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后,王有才走出了高考


十九年后,王有才走出了高考

二十二年后,当王有才看到他的五岁孩子拿起书独自看时,他便会想起他最后一次回头张望第二中学高考考场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相信只要参加过高考的人,对其人生的影响可能都是很久的,而对于曾经复读过的王有才则是终身都不可能再磨灭了。


2019年12月下旬,王有才在北京西大望路的写字楼里参加为期三天的个人成长课程时,因为一个回忆过去的活动,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高考那几年的心理状态——天空永远都是灰暗的,阴沉的

在课堂上,经过心理咨询老师的专业疏导,王有才刚刚意识到,自己在高考的那几年里,其实早已经抑郁了。

但当时已经陷入极度痛苦的他真的不知道,不懂,也没有任何人提醒他,更别提在心理上帮助他。

在王有才的“后高中”时代里,每一天的分分秒秒都是在艰难的熬时间。

总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差,这么差,这么差,完完全全是彻头彻尾的LOSER;每天晚上放学回家,都不敢走大路,就怕遇到熟人问这问那,都是贴着墙走小巷子;每个周六日,都按时坐在教室里——发呆,几乎什么也做不了;甚至不敢去看周围美好的东西,觉得自己不配——尤其是过年时春晚的热闹气氛,就是另一种精神折磨。

那时候,王有才只能听一首歌,

十九年后,王有才走出了高考

郑智化的《补习街》:

黄昏的斜阳 映着发亮的看板

黄色的脸孔 zhidao映着苍白的眼光

你在汗水和书包 擦肩而过的样子

仿佛迫不及待想要逃离拥挤的补习街

......

不过,让王有才感到唯一一丝光亮的是,他的妈妈一直按时按点的给他做早饭,晚饭,陪伴着他,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很多年后,在共同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大危机后,王有才的媳妇和他说,你的命挺硬的。王有才一把把媳妇搂到怀里,过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也许吧。


参加完1998年的第三次高考后,王有才终于迫不及待地逃出了山西那座古老的塞外小城。

来年春暖花开,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蛰伏才略微缓过点劲儿的王有才,不上课时的一大爱好就是喜欢在精英云集,俊男靓女异常茂盛的985大学里骑着高中时代的破二八大扛,四处闲溜达。

岁数有点偏大的他虽然时不时会有不爽的事,遇到不爽的人,但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在之后几年里经常还会生造出很多的幻想,即使屡屡挂科也执迷不悔。

十九年后,王有才走出了高考

学校生活区的小书店里,八毛钱租一天的《晃晃悠悠》(石康著)是王有才四年大学生活的目录。

唯一一点的认真,他一直不敢去想补习班里还在继续复读的那些同学,还有终于考上重点大学后却自杀的女同学......

自“高中”毕业后,王有才从不参加高中同学的任何聚会。

那段无比漫长的幽暗岁月,已经像一把刀深深的插在王有才潜意识的最深处,偶尔不小心触碰到,鲜血淋淋


高考结束后的十几年里,每到高考前一个月,王有才都会准时做一个梦,梦见自己正在做高考的数学卷子......铃声响了,还没做完一半的题,满头满脸的汗立刻就下来了,马上就要崩溃了......醒来后,被子几乎都是湿的,躺在床上好久都缓不过劲儿来。

这个梦变着花样反反复复地出现了很多年。

后来,王有才参加了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也是毕业后到现在唯一的一次。

那时的王有才春风得意,是单位里最年轻的正科,被领导赏识,正向着副处高歌猛进。

晚上,王有才主动喝多了,和大家聊了很多很多,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如果这次大酒没喝好,也许大家都还是深深的刻在心底里。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王有才的人生也从山顶逐渐缓慢的滑入谷底。


2019年年底,王有才习惯性的整理着过去几年的日记,不经意看到了一句话:

2014年10月13日早7点35分,厨房洗碗,忽然悟道:我什么都不是!这一刻,我哭了。

王有才后来和他媳妇讲,自己这些年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各种反转,也许就是在2014年那个平淡的早晨悄然结束,也是从那个洗碗的瞬间悄然开始。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觉察,但影响深远。

