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丽江二年后,我成为了“他们”

来丽江二年后,我成为了“他们”



丽江的夏天,夜里面非常冷。

真的。

丽江的夏天就是她的冬天。夏天是雨季。高原的雨季。玉龙雪山下需要穿外套盖棉被的雨季。

去年的冬天,我写过一篇文章:丽江的冬天就是她的夏天,我决定过几天去大军的手鼓店。

丽江,昼夜颠倒,冬夏不分。

如果你听过那些来自于丽江的歌,你就会知道丽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我不知道来丽江的一年据说4000万的游客中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经历:和一大帮年轻人挤在大冰的小屋里,人手一瓶风花雪月啤酒,听老谢唱《阿香的火锅店》,那时他还没有患喉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走过夜里12点半的四方街,有歌手点燃3颗蜡烛坐在地上唱着无人问津的原创的歌,后面稀稀散散站着几个游客...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在束河的青龙桥上,曾经在九鼎龙潭的边上,听过量子老师一首《相忘于江湖》...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围在丽江最后一个火塘,喝了一碗半山老李的羊肉汤,在浑厚低沉的嗓音中,荡起了双桨...

应该是快一年了吧,我在大理人民路上遇到老谢,叫了他一声“谢哥!”,他连忙答应。

显然他已经不记得我了。还是一模一样的烟熏嗓,只是在心里庆幸他还活着。

丽江就是这样,永远有那么多有故事的人,永远有着动人的歌声。

还记得很多次在路上,在旅行中,在漂流中,都是大冰的这首作品陪伴着我。

强烈推荐:《在大昭寺广场晒太阳》。

最后,再放上一个大学时我们在宿舍里看的一个视频,只不过那时,我还没来过丽江,我还不认识大冰,也不认识大军,也不认识靳松...

也不认识老谢。

而如今,我留在了丽江,认识了他们每一位,我成为了他们,他们成为了我们。

他们幸福吗?


来丽江二年后,我成为了“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