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度下的西歐有多強大?從中世紀"十字軍"東征過程可見端倪

前言

公元11世紀開始西歐各國已經開始大力推行封君封臣制度,這種制度在每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和發展狀態也在呈現出不同的特徵。有的國家封建主勢力非常強大,因此封建主這一級的封君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要比國王的權力還要大,公元10世紀末期開始統治法蘭西的加佩王朝就是這樣的國情,法王的權力在開始一直都被地方封建主所壓制,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直到公元13世紀才完成了王權的加強。

但是英國的封君封臣關係發展就和法國明顯不同,諾曼人作為入侵者擔任了英國的統治者,因此其不論從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上來說對於全國範圍內的封建主呈現出絕對的壓制狀態。由此也造就了英國國王在開始之初就已經掌握了非常大的權力,中央集權也在不斷加強,反而到了公元12世紀中後期以後,王權與地方封建主的矛盾愈發嚴重,教會與國王的關係也出現了危機,國王被迫選擇妥協,英王權力得到很大削弱。

封建制度下的西歐有多強大?從中世紀

封君與封臣

總的來說,在中世紀西歐封君封臣關係得到確立並且不斷推廣的過程中,這種關係所規定的原則和能夠維持的條件在西歐各國還是都堅持的比較好,封建主作為國王的封臣,只要國王沒有侵犯自己所能忍受的底線就能夠履行相應的封臣義務。隨著封君封臣制度的確立,西歐封建社會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由此導致各國封建主的勢力在不斷擴大,最終國內的發展條件和環境已經難以滿足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開始了公元11世紀至13世紀的對外擴張。

該時期西歐各國封建主的大規模擴張戰爭一方面來說是因為當時封建社會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封建主需要越來越多的土地、市場以及原材料供應地,因此封建主們需要對外擴張。與此同時,東方地區也出現了局勢的變動,原來基督教的發源地西亞地區的耶路撒冷已經被伊斯蘭教徒所佔領,再加上基督教在歐洲的崇高地位,一場以宣揚宗教思想的十字軍東征在教皇的領導下也開始了。

封建制度下的西歐有多強大?從中世紀

教皇為國王加冕

德國與西班牙封建主自行組織的對外擴張

德國自公元962年由奧托一世幫助羅馬教皇有功之際獲得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光榮稱號之後,其內部發展其實並不是十分樂觀。奧托一世的崛起所依靠的力量大部分都是那些普通民眾,但是隨著德國封建主族勢力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自由的農民開始成為這些封建主們的依附勞動力,德皇所能夠控制的人口越來越少,由此皇帝的權力也由此在不斷衰落。

公元10世紀至11世紀正是德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快速階段,當時國內的封建主不斷出現並且相互兼併,逐漸形成了幾個勢力非常大的封建主。與此相對應的就是德國皇帝的地位已經護肩跌下神壇,再加上與羅馬教皇的爭權中日益處於下風,公元1077年還出現了使得德皇臉面丟盡的卡諾莎事件,從此教皇已經掌握了德國教會的全部控制權,甚至對於皇權形成了壓制。

封建制度下的西歐有多強大?從中世紀

德國騎士

公元12世紀以後德國內部的封建主勢力進一步發展,並且在他們下面都有著數量龐大的封臣,這些封臣在逐漸成為了他們發動對外擴張戰爭的武器工具。德國封建朱最先進攻的目標就是距離自己較近的易北河附近的西斯拉夫人的居住地,通過強大的軍事行動直接將他們趕出易北河,建立起了大量的封建莊園,同時制定非常優惠的政策和誘人的經濟待遇吸引德國民眾移民至此,加強對於該地區的控制。

德國在這個時段的大規模軍事擴張讓西斯拉夫人難以抵抗,一直到了公元14世紀初期隨著西斯拉夫人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國家政權,德國實力衰減,這場對外擴張的攻勢才逐漸停止。在歐洲大陸的南方西班牙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擴張行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對於侵佔西班牙地區大片領土的阿拉伯人勢力進行了戰略反攻,史稱"再征服戰爭"。鑑於阿拉伯人對於西班牙地區的長期統治,西班牙開始走向了混合宗教狀態的發展道路。

封建制度下的西歐有多強大?從中世紀

佔領西班牙的阿拉伯人

十字軍東征發動的背景

中世紀西歐封建主進行的最大規模、最長時間以及影響最大的對外擴張當屬十字軍東征,從公元1096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第一次率領西歐騎士進行東征,一直到公元1291年十字軍在東方征服地區的最後一個據點被拔出,期間一共經歷了200年之久。可以說這次具有深遠歷史影響和歷史意義的西歐封建主和宗教勢力的擴張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時東西方勢力的發展格局,也促進了西歐與東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十字軍東征的出現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就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來看,大量的封君封臣關係充斥著整個西歐,由此導致的土地危機已經十分嚴重。換句話說,在封君封臣關係的維持當中除了雙方應該按照原則履行的義務和禮儀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封土是否能夠穩定。一旦封君不能夠保證封臣的土地保護,那麼這種關係也就出現了破裂危機,因此西歐封建主對於土地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封建制度下的西歐有多強大?從中世紀

