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TOS做嵌入式開發,究竟有什麼優勢?

第一、併發性

程序併發工作效率低在寫裸機軟件時,不可避免的在主程序中會有一個超級大的 while(1) 循環,這裡面幾乎包含整個項目的所有業務邏輯。因為每個業務邏輯裡面都會有 delay 這樣的循環等待函數,這樣導致了所有的業務邏輯幾乎都是串行起來工作的。這個時候 CPU 就會有很多時間都浪費在了延時函數里,一直在空轉,導致軟件的併發效率非常差。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第二、模塊化:高內聚、低耦合的原則

從軟件工程的角度,我們在做軟件開發時,都會強調高內聚、低耦合的原則。而裸機的模塊化開發難度非常大,模塊間的耦合較重,這也導致了無法在大型項目使用裸機來開發。

還是剛才 main 函數中大 while(1) 的例子,可以想象到那麼多功能都緊緊的擠在一個函數里,不可拆分,模塊化開發的困難重重。

舉一個非常貼切的例子,在一些使用看門狗的項目中,如果使用 delay 延時函數,那得注意點,萬一延時過長,主函數來不及餵狗,看門狗就被觸發了。最後會產生這樣一種感覺,一個簡簡單單的 delay 還得考慮餵狗功能,裸機開發時操的心太多了,自然無法應用在大型項目中。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第三、生態:很多高級軟件組件,必須依賴於操作系統來實現

比如說,我前些年開源過一個基於 FreeModbus 的 Modbus 主機協議棧,因為要考慮各個平臺適配問題,原本計劃支持各種各樣的操作系統,甚至是裸機平臺。在各個操作系統上的適配都非常容易,但再去嘗試著適配裸機時,發現難度重重,有一些函數在裸機上實現起來非常複雜,而且針對於不同的裸機環境,幾乎沒有通用性可言,太耗費精力了。所以我最終就放棄了裸機適配,一直到現在,在裸機上還是沒法用這個 Modbus 主機協議棧。

還有一些軟件無法運行在裸機上,比如:樂鑫、Realtek、 ti 和 聯發科 提供的 WIFi SOC SDK ,一些藍牙 SOC 的 SDK 也都是隻支持操作系統,所以,如果你不瞭解、不會使用操作系統,這些芯片也就玩不轉了。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第四、實時性:功能複雜的情況下,實時性無法保證

軟件的實時性在一些領域會有一定的要求,軟件的每個步驟必須在指定的時間被觸發。工控領域就是最常見到的場景,如果實時性無法保證,機械設備可能就無法按照指定時序要求去動作,以至於發生機械事故,甚至會威脅到人的生命。回過來接著看裸機軟件,如果軟件變得龐大以後,可以想象到,主程序中那麼大的一個 while(1) 循環,代碼耦合嚴重,到處都是 delay 延時,要保證實時性幾乎是不可能的。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第五、可重用性:軟件可重用性差,總是重複造輪子

可重用性與模塊化程度有直接的關係。相信大家每個人在工作中都不想做很多重複性的工作,同樣在寫代碼時,也想著儘可能少寫一些功能相似的代碼。但在這個嵌入式碎片化極其嚴重的時代,各式各樣的芯片,想要讓同樣的代碼,在裸機環境下同時適配不同的硬件,難度非常大。這樣也就導致了裸機的代碼會過多的依賴於底層硬件,重複造輪子的過程也就不可避免。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操作系統帶來的優勢

第一次接觸操作系統,是在 2010 年左右,那時 STM32 已經開始流行起來,這麼強大的單片機,有很多人都在上面跑操作系統,我也跟著移植了 ucos ,在上面還跑了 ucgui ,這個時候寫應用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爽了很多,玩了一年了 ucos ,後來接觸到咱們國產的 RT-Thread ,在它上面有很多現成的、拿來即用組件,試用以後發現更爽,就一直用到了今天,大概有 8 年了。也跟大家也聊一聊操作系統的優勢:

線程方式的併發任務處理,解決模塊化問題,同時保證實時性

1、 模塊化

使用了操作系統以後,整個軟件的工作被拆分成了由多個任務來構成(也會被稱為線程),每個線程有自己獨立的運行空間,即線程堆棧,這個時候每個線程你玩你的,我做我的,咱們大家互補干涉,模塊化程度得到很好的提高。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2、 併發性

從併發的角度來看,各個線程在使用 delay/事件等待 這類函數時,會自動的讓出 CPU 給其他有需要的線程,不僅書寫 delay 延時函數操的心少了,整個 CPU 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最終提升併發性。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3、 實時性

