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现西汉大墓,墓中出土一件文物,上面刻的四个字让人感动

在考古界有种说法:“汉墓十墓九空”,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而这要从汉朝的丧葬文化说起。汉朝尊崇的是儒家文化,对于礼法可谓是十分看重,而祭祀、厚葬就成为了汉朝的主要丧葬文化,他们认为人死之后要跟生前一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所以汉墓中埋葬大量的国宝级文物。正是因为汉墓陪葬大量奇珍异宝,加上汉墓大部分都有封土堆、祠堂和神道等显著标志物,很容易被盗墓贼发现,这也是造成“汉墓十墓九空”的最主要的原因。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西汉诸侯王墓出土的一件文物,上面刻的四个字揭开了埋藏了2000多年的一段爱情故事。

江苏盱眙现西汉大墓,墓中出土一件文物,上面刻的四个字让人感动

事情回到2009年初,江苏盱眙马坝镇云山村发生了一起盗墓事件,当晚一伙盗墓贼在大云山顶部挖掘古墓,结果连丧四条人命,惊动了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当地文物部门立即派出考古专家赶往现场进行勘探,经过专家们的细致勘探,大云山下面埋葬着一座大墓,随即上报了国家文物局。在得到批准后,南京博物院和当地文物部门开始对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江苏盱眙现西汉大墓,墓中出土一件文物,上面刻的四个字让人感动

考古工作人员沿着盗墓贼挖好的到底进行了近一年的勘探发掘,终于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出现在人们面前,专家表示陵园的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专家表示根据墓葬的规模和形制,可以判断是一座诸侯王级别的大墓,陵园内发现了3座大墓,武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13座。考古人员在1号、2号墓均发现了黄肠题凑、金缕玉衣和玉棺,要知道这是汉朝最高级别的墓葬,而这也证实墓主必定是西汉时期地位十分显赫的人物。1号墓是一座大型竖穴岩坑木椁墓,墓室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26米,且墓室位于一个水塘下面,当地人称为“龙塘”。专家表示大墓在东汉和唐宋时期被多次盗挖过,疯狂的盗墓贼还曾放火焚烧棺木,但是两侧外藏椁奇迹般逃过一劫。

江苏盱眙现西汉大墓,墓中出土一件文物,上面刻的四个字让人感动

考古专家表示,虽然考古清理才完成一半,但即使按照最保守估计,出土的文物也将超过1万件,其中包括礼器、乐器、兵器、生活器应有尽有,这反映出墓主生前奢华精致的生活。墓室的西侧,编钟、编磬和镈各一组刚刚露头,看起来仍然是崭新的,泛着红色的光泽。这是继曾侯乙墓编钟之后又一重大的乐器类考古发现,对复原汉代礼乐制度很有帮助。专家们在进一步的清理过程中,又出土了一些带有“江都”字样的印章和封泥,从而确定墓主人为西汉江都王刘非。江都王刘非,是汉景帝之子,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当时年仅15岁的刘非奋勇请战,他率兵攻破吴国立下大功,最后被封为江都王治理吴国属地。据史料记载,江都王刘非是汉朝少数能够善终的诸侯王,他在位27年后去世,而他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有勇好武,但是直到陪葬墓中出土一件文物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江苏盱眙现西汉大墓,墓中出土一件文物,上面刻的四个字让人感动

刘非墓附近的一座陪葬墓,在棺椁中出土了一枚印章,上面刻着她的名字淳于婴儿,而最让专家惊奇的是发现一件带钩的饰品。后来,这件饰品被带回博物馆清洗,发现它并不是一体的,而是可以从中间一分为二,就像是虎符一样。带钩饰品的内侧刻有铭文,一面为凸起的阳文,另一面为凹陷的阴文,经过专家的仔细辨认,上面篆刻的文字为“长毋相忘”。专家推测这件带钩饰品是刘非送给淳于婴儿的爱情信物,虽然2000多年已经过去,但是当看到“长毋相忘”四个字时还是感动了不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