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与汤恩伯,不同的选择,迥异的命运!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军人的忠勇被赞颂了几千年,战场之上有敌我之分,但战争结束,对军人的评价并不会因为派系而有所差别。一代战将,英雄落幕,留给后人的身影,还是决定于军人标签之下的人性光辉。

1948年底到1949年初,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对解放军在淮海地区的凌厉攻势,黄百韬和汤恩伯先后结束了他们的军人生涯,几十年过去,今天我们对两人的评价已是天壤之别,而这一切其实都源于两人类似境遇下做出的两个迥然不同的选择。

黄百韬与汤恩伯,不同的选择,迥异的命运!

黄百韬

虽然国民党军队经历了辽沈、平津战役的失败,但人口众多经济富庶的江南半壁江山还控制在其手中,此时的蒋介石并没有放弃“消灭共匪”的愿望。但令蒋介石始料未及的是,1948年11月,华东野战军调集九个军的兵力,把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包了饺子”。

这其中的原因有三。其一,黄百韬一向是蒋介石的救火队员,以往的经验让蒋介石对黄百韬的战斗能力估计过高;其二,黄百韬是非黄埔系的杂牌军,虽然得到蒋介石的重视,但跟黄埔系友军的关系始终隔着一层,导致互相之间的配合效率极低;其三,黄百韬结合战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的以防御反击为主的“乌龟战术”遭到刘峙等人的嘲笑,并未能及时执行。

第七兵团覆灭已成定局,但黄百韬依然战力不减,华东野战军以五万将士的性命才换来此战的胜利。兵败后的黄百韬也被迫面临人生的最大抉择,最终,他选择了举枪自杀,以殉国民。站在蒋介石的角度,也是希望黄百韬这样做的,战局胜负已定,但最高统帅壮烈殉国,一能唤醒尚存将领的斗志,二能让美国不要丧失对国民党的信心。

黄百韬与汤恩伯,不同的选择,迥异的命运!

黄百韬与蒋介石

黄百韬的尸体被蒋介石下令运回南京,并亲自主持了黄的追悼会,而后退守台湾时,还不忘把黄百韬的骨灰带到台湾,葬于五指山公墓上将区,算是对得起黄百韬对他的一片忠心。

五个月后,汤恩伯在长江沿线,同样遇到了凌厉攻势的解放军,不同的是,汤恩伯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上海之战,十天败退,自此之后更是连丢福州、厦门、金门。此时的汤恩伯已经让手下亲信用军费为自己在日本买了豪华别墅,打算寻找退路,可惜事情败露,被陈诚押解回到台湾。

此后的五年时间里,在蒋介石对其的严密控制和政治重压下,汤恩伯一直生活在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之中,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十二指肠溃疡迅速恶化成了癌症,1954年在第三次手术中,因医疗事故去世。

黄百韬与汤恩伯,不同的选择,迥异的命运!

晚年的汤恩伯

假使汤恩伯当时能在上海保卫战决战阶段殉国,那他也必将成为一个跟黄百韬一样悲壮的英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汤恩伯弥留之际,回忆往事,内心的感慨、懊恼和抱恨终生的心情,一定是非常难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