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想我一生的運命,親像風吹打斷線,隨風浮沉沒依偎,這山飄浪過彼山。一旦落土低頭看,只存枝骨身已爛。啊......只存枝骨身已爛。”吳念真詞,陳揚曲,《桂花巷》(1987)

命運是什麼?人生下來,是不是早已註定了許多事呢?

坦白說,不太諳臺語,對於苦情女人的悲劇故事則是能逃則避。但毫無預警地,依循著藝術眼光理性去看這部《桂花巷》,片尾潘越雲娓娓道來唱出這首經典臺語歌,而畫面上,是陸小芬飾演的女主角剔紅,老態龍鍾,哀愁淡然地,坐在搖椅上,幽幽回顧著她的一生,歷經滄桑,讓人怎能不黯然神傷呢?

本名張淑芬的陸小芬,1956年出生九份礦工家庭。她最早是以唱歌出道,1977年自今日音樂補習班結業後在歌廳演唱,1979年在中華電視臺舉辦的歌壇新秀比賽中獲總冠軍;因為一雙傲人的雙峰,進入電影圈,1980年任永升電影公司演員,此後一直走著性感撩人的路線!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瘋狂女煞星》(1981)臺灣版海報

恰巧,臺灣進入20世紀80年代正流行當道“社會寫實片”,陸小芬的第一部大銀幕作品,就是在王菊金執導的《上海社會檔案》(1981),飾演一位被迫害的少女。片中,她演出了令人震驚的“胸前一刀”,當年可是在保守的臺灣社會,引起大轟動!

從此,她陸續主演了《瘋狂女煞星》(1981)、《女賊》(1982)、《糊塗女司機》(1982)、《黑玫瑰》(1983)等片,與陸儀鳳、陸一嬋、楊惠珊並稱“三陸一楊”,成為紅極一時的票房豔星。

直到《看海的日子》(1983),陸小芬才從社會寫實片轉型至鄉土電影,在這部由王童執導、黃春明小說改編的電影裡,她飾演從小被賣做養女、又再被養父賣入妓院的妓女。片裡,無論她搔首弄姿,扭腰擺臀,賣弄風情的做妓女;或是她決心告別皮肉生涯,返回窮苦家鄉,在醫院驚心動魄的拼命生出小孩,自然地掏乳餵奶,成為一位歸鄉樸實的種田母親。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陸小芬演來十分準確到位,難怪令她一舉獲第20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在室男》 (1984)臺灣版內容宣傳海報,陸小芬和曾紅遍大陸的歌手兼演員楊慶煌主演

接著在張美君導演的《嫁妝一牛車》(1984)中,陸小芬飾演的阿好得到好評。該片藉由幾個人物講出了愛情、家庭、經濟、社會道德這方面的議題,側面以“麵粉教”的方式,觸碰到臺灣在美援下的社會型態,以及簡單而準確地描繪出人們貪小便宜的一面。

1987年,陸小芬出演陳坤厚執導的《桂花巷》 ,成功演繹舊式封建家庭中的女子高剔虹的一生命運,獲第33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1989年出演陳耀圻執導的《晚春情事》,再獲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後,陸小芬除了《販母案考》(1990)及《客途秋恨》(1990)讓人眼前一亮,雖在銀幕上也時有如《十八》(1993)等作品推出,但風頭已經大不如前。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十八》(1993)臺灣版海報

陸小芬真的十分擅長飾演受盡命運作弄的女性角色。這似乎也是命運?她的外貌,讓她幾乎擺脫不了這類型充滿慾望壓抑又賣弄風騷的角色,從《看海的日子》中的妓女、《桂花巷》中的剋夫寡婦,再到《晚春情事》年輕守寡再婚卻紅杏出牆的貴婦,都難逃展露她情慾誘人的火辣身體。

