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飛哥與小佛》是迪士尼出品的家庭動漫情景劇。

故事主要圍繞著孩子的暑假生活展開。飛哥與小佛是兩個極具創造力的男孩,他們喜歡把奇思妙想付諸行動。每天,他們都在創造各種奇蹟似的酷玩意兒,比如:在後院造雲霄飛車、蓋鬼屋,甚至發明巨大機器人。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不過,他們家還有個“愛告狀”的姐姐凱蒂斯。

“媽媽!媽媽!飛哥與小佛在後院蓋雲霄飛車!”

“媽媽!媽媽!飛哥與小佛在後院開演唱會!”

凱蒂絲作為老大,總是大喊大叫想要向媽媽琳達證明弟弟們每天都在做些驚人的事情,然後讓他們因為自己大膽的行為捱罵,只是每次弟弟們造出來的東西都會憑空消失,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造出來的東西都去哪了,這讓凱蒂斯在每集結尾都氣的跳腳。

童真加上無厘頭的劇情讓人總是忍不住捧腹大笑,而引發我思考的是:凱蒂斯的媽媽琳達對待愛告狀女兒的家庭教育態度。

1.不為孩子的“愛告狀”頭疼

面對凱蒂斯無休止地告狀,琳達永遠都是很耐心的傾聽,甚至在凱蒂斯的描述下饒有興趣的趕回家中一探究竟。然而每當她趕回家中時,凱蒂斯口中描述的那些東西無一例外的都消失了。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但她從沒有因此不耐煩,在接到女兒電話時還經常調侃她:“今天你弟弟又做了什麼?”甚至會在凱蒂斯沒有打電話的時候自言自語:“凱蒂斯今天怎麼到現在都沒有打電話。”

她從來沒有試圖去幹預女兒這特殊的“癖好”,每次被凱蒂斯急急忙忙拖回家,看到空無一物的後院,琳達總是寬容地問大家:“要不要進來吃點點心?”

有次,她還暗暗的跟她丈夫勞倫斯說:“凱蒂斯的這些行為,被我當成喜劇的記在日記裡了。”

相比大部分家長對“愛告狀”的小孩的頭疼,她並沒有為凱蒂斯的行為失去絲毫耐心,反而把女兒這些奇怪的“執著”當成了生活調味劑。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琳達這些行為不是為了嘲笑凱蒂斯,而是因為她從來不認為愛告狀的女兒是問題少年。

2.愛告狀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解決爭執才是家長要思考的

有人可能會納悶,愛告狀還不是問題小孩?為什麼要放任凱蒂斯天天告狀而不制止她呢?

就如前面所說,孩子永遠都是“順勢成長”的,每個人在自己的青春期都做過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只要不觸碰道德底線,都應該被理解。

有心理學調查顯示:“愛告狀”其實是孩子的天性,沒有任何惡意。

家庭心教育許晉老師曾說:愛告狀在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發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告狀是孩子逐漸開始與人交往,開始溝通和表達的一種方式。

說孩子愛告狀為正常現象是有原因的。

原因一:吸引注意力

小孩的世界只有家長或老師,他們的天性就是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注意。特別是在多胎家庭,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家長精力有限而被冷落,即使家長並不是有意為之,但現實中很多時候無法照顧到孩子的感受。

孩子對信息的處理其實是很敏銳的,他們認為告狀才比較容易引起家長的注意。

不過凡事講究個適度,動漫中戲劇效果比較誇張,如果現實生活中孩子告狀也像凱蒂斯一樣執著且頻繁的話,媽媽們要特別注意,是不是給孩子的關注度不夠?