因为从那天起,王有才终于放下了自己,放下了那个走出家门后再也不会回头,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做给家人看,一定要高人一等,一定要成为不一样的年轻人的伟大念想。

那一瞬间,他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愿意主动迈出自我改变的第一步,不再日复一日一遍一遍地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那天,是他刚刚辞去公职独自创业的第五个月;那天,是他离开和大学同学一起创业公司的第二年;那天,是他离开北京事业单位的第六年;那天,是他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第十二年。


奥地利勇气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在2014觉察后的五年里,王有才一直很努力的提升自己,重新翻开了英语课本,还花了不少的钱在线上,线下学习各种商业课程并及时用在创业的项目里。

那劲头,用他发小的话说,你小子就差再去考研考博了。得了吧,我这辈子也不进考场了,下辈子也不会进!王有才经常很认真的怼回去。在要小孩前,王有才还把抽了二十五年的烟,彻底戒了。

然而,岁月静好,没有如期出现。

事业和生活依然没有一帆风顺,反而还是起起落落,磕磕绊绊,停停走走,一直在艰难的跋涉着,好像还没有跳出高考复读的魔咒——失败者。

日子也过得很不容易,两口子时常拌拌嘴,表达点强烈情绪什么的;经济上也完全没有了创业前的那份潇洒,有好几次王有才都想把他那辆黑色别克车卖掉来补贴家用。

兜兜转转,似乎都有点要回到了原点的迹象。


不过,生活总得给王有才留下点什么才好。在2017年高考前一个月,发生了一件很特别的事。

早上六点,王有才叫醒身边的媳妇,说,孩儿她妈,我昨晚梦见自己考试通过了,全做完,全答对了!!!王有才兴奋地把揉着眼睛一脸迷糊的媳妇一把抱起来,在床上转了好几圈,直接让旁边婴儿床里的小宝哇哇大哭起来。

从那天以后,不论何时,王有才都再没有梦见过在第二中学高考考试时的考场。

那场持续了十九年的高考,结束了。

十九年后,王有才走出了高考



2019年12月31日,王有才在崭新的有着鲜红色封皮的日记本上写下给自己的2020年新年寄语时,瞥见一旁的贴着自己名字的牛皮封面笔记本,想起来三天前在那堂个人成长课上发生的一幕。

宽大的会议室里,年轻的鼓励咨询师告诉再有两天就43岁的他:

你不是个弱人!你不喜欢的环境,可以离开,但要带着力量离开才好!

听到这里,王有才突然有些恍然隔世,在咨询师身后那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上,

仿佛看到了那个在最后一次高考结束后独自静静离去的瘦弱背影,他脚下的柏油路上,有一片阳光......

翻开笔记本,王有才看到了当时用粗线标记的笔记:

内心不稳的人,很容易被环境影响,然后就会抱怨环境。总想抓住某个环境,才能暂时安放自己,然而,一旦换了环境就受不了。这样的人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婚姻状态也不会好。

方法是,用成长型思维找到自己,稳定内核。


王有才很喜欢看电影,每个月都要去几次电影院,而且只看九点的早场;他还有两个10TB的电影硬盘,也算是骨灰级的电影爱好者了。

从北京学习完回晋的高铁上,王有才在手机上又重温了一遍《为人师表 Stand and Deliver (1988)》。

十九年后,王有才走出了高考

当再次听到艾斯卡兰特老师对着他的学生说:What you need is ganas(desire).If you don't have the ganas, I will give it to you because I'm an expert.

这次他看懂了。

到家后,他在网上买了一本书——《终身成长》【美】卡罗尔·德韦克著。

书里写着“从来没有开始和终止,只有过程。


2020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王有才在笔记本上用力写下了最后的一行字“用更好的学习方法,用心规划学习时间,并长期保持学习动力,用尽全力来保证成长。

——终身学习者 王有才

2020年1月1日凌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