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科普」賽鴿辨識方向之謎,你知道嗎?


「信鴿科普」賽鴿辨識方向之謎,你知道嗎?


觀眾所周知,豢養的鴿子,能遠從數十百里、甚至上千裡開外的地方返回鴿櫥內,以及那侯鳥、燕子們,每年都在春秋兩季分別從南方飛回北方,又從北方飛到南方;

還有一些海龜從棲息的海灣游出幾千公里後,又能回到原來的棲息處。牠們是如何辨別方向的呢?然而答案是眾說紛紜…,尤其是在這浩瀚無垠的天際裡。

難道牠們也像人類一樣使用GPS導航系統或指南針辨別方位嗎?其實不然,茲據拙見,鴿子的辨別習性而論,牠是藉由「地球磁場波能」、「眷戀鴿巢伴侶、雛鳥」等…,作為導航基礎。


「信鴿科普」賽鴿辨識方向之謎,你知道嗎?



幾經一些專家學者長期觀察研究發現,這些生物從原居處遠行後,能再回到原居處,的確是與地球磁場有密切關係的。


首先學者們,將鴿子分別兩組進行實驗研究,各綁上強磁性的永磁鐵塊和弱磁性銅塊,在遠離鴿巢放飛後,綁有銅塊的鴿子全部都飛回鴿巢,但大部份綁有永磁鐵塊的鴿子卻迷失方向而未返回鴿巢裡。這項實驗說明,永磁鐵塊的磁場干擾,使鴿子不能識別「地球磁場波能」。

另又將一組鴿子放置在鴿巢,和與鴿巢的地球磁場相同的地磁共軛點(距鴿巢數千公里)之間的中點處,放飛後這些鴿子大約有一半飛回原來的鴿巢裡。其餘的鴿子飛到鴿巢的地球共軛點處了。這指示鴿子是依靠地球磁場來識別鴿巢方位的。


「信鴿科普」賽鴿辨識方向之謎,你知道嗎?


還有一些觀察顯示,鴿子在無線臺等強電磁場附近常會迷失方向。這表明強力的電磁波能會干擾鴿子識別地球磁場。是什麼使鴿子能識別地球磁場的?學者們再進一步觀察研究發現,鴿子頭部含有少量的強磁性物質四氧化鐵Fe304。

我國古代的司南指南器就是利用天然磁鐵礦石製造而成,其主要成分也是Fe304。但是鴿子是否利用其頭部的Fe304導航(識別地球磁場方向)?又是如何利用Fe304導航的?這些迄今尚是個迷團。

其次關於海龜迴游的觀察研究。對於出生在美國東南海岸的一種海龜遊動進行觀察研究,幼海龜在大西洋中沿著順時針路線出遊,經過若干年後,又能回到出生地產卵。這些海龜是依靠什麼導航呢?專家學者認為這跟地球磁場有關,進而作了實驗研究。在裝有海水並加上人造磁場的大容器中,觀測到磁場的確影響海龜的航行。當人造磁場反向時,海龜的遊動也反向。這表明磁場改變了海龜的航行。但是磁場影響海龜航行的程度和機制等都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另有一經驗說,鴿子返巢是「眷戀伴侶、雛鳥」等…,作為記憶力導航。則鴿子記憶力最強者,可以說是軍用鴿亦即競賽鴿了。一般記憶力分對配偶的記憶力,對鴿舍之記憶力,對其主人的記憶力,對孵育中幼鴿的記憶力等。

「信鴿科普」賽鴿辨識方向之謎,你知道嗎?


(一)對配偶的記憶力。在不同品種、不同個體和環境而論,一般經過四、五日隔離之後,與他種異性置於配對籠中,在適當的處理之下,不出一兩日內便能配對成偶。但在競賽鴿中,往往有些個體,遇上述的情形下,竟然懷念舊侶,一兩月至一年,亦有不止這個時間,對任何新配偶全不感興趣。競賽鴿由於其對原有配偶記憶力太深,所以對於處理上應加以留意,一對競賽鴿倘若雌雄兩羽都需改配別偶的話,最少要經過三、四個月的隔離,待孵育過一兩孵仔鴿後,將其放回原舍,同時要注意牠們留戀舊巢的記憶。

(二)對鴿舍的記憶力。一對鴿子,在一個鴿舍居住相當時間,就會對鴿舍中巢皿、鴿舍方向、鴿舍周圍環境等發生記憶力。此種記憶力以競賽鴿為甚,有一案例,足以證明對鴿舍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有某位鴿友,將其愛鴿暫寄朋友處,代養二年之久,但其鴿舍仍然保留著。而後將鴿取回,置於舊時鴿舍中,奇怪的很,每隻鴿子都記得自己巢箱。除此之外,有些競賽鴿在轉讓豢養後兩三年一直囚困在鴿舍裡,且生了不少後代,一但恢復自由,仍然會飛歸舊主的鴿舍,這是常有之事。至於新主與舊主間之距離,有數百公里之遙,或需跨海越嶺,甚至有時故主的鴿舍早已拆卸或改建,而該鴿仍認得主人。

(三)對主人記憶力。鴿子對主人面孔、身型、給食的呼叫、給食的時間等…,富有記憶力。則鴿類中之飛行鴿、玩賞鴿都對主人記憶力較強、肉鴿次之。

(四)對其孵育中的幼鴿記憶力。有句鴿子俗諺:「公仔歉兒,母仔歉蛋。」由此可見雄鴿留戀雛鴿;而雌鴿留戀孵蛋,所以鴿子對親情的眷戀是永恆不移的。

綜上淺述鴿子導航「迷說」,不論是「地球磁場波能」,仰或是「眷戀鴿巢中伴侶、雛鳥」,亦或是「主人、鴿舍記憶力」。這都只是筆者拙論,不知各位看倌的,您是否認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