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被她删了微信好友

​很久没跟那位师妹聊天,那晚刚好有事找她,也想关心她的近况怎样。

没想到,我被她删了微信好友。最近很少刷朋友圈,看不到她的消息,也就觉得她可能跟我一样,只是远离朋友圈而已。

她不是僵尸粉,以前经常找我聊,话题还挺多。

想起一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删人者,必被删。

那一夜,我被她删了微信好友

古代资讯和交通都不发达,如果不通信,就不知道对方是否变心。

于是,哪怕绝交,也会寄封信过去告知一下:以后不给你写信,不是我死了,是我们拜拜了。

像杜甫经常在诗中表白李诗仙,而傲娇的李白很少回应毕竟是少数。

那一夜,我被她删了微信好友

这样的事情也在我的好友身上发生过,突然想找一个人,却发现你的消息前面出现一个红彤彤的感叹号。

他们不解地问我,难道我做错什么了呢?我一不做微商,二不发自拍九宫格,三不传谣造谣,四不鸡毛蒜皮的事都要昭告天下。关键是,我也没得罪TA啊!

过年期间,我手指抽风,也删了200个微信好友。将心比心,可能还是有点伤人的。

那么,删好友有哪些心理学解释呢?被动挨揍那方,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结合多年删人和被删的经验,我分为以下几种:


清洁型

清洁型在生活中应该也很讲究清洁卫生,定期大扫除,整理物品。

社交中,他们会花很多功夫里选择朋友,精力不分散给每个人,不允许自己的私人空间里出现“闲杂人等”。

那些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好友,只在拉票点赞的时候找上门的好友,统统被他们赶尽杀绝。

那一夜,我被她删了微信好友

而且,他们内心强大,不因删掉对方而有内疚感。

他们一般拥有稳定的自我,知道自己的人格、形象是牢固的,不因别人的评头论足而动摇自我。


强迫型

强迫型的人好像将删好友当做常规任务,定期删,不删心里不舒服。

甚至,他们还给自己定指标,每次达到多少人,就必须删掉多少人。完成指标,给自己加鸡腿。

周而复始,重复着消耗精力的事情。这种内耗,远大于这些无辜的好友所带来的影响。

那一夜,我被她删了微信好友

他们打开微信,往往第一时间点开通讯录,然后纵享丝滑,滑到底部查看好友数。

渐渐的,微信给他们的压力会增强,发条朋友圈都要在内心演一出大戏。


矛盾型

矛盾型,有点像鲍尔比依恋理论中的矛盾-回避型。他们删是为了不删,不删是为了删。

怎么理解呢?其实矛盾型删好友可能是希望对方看见TA,就像熊孩子作妖以吸引大人的关注。

你长时间没找TA,TA又不能找你,删了你,希望你紧张,重视,重新加回来。TA会长舒一口气,小拳拳捶自己胸口:你还是在乎我的。

可是,这个鬼把戏说不定还会重演。

那一夜,我被她删了微信好友

人际关系上,可能也是这样,想靠近你又不会主动过去找你,抛个媚眼你领会一下。

可是,你屁颠屁颠过去找TA,TA又不搭理你哦。若即若离的,其实他们心里也很痛苦。


友好型

友好型是人类的天使,但天使也分两类。

一类是憨憨型,好心提醒对方:感觉我们也不联系,互删吧。

对方说:怎么,你是要膈应我?

等你把解释发过去时,却被对方先下手为强干掉了。

一类是和谐型,有同事跟我说,她一般会提前打招呼:要不我们互删吧,等有需要再加回来。

那一夜,我被她删了微信好友

对方也配合,以后虽然不能愉快地玩耍,但起码现在可以愉快地互删。

刀不刃血,革命成功。

友好型性情善良,很会照顾别人的情绪,但可能有时为了照顾别人而忽略掉自己,压抑自己。


随便型

随便型想删就删,删得闪亮,摸不到规律,可以喝酒喝高了删几个,可以喝茶喝醉了删几个,可以在外面走路给石头绊到脚回头就把你给删了。

他们也没有特定的删除对象,看你不顺眼就删,没得讨价还价。

那一夜,我被她删了微信好友

他们的本我会活跃一点,为人自在,凡事先让自己爽,这是很好的精神状态。然而,分寸把握不好,也会反噬,给自己平添祸端。

以前,被删好友,我会有点想不通,甚至自尊心受挫。特别是,当对方是交情还不错的朋友时。

我会想,难道是我给TA发不该发的小视频了?难道TA不在乎这段情谊了?我到底哪里做错了?我是不好的人,不值得被拥有吗?

挨揍挨得多,心态都变好了。

他们删我,或许就跟我删他们一样吧,不带恶意,不带恨意,当然也不怀好意。

当下就是觉得,咱们连点赞之交都不算,还是相忘于江湖吧。

师妹删我,也是一样的道理吧。我们没有交恶,多年的校友情谊仍在,只是换一种方式,放在心里以暖岁月;而在现实中,则各自安生,许以祝福,互不打扰。

那一夜,我被她删了微信好友

我写的

我删你,不代表你不好。你删我,也不代表我不好。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常态,而已。

但是,当你经常无理由删好友,或经常被删,想删却总下不了手。

建议你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觉察自己的情绪有没有什么变化,身体状态是否健康,人际关系有没有出现不和谐之音,每天有没有照魔镜,等等。

我们最需要弄清楚的是,不要让一个APP操控自己,拖累生活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