十字軍

從宗教方面上來看,中世紀時期的西歐社會基本上已經處於基督教會的控制之下,羅馬教皇作為基督教的最高領袖不停地干預著西歐各國的教會機構甚至是國王所掌握的世俗世界。雖然中世紀的西歐爆發了一系列皇權與教權相互鬥爭的事件,但是從實際的結果上來看,教皇的權力還是處於上風的,甚至一旦國王被教皇開除教籍的話,就意味著他失去了統治國家的資格。

當然也有例外,法國王權的勢力在公元13世紀末期已經發動震驚西歐的"阿維農之囚",保證了法王權力對於教皇權力的壓制,但是從時間上看這也是十字軍東征基本結束所發生的事了。因此在公元11世紀至13世紀基本上羅馬教皇和基督教會在西歐各國的地位還是非常崇高,教皇也是為了擴大基督教的影響範圍,才不斷向東方發動戰爭。烏爾班二世可以說是狂熱的基督教皇,他擔任教皇時期,十字軍東征正是開始。

十字軍東征發動的背景不僅僅是因為西歐單方面的封建主和羅馬教會的需要,東方的國際局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動引發了西歐的東征。東方拜占庭帝國正處於奧斯曼帝國的包圍當中,因此拜占庭皇帝向羅馬教皇請求軍事援助。近東地區基督教的誕生地耶路撒冷此刻已經被伊斯蘭教的塞爾柱突厥人佔領,這引發了西歐基督教信徒的不滿。十字軍東征最終在各方面條件的推動下發生了。

封建制度下的西歐有多強大?從中世紀

人民飽受戰火

十字軍東征的成果及其侵略意圖的完全暴露

從十字軍東征開始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就已經開始了進行輿論宣傳,在宣傳內容上體現了狂熱的宗教主球,呼籲廣大基督教信徒、封建主以及騎士們組織起來強大的軍隊去收復耶路撒冷,拯救宗教兄弟拜占庭帝國。

公元1095年9月,烏爾班二世在克勒芒召開了十字軍東征前夕的宗教動員大會,在會議上烏爾班二世極度鼓吹宗教主義。公元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騎士部隊直接將戰火蔓延到了西亞地區的耶路撒冷,並且成功驅逐了突厥人對於耶路撒冷的控制,重新確立了基督教在該地區不可侵犯的神聖地位。

封建制度下的西歐有多強大?從中世紀

十字軍建立的政權

與此同時,十字軍還相繼攻佔了地中海沿岸的諸多重要城市,並且將西歐國家建設的模式搬運至此,以便加強對於地中海地區的封建統治。不僅如此,十字軍的東征也引發了沿途眾多國家和城市的支持,不過這種支持也是雙方互有條件的,意大利地區的威尼斯、熱那亞這些商業城市負責為十字軍運送物資,其條件就是要掌握十字軍在地中海地區勢力範圍的商業特權。

十字軍東征在一開始的確展現了他們最初的理想,將基督教的影響範圍擴大到東方,同時也為了解放那些在東方帝國統治下的貧苦民眾。但是隨著十字軍東征的發展,這種原來正義的想法突然發生了變質,那拜占庭帝國來說,本來十字軍是為了解救兄弟,但是卻在拜占庭帝國建立了傀儡政權,對君士坦丁堡進行燒殺搶掠的惡劣行為,絲毫沒有正義的舉動。十字軍東征也變為一種極具侵略性的擴張戰爭。

封建制度下的西歐有多強大?從中世紀

烏爾班二世

評價

中世紀的西歐各國封建主和教會在公元11世紀至13世紀發動了多次大規模的對外擴張戰爭,這些戰爭有的是以每個國家的需要獨自進行的,例如德國對於西斯拉夫人的入侵,西班牙對於阿拉伯人的再征服運動等等都是如此,有的則是具有聯合性質的大規模擴張,如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作為中世紀西歐國家向東方擴張的重要代表,不僅僅是因為其對於古代世界局勢,尤其是近東與西歐局勢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更因為這次長達200年之久的擴張戰爭體現出了一種十分鮮明的特徵。

這種特徵就是世俗世界與神權世界在共同的利益追求下出現了空前鞏固而緊密的聯盟,各國封建主及其率領的騎士以及羅馬教皇和各國教會的號召成為了此次十字軍東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歐各國內部長期的教權與皇權的鬥爭中,封建主似乎和教會和教皇的關係保持得非常好,這也是十字軍東征時期雙方能夠合作的重要基礎。

十字軍東征由開始的解救基督教兄弟國家拜占庭帝國,到後來直接將其置於自己直接控制下的傀儡政權"拉丁帝國"充分展現了十字軍的侵略性質。不僅如此,由於十字軍那種狂熱的宗教主義和種族主義在東征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大量的屠殺行為,這都彰表明了十字軍東征的意圖在之後的進軍中出現了變質。

參考文獻:《羅蘭之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