱体的轻重厚薄,内外廓的宽狭及钱背的深浅等诸多方面。

5,看制作工艺辨伪

我国钱币的铸造在唐代以前是采用范铸法,唐朝以后则是采用取母钱翻砂法。唐朝的钱范有几种质地,泥陶范,石范及铜范。它们并非是同时被使用,而且一个范能够铸造多少数量的钱币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