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人生:迪士尼传》聚焦华特·迪士尼工作生涯中的三项成就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文化产业学者,叫迈克尔·巴里耶,他花了24年时间,做了大量调查和采访工作,才写出了这本书,书里引用的都是一手资料。这本书四百页出头,但是光注释和索引就有80页,可见作者的严谨。

关于本书

这本书主要聚焦在华特·迪士尼的工作生涯,用作者的话说,“工作是他的生平事迹中最迷人的地方”。华特·迪士尼所做的工作,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给迪士尼公司留下了什么。

核心内容

聚焦华特·迪士尼工作生涯中的三项成就:他是如何创作出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的?他是怎么创造出影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的?他怎样建造出一座全家人都能享受到乐趣的乐园的?


《动画人生:迪士尼传》聚焦华特·迪士尼工作生涯中的三项成就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杨蕾。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书是《动画人生:迪士尼传》。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在奥斯卡金像奖的历史上,作品提名次数最多的导演是谁?是斯皮尔伯格?是拍过《阿凡达》的詹姆斯·卡梅隆?都不对。这个人是华特·迪士尼。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他一共被提名过59次,拿到手的奥斯卡奖有22个。

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想转移一下注意力。我们现在关注迪士尼的时候,会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它的动画电影和迪士尼乐园上。市面上关于迪士尼的书,很多都会聚焦在它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法上。但是,华特是靠动画短片拿到他的第一个奥斯卡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动画短片是迪士尼出发的地方。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动画人生》,就是从动画短片这个原点出发,告诉我们,华特是如何为这个传媒巨头打下地基的?

1923年,二十岁出头的华特在好莱坞创办了华特·迪士尼公司。5年后,就创作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蒸汽船威利》,没过几年,就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年纪轻轻有这样的成就,你可能觉得,他肯定拿了一手好牌,但实际上,他在做动画这件事上没什么优势。

做动画主要看两个方面,创意和制作技术。但是,在华特崭露头角的时期,好莱坞有大把成名的编剧,论剧情创意,华特的水准比不过竞争对手;好莱坞也有大批成熟的电影制片厂和动画工作室,论动画制作的技术和效率,华特处在不利的地位。不管怎么看,他都没有任何优势。那么,他是怎么把一把烂牌打好的呢?

其次,我们都知道,在内容这个行业里,观众永远都是喜新厌旧。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情况,我们还见得少吗?但是,迪士尼偏偏把动画这个头部优势占住了。华特还在世的时候,在1932年拿到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到他1966年去世,迪士尼的作品几乎“垄断”了奥斯卡的这个奖。你可能会说,这会不会因为,迪士尼在做内容上有独家秘诀呢?还真不是。

我以前做记者时,采访过迪士尼旗下影业集团的前主席卡森伯格。这应该是全世界最得迪士尼真传的人了,在他的任职期间,迪士尼做出了《狮子王》等热门电影。他离开迪士尼后,创办了动画工作室梦工厂。卡森伯格说,他的初衷就是要打败迪士尼。梦工厂当然也很棒,但提起动画领域的头部,我们想到的还是迪士尼。那么,迪士尼公司到底是怎么在内容行业里,始终保持头部优势的呢?

在迪士尼最初的基因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巨大的耐心。2007年,有个人把这件事做了。他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叫迈克尔·巴里耶,他是一名美国文化产业学者。他足足做了24年的调研,以华特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写了这本《动画人生》。

华特一生中有很多成就,除了有声动画,他还做出了影史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亲手打造了第一座迪士尼乐园,这些都是他留给迪士尼和世界的宝贵遗产。今天,我会从书里的两个核心问题出发,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华特是怎么在动画行业立足的?第二,他是怎么建造出一座全家人都能享受到乐趣的乐园的?

第一部分

在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看,华特是怎么在动画行业立足的?

