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總是在風雨過後

接上文

市場無非擔憂亮點:

一是前期美股的槓桿率水平可能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市場猛烈殺跌迫使一些ETF、對沖基金、動量基金等不得不被動砍掉頭寸,或應付淨值回撤,或應付客戶贖回;

二是由於新冠病毒發展的不確定性,市場開始反應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這一點可以從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創歷史新低及相關期限國債收益率倒掛看出來。

原因一是由於美股自身問題,美股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從此開始長達了十幾年的持續牛市。泡泡總是要吹破的,這是不言而喻的。只是市場的參與人他們並不願意承認這件事,寧願在虛幻中自我陶醉。

但是隨著突發事件降臨,醉了的人總會被一盆冷水潑醒。

這個突發事件就是原因二。新冠已經是全球公共衛生事件了,傳染性之強,波及範圍之廣,這是進百年幾乎沒有的傳染性疾病。

在此背景下,穩定市場情緒,無疑是全球各國的首要目標。

美聯儲宣佈降息50個基點至1.00%-1.25%,這是美聯儲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幅度降息,以此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經濟影響。同時將超額準備金率(IOER)下調50個基點至1.1%。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週二宣佈將現金利率降低了25個基點,至0.5%,創歷史新低。馬來西亞央行也在週二宣佈降息,這是該行今年第二次將隔夜政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5%。

阿聯酋央行也宣佈降息50個基點。隨後,中國香港金管局亦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1.50%。

歐洲央行正在研究應對舉措,歐洲央行正在研擬舉措,為受到全球公共衛生事件衝擊的企業提供流動性。英國下調利率的市場預期也非常高。

日本央行提出將入市買進5000億日元(合46億美元)的政府債券以提供流動性。

其實不難看出,所有國家都希望穩定住自己的金融是市場。

為什麼我們持續看好大金融板塊?全球疫情是否會讓A股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我國目前是全球遭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但是在此番抗擊疫情中,中國,這個曾經的文明古國,曾經的世界之巔。完美的向世人展示了“迅速,團結,責任,覺悟”。

超強的領導性,組織性,和廣大醫護人員,軍警人員,後勤人員的辛勤付出,讓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就控制住瞭如此“陰險兇狠”的病毒。

無疑,此刻疫情正在全球持續蔓延,但中國將作為全球第一個疫情的恢復國,中國的金融市場是否會額外的收到外資的關注?

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國家持續發展金融這是肯定的,無論從何種政策而言,都是穩定推進金融發展。

其次:疫情期間,A股交易量頻頻破萬億,這對於券商而言肯定是非常亮眼的成績。

再者:金融板塊作為市場支柱性板塊,它有具備之處的牛氣,也具備對抗下跌的霸氣。

最後:隨著疫情的蔓延,在外恐慌的資金找到了A股這個避風港後,必定會把它推的更高!

我們一直在推薦大金融板塊,它作為一個“內外兼修”的板塊,是個非常好的投資選擇。

同時也祝願,疫情早日過去。

願天下平安!

陽光總是在風雨過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