再來看實時性,像 ucos/RT-Thread 這些 RTOS 本身就被設計為實時的操作系統,各個線程都有不同的優先級別,重要的線程可以設為高優先級,不重要的線程可以降低優先級,做好全局的統籌規劃後,這樣整個軟件的實時性也能得到保證。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4、開發效率

由於操作系統提供了統一的抽象接口層,方便了可重用組件的積累,提高開發效率

操作系統其實是一群軟件大牛們智慧的結晶,他們站在應用軟件、底層驅動的開發角度,對很多常見的軟件功能進行了封裝、抽象,比如:信號量、事件通知、郵箱、環形緩衝區、單向鏈表/雙向鏈表等等,這些功能拿來即用,對於開發者方便極了

還有一些操作系統,比如:Linux 和我們國產的 RT-Thread ,他們這些系統對碎片化的硬件,統一封裝了一套標準的硬件操作接口,一般稱為設備驅動框架。這樣我們的應用軟件工程師,就可以專攻應用的工作,再也不用怕更換硬件,又需要重複造輪子了。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5、軟件生態

生態的豐富帶來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自己玩->大家一起玩)使用操作系統所帶來的軟件可模塊化、重用性的提升,也使得我們自己在做軟件開發時,可以封裝一套基於操作系統、適合嵌入式的可重用組件,這些組件不僅可以用在自己的項目中,還能開源出來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嵌入式開發者,把軟件的價值最大化。

個人感覺這是一件蠻有意義事情,我自己本身也是一名開源極客,也有在 GitHub 上開源一些嵌入式軟件。說實話在做開源軟件前,能夠深入交流嵌入式軟件的地方非常少,畢竟大家的代碼不是芯片不一樣,就是硬件不一樣,你的代碼給了他,也不一定能運行起來。但是自從用了操作系統後,軟件的可重用性提高了,能夠讓更多的人很迅速的用起來我的開源軟件,這個時候能夠有更多的人可以一起交流,還接觸到了很多的大牛們,甚至是國外的朋友。俗話說:水漲船高,我的能力也從此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所以總結下來,有一個能一起交流嵌入式軟件圈子還是蠻重要的,自己閉門造車,可能都是在重複造輪子。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常見RTOS優勢對比

ucos/freertos/RT-Thread,選擇這三款 OS 的原因是,它們的年限都比較長了,在市面上都蠻有知名度,用過的人比較多,更有說服力。

1、 基本功能、性能

各家 RTOS 差異很小,可比性並不是很大

2、 易用性/可讀性

這塊 FreeRTOS 應該說是最差,奇葩的匈牙利命名法,代碼實現用了很多宏,可讀性非常差。ucos 可讀性還可以,註釋也很全。這塊做的比較好的是 RT-Thread ,它是類 Linux 的代碼風格,面向對象的設計模式,代碼簡潔易懂。在保證了體積(最小 ROM:3K RAM:1.5K)的同時,還借鑑了 Linux 的設備驅動框架、虛擬文件系統、Shell 等功能,設計更加優雅。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3、 組件豐富性

RT-Thread 比起傳統 UCOS、FreeRTOS 不僅僅在基礎功能上多而全,多達 50 個以上的可重用軟件組件,還有很多物聯網組件,對於物聯網產品幾乎做到開箱即用。RT-Thread 還可以運行 Python、Java、Lua 這些高級語言的腳本,進一步降低開發難度。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4、 開發資料

這塊 ucos 做的最好,還有配套相關的書籍,FreeRTOS 屬於後起之秀,網上也有很多相關資料。RT-Thread 這塊之前還是略顯薄弱的,不過現在 RT-Thread 對這塊非常重視,最直觀的可以看到官網上的應用筆記越來越多了,還有一些配套教學視頻。

ucos 商業是要收費的,FreeRTOS 和 RT-Thread 版權都很寬鬆,特別是RT-Thread剛剛使用了Apache許可協議。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6、 社區生態

這三款 RTOS 的社區都比較活躍,現在可以感覺到 ucos 慢慢的用的人越來越少了,RT-Thread 和 FreeRTOS 用的人都在增多。RT-Thread 也是開發者最多的國產 RTOS,並且還擁有國內最大的嵌入式開源軟件社區。

用RTOS做嵌入式开发,究竟有什么优势?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電子發燒友網轉載僅作為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對該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如有異議,歡迎聯繫電子發燒友網。

  • 全球135萬確診!停工停產、無薪休假、降薪,扛過寒冬!

  • 戴口罩人臉照片2毛一張暗中交易!人臉識別安全應用如何保障?

  • 華為斥資6600萬入股中電儀器,國內測試儀器局面將鉅變?

  • 拆解華為P40:“去A化”加強,國產化更進一步

  • 主動降噪與音質加強,TWS耳機的未來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