幸好,天資聰慧的她(也是命運?),挑選戲路,揣摩出命運坎坷女人內心底的千迴百轉,無力抗衡,然後成就出一部部令人揪心動容的絕佳表演。

20世紀90年代後期她的事業重心有所轉移,赴美國進修戲劇方面之學科,獲得美國林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學成,返回臺灣,隨惟覺法師修習佛法。近年來,則醉心於芳香療法,轉型為芳香治療師。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大眾電影》用彩頁來介紹陸小芬

陸小芬在臺灣的熒屏上時有露面。在臺灣民視的電視劇《富貴在天》和《大腳阿媽》中,陸小芬再次表現出影后的本色,演技備受好評。這兩部戲是臺灣有線電視裡同期播映的劇集中最受歡迎電視劇,陸小芬也因此一躍而成了民視的當家花旦。2005年,與前臺北市議員陳俊源公證結婚。

作為一個時代的人物,陸小芬總是與性感脫離不了干係,但她勇於洗盡鉛華成為一名真正的女演員,這是大多數漂亮的女明星所無法逃避的一段“過程”,讓我們從下面的文字裡來重新認識下陸小芬的六部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看海的日子》:一個妓女的一生遭遇】

《看海的日子》也許並不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但你不得不承認,陸小芬非常具有銀幕吸引力。片尾,她飾演的妓女白玫,抱著襁褓中的兒子,望著火車窗外的大海,靜靜思索著:“不,我不信!我這樣的母親,這孩子的將來就沒希望。”海濤水浪,潮來潮往。究竟,望著海水的她,是對命運抱持樂觀?抑是一種不得已的堅強控訴?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看海的日子》(1983)臺灣版海報

與同年的《兒子的大玩偶》(1983)一樣,這一部《看海的日子》也是源自於臺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的小說作品,並由原作者黃春明親自改編後搬上銀幕,同時它也是王童導演第一部與閔南語電影演員合作的電影。這是一段極為凝重的人生記述,人性蛻變與時代的悲愴,是影片所不可能完全刻畫得盡的主要命題。

故事與日本70年代中期的影片《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 望郷/望鄉》(1974)有著異曲同工的特點,就是以一個妓女的一生遭遇作為敘事的重心,兩個主人公的特點相似,隨身陷煙花青樓,卻有著堅毅,不向命運屈服的個性。

女主角白玫(陸小芬飾)從小被寄養在別人家中,白玫的養父把她賣到南方澳漁港的私娼寮當妓女。後來養母家境好轉之後,希望白玫從良,但白玫不肯,養母罵她是爛貨,白玫反譏她說:“是的,我是爛貨。14年前被你們出賣的爛貨,想想看:那時候你們家裡六口人的生活是怎麼過的?現在是怎麼過的?現在你們有房子住了,裕成畢業了,結婚了,裕福讀高中,阿惠嫁了。全家吃穿那一項跟不上人家?要不是我這個爛貨,你們還有今天?”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看海的日子》(1983)劇照

一日白玫在火車上遇到昔日的姊妹茵茵(蘇明明飾),已從良的她,嫁給了體貼的少校,並育有一子魯延。一家幸福的模樣,讓白玫突然也想當起母親來。後來白玫跟一位恩客;善良純樸的漁人阿榕(馬如風飾)借種懷一子後隨即離開該地。與漁人阿榕不告而別後的白玫獨自回到親生母親故鄉。

《看海的日子》呈現了女性強韌的生命力,與純潔高貴的母性本質,刻劃委身青樓卻不向命運低頭的妓女白玫,為了給孩子良好的環境,以堅強的意志,重新找回生存的尊嚴,這是臺灣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品。

本片也在臺灣電影最為困難的時候創造了不菲的商業成績,賣座2300多萬臺幣,並掀起了新一輪的鄉土文學改編電影的熱潮,一度將影片的女主角陸小芬推向演藝事業的高峰。本片於1983年獲第20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陸小芬)、最佳女配角獎(英英)。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看海的日子》(1983)內容版海報

王童的《看海的日子》呈現了對待歷史汙點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鄙視,一種是包容,因而在一個人身上呈現兩種人生。這裡有王童後來在臺灣三部曲中所表達的政治雛形,所以王童這個人是很有視野及深韻的。

