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須有強大的製造業基礎

如今,工業4.0、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的概念鋪天蓋地,但從本質上來看,製造企業的目標就是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賦能傳統制造業,把傳統制造從以規模、成本、效益為第一要務,變成以定製化的體驗、創新性的交付為競爭核心。

近年來,中國的互聯網平臺和服務型經濟蓬勃發展方興未艾,為構建一個統一的國內市場,反向盤活冗餘產能和市場下沉,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和寶貴的通道。

而且互聯網平臺提供的場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也對包括製造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生產流程和產品服務供給的優化升級提質增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但,我們也要清楚,要更好地發揮互聯網平臺和服務型經濟的倍增效應離不開強大的製造業基礎。

一方面,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的消費離不開來自制造業創造的就業,靠互聯網平臺本身提供的就業機會和利潤創造尚不足以構成一個自我支撐的內循環。

另一方面,來自互聯網的數據能力、流程優化能力和營銷平臺能力,最終還是要靠製造業能力加以轉化。

“工業4.0”時代將改變整個生產技術的使用,整個系統將更加智能,聯網更加緊密,不同組件之間可以相互溝通,工作更快、做出反應也更加迅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