你可能以为,华特既然能拿这么多奥斯卡提名,他肯定在动画这方面很有天分。其实,至少从他进入动画行业之前的经历看,他是真没什么优势。他以前是干什么的呢?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华特这个人。

1902年,华特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大家庭里,兄弟姐妹五个,其中一个哥哥罗伊,之后跟他一起创立了迪士尼公司。华特8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堪萨斯城,以送报维生。他从9岁开始送报纸,工作量很大,把学业都耽误了。

长大后,华特拒绝再干体力活,只想做脑力劳动。什么脑力劳动呢?做动画。他从小就爱画画,但天赋不高,也没受过系统训练,只在一个艺术夜校里学过一阵。绘画水平只够他谋生,可他却不安于给人打工,偏偏要创业做动画工作室,花在制作上的钱比赚来的多,几次创业都无疾而终。1923年,他在好莱坞有了自己的动画工作室,结果,没几年,工作室的大多数人就背叛了他,转投别的公司。

遭遇了这么多困难,华特是怎么在动画行业立足的?这其实源于他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动画出彩?换句话说就是,动画竞争的本质是什么?是优秀的创意吗?是精美的画面吗?这些答案都对。但要说到底,这些答案就不太准确了。华特意识到,在动画里加入声音,让画面跟声音完美同步,就能争取到更多观众。也就是说,他在想办法,去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听上去好像没什么大不了,我们现在经常会听人说,抢夺用户注意力是一个大战场,手机上的内容App都在这场大战里。回到华特身上,对他来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就像一个握在手里的行动指针,每次遇到一个关口,他就按照指针的方向,稍稍纠正一下自己的方向。虽然他每次好像都只纠偏了一点点,但这么一步步走下去,到达的终点就会大不相同。

华特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最初,跟竞争对手相比,他做的动画确实没什么优势。如果他把动画当成娱乐品或者创意产物,就得不断在画面、创意的赛道上跟人竞争。华特一开始确实是这么做的,他打造了一个以老鼠为原型的卡通形象,就是“米奇”。但是,这根本不够,没能引起观众注意。他给米奇制作了两部动画,反响都很一般。

后来,在制作第三部米奇动画的中途,华特看了一部电影《爵士歌王》,这是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宣告了有声电影时代的开始。华特被这种电影形式深深震撼了。他意识到,要想吸引观众注意力,不一定非得靠画面,还可以靠声音。那时候是1927年,大部分电影还是默片,虽然放映时有音乐伴奏,但画面跟音乐、音效没有很好地同步。看完这部电影,华特有了一个重要的洞见:声音不是电影的附属品,而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内容,跟图像一样重要,都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在听觉这个战场,还没有出现厉害的敌人,只要迪士尼能做得专业点,就是最好的。

这个洞见把迪士尼和竞争对手彻底区分开。它的竞争对手,只把声音当成动画的附属品,随便配一配就完事了。他们做有声动画的方法,通常是给管弦乐队录音,然后放映电影时候播放录音。有一部科教动画,主题跟人的声音有关,放映时,管弦乐队现场会用嗓音发出“啊啊啊”的声音。没有人找到完美整合声音和画面的方法。

那华特是怎么在声音上下功夫的呢?他专门在公司申请了一笔财务开支,全身心投入,研发声音和画面的同步。他做了很多尝试,书里介绍了一次好玩的录音实验:他跟同事根据动画短片的画面,提前编好了乐谱,然后把同事的家属都请过来,把影片投影到一条床单上。观众们聚在一个房间里看动画,华特和几个同事躲在另一个房间配音。发令枪一响,声音和影片一起开始演出,根据提前写好的乐谱,华特他们几个人有的用口琴演奏曲子,有的敲打平底锅、吹口哨配音效。这次录音实验听起来热闹,实际还很粗糙,但华特发现,观众的反应像受了电击一样,会本能地作出响应。这让他更加坚信,有声动画的成功,来自声音与图像完美结合。看到这一段,让我回想到,2009年,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3D电影《阿凡达》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被大荧幕上冲自己飞过来的立体特效震惊了,就是那种感觉。

经过各种尝试之后,1928年,迪士尼公司制作了米老鼠动画片《蒸汽船威利》,它是第一部、而且是当时唯一一部图像声音同步化的喜剧动画片。上映以后,评论家和观众的反应都非常热烈。声音同步化成了迪士尼公司的独门武器,因为竞争对手不了解华特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做的有声动画总是有点嘈杂、混乱。

