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程扬,号十三行印人,别署耘石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常委。199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法篆刻4000米长卷展。16岁学习篆刻,从汉印、秦印、古玺印、署押印、鸟虫印、封泥印、瓦当、肖形印等入手。2014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程扬篆刻作品选》,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程扬篆刻一一抗震救灾印谱》。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程扬从小痴迷书法篆刻, 15岁就开始帮助村民刻木印章和牛角印章,用以记工分和分粮食之用。1983年以后,得岭南金石名家黄文宽、秦咢生、黄强等老师指导,治印注重临摹古人,主要取法汉印、秦简、古玺,并对“浙派八大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和新浙派赵之谦的篆法章法,苦学不辍,特别对黄牧甫印谱研究学习尤深。书法则得《书谱》《圣教序》《石门颂》《曹全碑》《爨宝子》和金农、赵之谦、邓石如的影响为多。几十年来,程扬治印两万多方,洋洋大观。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程扬治印,突出三法:

一是经营法。印章虽小,方寸之间,但它是精神之作,进步之作,灵魂之作。要取法自然,随时随缘,以期达到天人合一,印德合一。治印之前,认真思考,运筹帷幄,合理布局,努力使方寸间的印章达到最佳效果。治印先从印文书法思考,再而定夺刻白文还是朱文。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二是刀法。治印要有神有意,善刀法,裁顿合度,努力追求刀法而不失笔意。下刀之前精心经营,构思设计,使内容与形式尽量达到完美统一。确定朱文、白文和印文书体后,果断下手,力随心转,刀随心行,干脆利落,一气呵成,少有修修补补,不娇柔造作,追求畅快和自然美。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三是章法。在追求变化的同时,力求内容和线条相统一、相结合。方寸印作“拙中见雅,凝中见逸,章法纯整,结字洗练,静穆稳俊而出机杼,或清秀而见骨力,格高而韵古”,足见其以书入印、以石抒情、以痕见舞、刚直磊落的品格。无论是圆转的朱文、秀劲的汉金文,还是饱满的汉白文,都能在线条上表现出刚健爽劲的行刀之迹,刚劲之刀痕,体现出强健有力、神完气足的艺术风格。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程扬的篆刻个性鲜明,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以雄强直率、生辣猛劲、酣畅淋漓的面貌示人,而形成这种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独特的用刀方法和书法意趣。仔细品赏程扬印谱,其刻印刀法主要以双刀为主,有时用单刀,平推与竖推相结合,运刀手势有时由右向左平推,有时由内向外冲推,有时顺逆结合;行刀方式有时单冲,有时复冲,有时单冲加复冲,切刀、冲刀并用。行刀过程注重角度变化与转换,有时垂直切入,时而变为60度行刀,时而变为45度或30度行刀,印面线条丰姿朴茂,妙化无穷。程扬印作注重融古出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相当考究,力求既古意盎然,又具现代感,不经意间往往有出乎意料、耳目一新的呈现。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程扬认为,学习篆刻艺术主要是学篆、知篆,学书、得行,刻字、懂石,治印、悟道,摹古、求新。印人不仅要有印道,而且还要有印德。“道”就是指印人的为艺之道,“德”就是指印人的思想品德,行为品行。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程扬曾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大奖赛并获奖,先后在广州、海口、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举办书法篆刻展览。出版有《程扬书法·道德名联》《程扬篆刻·和谐社会印谱》《程扬书法篆刻集》《程扬篆刻·抗震救灾印谱》《程扬篆刻作品选》等书法篆刻作品集10余部。(文/王贵忱)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程扬篆刻作品欣赏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微展厅丨方寸之间见匠心——程扬篆刻艺术浅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