【《嫁妝一牛車》:貧窮的奇觀】

《嫁妝一牛車》是在1984年於臺灣上映,由黃春明編劇,張美君導演,梅長錕製作。由陸小芬飾演阿好、金塗飾演萬發、陳正雷飾演簡底。20世紀60年代政府提倡健康寫實電影,如:《蚵女》(1963)、《養鴨人家》(1965),藉由電影希望灌輸民眾努力工作,不要有其他的思想。

到了70年國民黨政府陷入危機,便推行製作一系列所謂的愛國電影如:《八百壯士》(1975)、《梅花》(1976),至70年代中間經過鄉土文學論戰與美麗島事件,臺灣民智漸開,直到80年代,臺灣電影的現代化(或者說是「現代主義」化),1983年,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合導的《兒子的大玩偶》大賣後,臺灣新浪潮電影開始成形。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手持第20屆金馬獎的陸小芬成為了當時影后,不規則薄紗裙“飄飄欲仙”,立體的花飾和垂下的薄紗還能遮擋手臂,一臉笑容的陸小芬想必也用這套禮服贏得了觀眾的喝彩

中影公司明驥總經理在谷底的困境中接受小野與吳念真的建議,大膽啟用新人拍攝鄉土文學作品,《嫁妝一牛車》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出產。新銳導演陳國富曾經形容《嫁妝一牛車》是“貧窮的奇觀”。

故事描述一群低下階層的貧民,過著粗鄙簡陋、道德破產的生活。王禎和獨有的文字魅力,搬上了舞臺後產生驚人的效果,劇中的人物已經不再寫實,而是另一個世界的奇景了。

小說中,我們看到焦點的描寫多事在萬發的身上,運用諸多的文字在描寫萬發的處境與窘態以及他的內心世界,可以說刻劃入微。但到了電影文本,透過鏡頭的詮釋,我們可以發現焦點都是在阿好身上。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嫁妝一牛車》(1984)臺灣版海報

這是為了電影市場所做的改變,因為這部電影的賣點是在演員陸小芬與陳正雷的身上,當時兩人是臺灣電影界的當紅偶像,特別是陸小芬,可謂當時的豔星,拍戲風格大膽又精練的能抓住導演要的味道。

所以在這個年代,許多的電影都可以看到她的演出,如:《看海的日子》、《沒卵頭家》(1989)等影片。所以說為了市場的考慮,鏡頭的焦點多放在陸小芬的身上,整部戲幾乎二分之一的鏡頭都有陸小芬的戲份,這是其中最特別的地方。

電影往往要兼顧電影的尺度與政策及市場的考慮,所以往往需要改寫原著小說。電影文本中,阿好在到醫生那應徵時有說有四個小孩,可是在家裡的只有阿狗一人,而文本中是生了五個小孩,三個女生因為賭債而賣掉,大兒子在城裡工作,家裡只剩下老麼,所以為了作區別,小說中的麼兒因為排行第五,所以叫作阿五,電影因為只看到一個小孩,所以叫做阿狗(其實也帶有戲謔之意)。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嫁妝一牛車》(1984)臺灣版內容海報

這樣的改寫主要是簡化劇情的複雜性,電影只有數十分鐘的時間限制,簡化敘述人物,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敘述,另一個好處就是就由阿五可以貫穿全場,增加輕鬆娛樂的電影休閒效果。此外因為電影中也多出了老人用月琴唱曲道出阿好討客兄的故事,也為整齣戲多了另一種敘事的角度,也多了另一種諷刺的層面。

【《桂花巷》:臺灣歷史的演變】

《桂花巷》改編自蕭麗紅的小說,這是一部典型的傳奇小說,以極長篇幅敘述一個了女主人公高剔紅的一生。同名由陳坤厚導演,吳念真編劇。電影海報上的文案寫著:“一個斷掌的女人,和她生命中的四個男人。”剔紅的命運似乎出生就註定了,一如她的斷掌紋。12歲父母雙亡,16歲時相依為命的弟弟也葬身魚腹。