靠着声音同步化,迪士尼成功占据观众的注意力。但是,人的注意力,不光有感官冲击的维度,还有时间的维度,就是说,得尽可能长地占据人们的注意力,这意味着,要把观众长时间留在动画里。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动画变长。现在,我们都很习惯看一个多小时的动画电影,但在当时,还没有动画电影这个概念,动画都是短片,通常只有7到14分钟,它们是负责给电影长片暖场的,跟票房也不挂钩。

华特下决心,要把动画做长,当成电影来做。迪士尼做的第一部动画电影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下简称《白雪公主》),时长超过了80分钟。你可能觉得,从短片到长片,听上去也不是很难啊?这可不只是把作品时间变长而已,做动画长片在各方面的难度,都比短片高很多。比如,动画短片一般都是把笑话直接堆在一起,而长片需要故事精彩,情节复杂,每个角色和场景前后都得保持一致。假如情节单调,或者同一个角色变得不像了,观众就会出戏,然后注意到这部电影原来这么长,就看不下去了。另一个难度是,长片的投资金额很大,风险很高,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而且,当时根本没人看好动画长片的前景,谁也想不到,会有人愿意在电影院坐一个半小时看动画片。

那华特是怎么把动画当电影来做的?先看资金方面。迪士尼制作《白雪公主》一共花了将近150万美元,要知道,那时候的好莱坞,50万美元投资的电影就算得上大片了。那他用这么多钱做了哪些事情呢?他新招了几百个动画师,对所有员工都进行了系统地美术培训;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他斥巨资购置了新的摄像机;为了讲好故事,他建了6个编剧小组;更重要的是,他坚持按照真人电影的原则,给角色塑造出独特的个性。书里有一个例子。制作《白雪公主》的时候,华特看到了一个场景的画图:白雪公主在锅里煮汤,最胖的那个小矮人名叫“开心果”,他走近锅边,想尝下汤是什么味道,而另一个小矮人“爱生气”制止了他,警告说小心有毒,“开心果”就没继续往前走。华特看完以后说,这个场景有问题,从“开心果”停下的动作来看,他不像是想要尝一口汤,而是希望“爱生气”来制止自己。华特认为,“开心果”这时候应该一门心思走向锅边,就好像他不知道“爱生气”来了,因为“开心果”是小矮人里最胖的那个,是个吃货。华特通过细节给“开心果”塑造出贪吃的特点,让它变成一个生动的角色。

在制作过程中,这样的细节修改数不胜数。华特对角色个性精益求精,给动画师们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动画师不仅没抱怨,反而被华特这种精神感染。有个动画师说,华特曾经自己画过一个“开心果”的走路动作,画得很好,看上去也很像“开心果”的模样。这个动画师就按照华特画的动作,做好了一系列动画效果。后来,他发现,虽然华特画得很像“开心果”,但那个动作并不是“开心果”走路的方式,不符合这个小矮人的个性特征。于是,做好的一切都只能全部扔掉重做。

在华特和动画师的努力下,《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可不是模仿人类的样子,做一些可笑事情的小矮人,而是滑稽、可爱,有自己个性的小矮人。这部电影也证明了,动画片的艺术表现力,可以比肩真人电影。之前,真人电影里的演员靠演技赢得观众,《白雪公主》证明了,手绘出来的动画角色,能够跟真人演员平等竞争。看了这部电影的成年人发现,自己以前看无声动画时会打哈欠,现在却跟着白雪公主床边的小矮人们一起流泪。《白雪公主》第一年的票房总收入850万美元,超过了成本的5倍,那时候,一张成人电影票均价才0.27美元,很多人都会去影院反反复复地看。

回顾这段经历,你会发现,这里面没有旗鼓相当的竞争,华特在一开始就发动了一次降维打击。他把动画真正当成电影去制作,把电影级的标准放在动画上。而这一切的原点,就是他最初的那个行动指针:占据人们的注意力。这个小小的行动指针,埋藏在迪士尼最早的基因里,早期看不出什么,但是,一路走下去,经过一次次决策、一次次选择,就会发现,它抵达的终点,远远超出想象。