原因二:孩子是非分明的世界觀

在孩子的價值觀裡,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他們沒辦法忽視與他們是非觀不一樣的行為,這就需要家長的引導。

奇思妙想派飛哥與小佛,和保守派凱蒂斯他們是家庭中並存的兩種類型的孩子,不論哪種都應該被理解。在凱蒂斯看來,飛哥與小佛的作品雖然有意思,但過於超前,身為姐姐的她不能忽視創意中的隱患。

她向媽媽告狀,並不是想要去傷害誰,而是想要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從而想讓問題得到解決。

我們不能因此給孩子輕易貼上“愛打小報告”的標籤,質疑的能力和不同的價值觀,都是每個孩子自己獨特的個性。

原因三:逃避責罰

有些家庭家教嚴厲,孩子做錯事後會受到家長責備。就像每個人的手碰到針尖會縮回來一樣,這是一種自然形成的反射反應,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但是有時候希望通過先人一步“告狀”的方法來逃避家長的責罰。

凱蒂斯家裡雖然主張西方國家自由生長的教育,但她在做錯事時仍然會被禁足,這種小小的懲罰,不僅能起到警示教育還不會傷到孩子的感情。但正是因為琳達夫婦極少懲罰,凱蒂斯將此視為一種不好的遭遇。

所以她總是在盡心盡力的“揭發”弟弟們。在一定程度上,她很緊張當飛哥與小佛創造出來的東西讓事情無法控制時,父母是否會怪罪於家裡最大的她。

基於這三種心理,家長現實生活中在面對孩子告狀時應該要搞清狀況,耐心對待。

在凱蒂斯家裡,似乎只有身為大姐的她沉迷於告狀,反而是弟弟們對她很寬容。這個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太現實的,“一個巴掌拍不響”,爭執往往是在兩個孩子的拉扯中產生的。

當告狀的現象發生之後,家長即使面對爭執也要保持冷靜,客觀分析問題,全面、細緻的調查事情發生的原因。並且用不偏不倚的去判斷、解決矛盾和衝突,此時家長應該做的是不讓天平向任何一方傾斜,最重要的部分是讓孩子自己去協調和談和。

類似於“大的要讓著小”的論調此時切不可拿來作為評判標準,因為說教是一方面,誰對誰錯才是孩子最在乎的結果,這是孩子形成是非觀中很重要的環節,隨意下結論是很不負責任的。

所有告狀引起的爭執家長處理時都應該:先分是非,再談禮讓。

3.別不把孩子的告狀不當回事

凱蒂斯不是個“壞”女孩,她雖然愛告狀,但是她對家庭的責任與愛護家人的意識深深地紮根在腦海裡。

她不是沒有遇到過讓她弟弟受到教訓的機會。

其中一集中:飛哥生日時,凱蒂斯拿到了記錄他們建造所有東西的光碟。她高興地拿著光碟趕回了家,路上遇到了許多會讓光碟損傷機地,都被她一一巧妙地避開。

在她以為自己終於成功時,聽到了飛哥的生日發言,飛哥對家人的讚譽讓她感動得流淚地喊出:“我不可以在飛哥的生日這樣做。”接著她親手用扳手把光碟敲碎。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凱蒂斯雖然致力於用告狀讓弟弟們得到教訓,但她從不允許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在關鍵時刻總是挺身而出,站在她弟弟們的身邊。

《飛哥與小佛》丨家裡有個愛告狀的孩子怎麼辦?

這種團結護內的意識,就是在父母對她的包容中形成的,而這種良好家庭氛圍的形成,琳達功不可沒。

她從來沒有用“你好煩”“不要告狀”等類話來敷衍或者嘲笑孩子。有一集琳達還對告狀沒有成功,很沮喪的凱蒂斯說:“不如我們出去放鬆一下吧,分散下你的精力。”

她的溫言良語,正確引導正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琳達對凱蒂斯付諸了一定的耐心,在凱蒂斯過於執著時,她會勸導女兒跟她一起做做手工,逛街來分散凱蒂斯的注意力。如果凱蒂斯不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弟弟做什麼上,琳達會對凱蒂斯給予鼓勵和表揚。

這種遵循漸進的引導才能做到潤物細無聲。

身為家長的我們,在很多時候,耐心比嚴酷更有力量,賞識比批評更具激勵。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去搪塞地處理孩子的問題是不太明智的,自以為調停了一切,其實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滴水穿石,勝過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潛移。”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