那年,她決心改變自己的命運,發誓遺忘曾捱過的貧窮、無依,以及秦江海(任達華飾)——那個第一次闖入她心底的年輕漁夫。她憑著一雙出了名的繡花巧手以及一對硬綁出來的三寸金蓮入嫁富豪之家。但是命運並未改變。她23歲守寡,那年兒子才5歲。30歲那年,她終於擊敗所有蠻橫的親長,成為一家之主,在自己的王國裡坐擁一切。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桂花巷》(1987)臺灣版DVD封套

但是她沒有擊敗自己心中蟄伏的愛慾和對命運的怨嗟,那年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對方竟是貼身男僕,只因為他有一張和秦江海近似的臉孔,這是她第二次面臨命運的挑戰,不同的是,這一次她沒有逃避,她強硬的面對,然後,她贏了。這個女人活了75歲,直到她死,她才知道這一生的孤單的命運似乎出生就註定了,一如她的斷掌紋。

電影《桂花巷》表達幾個重要的議題,像是傳統時期婦女的地位,在那年代講究女子的守貞,剔紅為了她的丈夫終其一生沒有再婚,期間的外遇雖然不為人知,雖有風聲卻被她巧妙掩飾。剔紅代表傳統婦女堅韌的個性,不畏苦要守候著一片家園。

另一個便是臺灣歷史的演變,故事橫跨三個年代,清朝、日本統治、中華民國時期,從電影中也表達那年代的人民生活,像是清朝簽署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日本殖民政府要剔紅家改姓日本姓等等,書中都有詳細介紹,剔紅家長工所唱的“一隻鳥仔揪揪”,更是顯現出被殖民之下臺灣人民的無奈。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桂花巷》(1987)劇照

《桂花巷》中剔紅沒有逃避,最終她選擇了強硬的面對。夢想和穩定安逸,這是《桂花巷》的主題,陸小芬將一箇舊式封建家庭裡的女子剔虹的一生成功在銀幕上演繹出來。剔虹出身貧賤,前段坎坷的人世遭遇都歸於宿命的冥冥安排;後嫁入豪門,這種宿命性格再把她推向寡婦的命運。陸小芬以出色的演技將剔虹內心的疾苦,思想的微妙演變成功地展現。

《桂花巷》的國語發音雖然聽起來十分奇怪,但陸小芬主演的剔紅,不只打中了觀眾的心,也在第33屆亞太影展上,這一出色表演為她贏得最佳女主角獎殊榮。

【《晚春情事》:新舊時代女性的掙扎】

繼《桂花巷》後,第二年,陸小芬又接拍了陳耀圻編導的《晚春情事》一片,動盪的時代,一個備受爭議的女人……春燕(陸小芬飾)是個新寡的農家女,在以母親(文英飾)為代表的理教規範下,情緒上常常被幼時的一段往事所壓抑。當她被母親安排再嫁到縣城官宦之後的張府,成為張少爺(張復建飾)的續絃,春燕的樸拙在新的婚姻關係下,愈發地格格不入。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晚春情事》(1989)臺灣版海報

她憧憬這第二次婚姻能在物質富裕的環境中,與知書達禮的年輕丈夫廝守一生。她曲意承歡,期待著夫婿的愛意。但張少爺瞧不起春燕的出身,娶她的目的在於撫育幼子,及滿足生理需求。他整日沉緬在過去特權階級的繁華夢中,在“洪憲帝制”時,費盡心機攀附權貴,欲謀得一官半職。

春燕暗自埋怨自己的命運。對門賣繡花線的年輕男子秉中(馬景濤飾)很尊重她,使她感到親切。他們終於相愛了,決定遠走高飛。在私奔時,被丈夫攔截。張少爺毒打春燕後把她囚禁起來,並用錢財疏通秉中,讓他迅速離開城鎮。因而神不知鬼不覺地平息了這樁威脅張家“名聲"的事端。