第二部分

华特用有声动画和动画电影给迪士尼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雪公主》之后,迪士尼陆续推出了《木偶奇遇记》《幻想曲》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动画电影。不过,1953年以后的华特,注意力就不在动画电影上面了,他全身心投入到一个新计划里:建一座全家人都能享受到乐趣的乐园,也就是迪士尼乐园。这个乐园后来拓展了迪士尼帝国的版图。

为什么华特要做乐园呢?这跟他的一次体验有关。华特曾经陪两个女儿去过一个游乐园,那里不仅一片狼藉、陈旧不堪,旋转木马的管理员还很不友善,来游玩的人,体验都很差。不过,它却启发了华特自己建一座乐园。在他的设想中,这个乐园要跟外部世界隔开,“就像是在制造一种氛围,你看不到外面的城市”。也就是说,他想让游客把注意力完全沉浸在迪士尼乐园里。

他是怎么做到的?在这部分,我还参考了《如何打造你的爆款创意》《迪士尼大学》这两本书里的内容。为了让游客完全沉浸在乐园里,华特主要做了三件事:把乐园里的建筑物当作电影布景,把景观当作电影道具,把员工当作演职人员。

先来看第一件事,怎么把乐园里的建筑物当作电影布景。在设计迪士尼乐园时,华特让画家从游客的角度出发,画了几千张图,这样,他就能看到游客进来后会看到什么,再想办法管理他们的注意力。比如,一家人刚在停车场停好车,准备走向迪士尼乐园的入口。他们这时看到的东西,就是他们对迪士尼乐园的第一印象。华特就请画家专门画出这个场景,围绕游客的视角设计乐园。

迪士尼乐园只有一个入口,人多的时候,就会熙熙攘攘。不知道你去玩的时候,有没有抱怨过入口的人实在太多了。这可不是华特的设计失误,实际上,这是他故意安排的。规划师当初设计公园时,提议说要设计三个独立的入口,提高游客进来的效率。但华特想要的正好相反,他希望整个乐园只有一个入口,他想把入口处变成一个阻塞点。这样,人们就会在入口相互碰到。华特希望,人们走进迪士尼乐园,就像电影明星走上好莱坞电影首映式的红毯上一样。

人们从入口走进迪士尼乐园时,会经过一条长廊,两边都是建筑。设计这些建筑时,华特要求建筑师,借用电影布景师常用的一种技术,来施工建造,这个技术叫“强迫透视”,是想让游客感觉到,自己在这儿看到的建筑,要比正常的建筑大一点,就像电影明星在片场拍电影时感觉到的一样。

接着是第二件事,怎么把乐园的游乐设施当作电影道具。

在迪士尼乐园,每个游乐设施都像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以乘船为例,在普通游乐场,乘船项目就只是坐船而已,但是在迪士尼乐园,乘船项目的名字是“丛林巡航”,这个设计借鉴了奥斯卡获奖电影《非洲女王》。“丛林巡航”模拟一艘船在河流上行驶,乘船的游客是探险家,迪士尼的工作人员是探险向导。

其实,一开始,迪士尼乐园的很多游乐设施,都猜错了游客的想法。比如,设计团队以为,每个来玩“白雪公主的历险”这个设施的人,都知道自己坐在白雪公主的位置上,自己就是白雪公主。然而,游客却全程都在纳闷,白雪公主到底在哪儿,怎么结束了都没看到。华特指出,出现这种错误是因为设计团队没有近距离观察游客,没看到他们的实际反应。于是,为了得到最佳的设计效果,设计团队在华特的要求下,跟游客一起排队,一起就餐,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重新设计游乐设施。

最后,来了解下华特怎么把员工当作演员。刚开始,迪士尼乐园也像其他游乐场一样,从外面请了保安,但这些保安以为自己的任务是保护迪士尼乐园的财产,他们就把每个游客都当成暴徒。这不符合华特对迪士尼乐园的定位,他可是想把这里变成全世界最快乐的地方,他对员工的要求是能够给游客“制造快乐”,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暴徒。于是,这些保安被辞退,换上了经过顾客至上的员工。

迪士尼乐园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叫“演员”。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迪士尼乐园”这场表演的一分子,游客是明星,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是演职人员。迪士尼的“演员”策略,刚开始实施时也引发了误解。1955年7月,就在第一家迪士尼刚开业的第二天,一个扮演汤姆·索亚的小演员,因为想要扮演好这个粗暴的角色,就主动跟来迪士尼参观的其他男孩发起冲突。华特很生气,把表演部的副经理叫过来,副经理赶紧解释说,这个小男孩殴打顾客,我已经把他解雇了。但华特真正生气的不是小男孩的举动,他生气的是副经理没有给小男孩足够的培训。

那迪士尼是怎么培养顾客至上的“演员”的呢?简单来说,迪士尼公司相信“教别人的功效是自学的双倍”,他们会指派每个部门的培训员去指导新员工,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这样,培训新员工的同时,也能加深老员工对公司价值观和传统的理解。这种培训方式也想让新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对公司整体产生重大影响。

华特在做迪士尼乐园时,也像做电影那样关注细节。书里有一个小故事,可以体现出他的细致。他要求,迪士尼乐园里买的冰激凌雪糕要用扁木棒,而不是圆木棒,你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扁木棒不会把游客绊倒。

现在,不管我们去的是哪个迪士尼乐园,体验到的细节最初都来自华特的设计。比如,迪士尼乐园的人行道没有90度的拐角,这是为了让人们在乐园里闲散地散步,而不是笔直往前冲。在乐园的主街上,商店的橱窗都很低,小孩不用踮起脚尖就能看到里面有什么。这些设计都来自华特,他在建造乐园时,经常会蹲下来,以小孩的角度去看待整个乐园。

可想而知,第一座迪士尼乐园也像《白雪公主》一样严重超支了。破土动工时,乐园的预算是450万美元,而就在开业前夕,这个工程已经花掉了1700万美元。华特没有意识到这个项目会严重超支,就是因为他像做电影一样做迪士尼乐园,他一直把这个工程当成大型的电影场景搭建,只要有可能,他就会把一处景点跟一部电影关联起来。迪士尼动画电影里的形象在乐园里随处可见,员工穿着卡通戏服表演、走动,游乐设施也都要为故事和场景服务。所有这一切就是要给游客打造一个梦境,人们一走进来,就会把注意力完全沉浸在迪士尼乐园里,从旁观者变成电影中的一员。

虽然预算超出了预期,但华特的精心设计,也让游客数量超出了预期。1955年7月17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第一家迪士尼乐园开业。开业的前7个礼拜,就吸引来了100万游客,超出预期的50%。华特像做电影一样造了第一座迪士尼乐园,但是他希望这部“电影”永远不会完工,就像他在这本书里说的,“我需要有生命力的东西、那些能自己生长的东西,以及我可以用新思想不断浇灌的事物。这个公园就是这样。不仅我能为它添砖加瓦,连这儿的树木也会不停生长。”

1966年,65岁的华特去世了。这座迪士尼乐园的确如他所愿,能自己生长。现在,全球一共有6座迪士尼乐园,虽然洛杉矶迪士尼乐园的面积不是最大的,游乐设施却是所有乐园里最多的,而且游玩线路设计得很好,游客一点都不会觉得挤。第一座迪士尼乐园的面积也一开始的28公顷扩建到52公顷。它是历史最悠久的迪士尼乐园,也是游客最喜欢的迪士尼乐园之一。

总结

到这里,《动画人生》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了。

读完这本书,我还想分享一点个人感受,就是要善待新创意,哪怕它匪夷所思,善待新方案,哪怕它异乎寻常。华特每次有新的想法,获得的评价都不太好,他在做有声动画的时候,没有同行看好;做《白雪公主》的时候,他几乎倾家荡产,而同行却把这个项目叫作“迪士尼闹剧”,等着看他的笑话;做迪士尼乐园的时候,他跑了几百家银行贷款,都被拒绝,没有人愿意支持这个项目。当新创意或新方案出现,我们也许可以善待它,而不是急着评价它,因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新事物破土而出的力量,只要你敢做,它很有可能成为新的标杆。

撰稿、讲述:杨蕾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