春燕在暗室裡度過了三個月“療傷”的日子,終於從創痛中醒悟過來,接受了母親、丈夫、家人、環境所付與她的現實生活。帝制失敗後,張少爺也不再趾高氣揚。春燕的幾分風韻,取代了往日的土氣。她認同了豪門的禮教規範,與妯娌之間亦言笑甚歡。惟在不經心的時候,才會看到春燕眼神中壓抑的悲痛和怨憤。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晚春情事》(1989)劇照,陸小芬與馬景濤

新舊時代更替下女性內心革命的失敗。活下去的代價是認命與埋葬真實。帝制夢破滅的沒落少爺,仍握夫權;真愛夢破滅的續絃妻,只能對舊式規矩屈從入戲。探尋出口的彷徨,以詩句剖白成字幕,猶如出神,如“對一盞茶,想碧海青天”“莫道不相識,堂前燕子,歸去來”。氛圍緊依人物心理,馬景濤那時真像根蔥!

在《晚春情事》裡陸小芬再做寡婦,飾演一位新寡不久的農家女春燕。在被夫家送回孃家後不久,又再嫁進縣城官宦之家張府,成為張少爺的繼室。春燕在孃家時,努力耕作卻被人認為是白吃米飯,落得個費力不討好。

在張家她想做一個好媳婦,但在張少爺的眼中她不外乎是洩慾工具,與家世顯赫的前妻根本無法相比。在命運飽受忽視的情況下,她終於大膽地接受同鄉年青男子的愛情。演這類戲幾乎成了陸小芬的招牌,因此有上乘表現已不足為奇。第34屆亞太影展上,最佳女演員的大獎再次落入她的手中。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客途秋恨》(1990)日本版海報

【《客途秋恨》:命運就是一粒塵埃】

《客途秋恨》是香港女導演許鞍華的半自傳故事,主題放在她跟母親之間複雜微妙的母女關係上。陸小芬飾演日本女子葵子,在大戰後感念中國而獨自隨夫留在中國生活,因為對中國語言和風俗習慣的陌生而被婆家冷落,心中沒有安全感,直到隨夫遷離婆家,才逐漸投入香港婦女的生活圈,變成一個喜歡打牌玩樂的平凡女人。

長女曉恩(張曼玉飾)對母親一向感情隔閡,可是在陪同母親赴日本省親時才切身體會人在異鄉的孤單惶恐心理,母女之間得以心靈溝通。

影片結尾,母親去祭拜自己父母的墳頭,像是了卻多年以來的心願,轉身的背影是那麼決絕而又悽然。曉恩在想,她決定離家時才15歲,而母親此時已近50,她可以用很長的時間來慢慢治癒,而母親又將怎堪承受這離家之痛。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電影《客途秋恨》(1990)劇照

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是許鞍華最感人最令人難忘的電影之一。這部半自傳影片描述一個女兒慢慢體會到身為日本人的母親在香港生活的種種艱辛。

20世紀90年代初的香港,移民及遷居的壓力甚大,而影片中不同文化間的疏離感、分裂的忠誠、隔代人之間的諒解,都令當時的香港人產生了共鳴。即使現在香港迴歸超過十幾年了,在迴流的香港移民心裡,以及海外學子心中,該影片依舊是永恆的經典。許鞍華在《客途秋恨》中如何挑戰傳統概念中單個、只含有家庭成員、溫馨浪漫的家的概念,而為現代化香港建立起第二個家。同時影片作為一部跨文化文學作品,以情感與行為為依據,探尋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磨合。 

吳念真的劇本寫得細膩動人,陸小芬與張曼玉都演得出色,許鞍華投入了很大的感情來拍攝,某些片段如泣如訴,讓人動容。縱觀整部電影父親出現的鏡頭很少,這幾乎是一部女人的電影,故而感情相當細膩,耐人尋味。多少離人在這客途中流下恨別淚,放逐與流亡,秋涼人瘦,奈何思鄉情切。

陸小芬 從票房豔星到實力影后 五部代表作品 你看過幾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