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瘋狂撒錢,為何中國不效仿國外直接發錢呢?不發錢的真相來了

肺炎疫情暴發突然,疫情席捲全球,而目前,我國疫情形勢已經向好,可以說,疫情主戰場已經從國內轉移到了國外,截至今日,海外確診案列已超15.2萬,看到這個數字真是既擔心又害怕。

看著這場疫情蔓延速度這麼快,涉及範圍這麼廣,可想而知,這將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多大的影響,不排除會有國家因一場疫情使其經濟倒退十幾年的可能。

國外瘋狂撒錢,為何中國不效仿國外直接發錢呢?不發錢的真相來了

特別是疫情一定程度上封鎖了消費,經濟活動被迫無奈按下了暫停鍵,居民各式消費大幅度減少,這令各國都在為今後的經濟發展十分擔憂。對此,國家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影響,同時也為了減輕民眾經濟的負擔,有不少國家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緩解困難的措施,來促進消費和穩定經濟。

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國會當天通過的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法案,其中包括向美國個人和家庭直接支付,每人1200美元,除此之外,加拿大向失業人員每人每月發放2000加元,相當於人民幣1萬多;英國直接給補貼工資80%;意大利一出手就是250億歐元的經濟紓困措施。

然而,中國卻發消費券,其實,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不管是直接發錢還是發放消費券,目的相差無幾,都是為了刺激消費。

國外瘋狂撒錢,為何中國不效仿國外直接發錢呢?不發錢的真相來了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還有著存錢習慣的大有人在,雖說中國的儲蓄率在下降,但是不得不承認,中國向來是儲蓄率在全球位列前茅的國家。如果直接發錢的話,如果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可能大部分人會先將錢存起來,卻不會立即消費。

所以,我國才會採取發放消費券的方式,來促進百姓消費。國內的各個地區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比如江蘇南京向居民發放3.18億元的消費券;安徽向居民發放了1億元的電器產品消費券;寧波推出1億元的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券;杭州則通過支付寶向居民提供16.8億元的代金券等多地也緊跟步伐,開始大發消費券。

國外瘋狂撒錢,為何中國不效仿國外直接發錢呢?不發錢的真相來了

對中國來說,通過消費券這種形勢擴大消費,能給經濟活動帶來一系列積極的連鎖反應,消費券對拉動消費可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比如,為了恢復旅遊業景氣而發放消費券,遊客隨之增多,除了景區有收益,餐飲、住宿等行業也會跟著收益。

總之,發消費券或發現金以促進消費穩定經濟,能起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不能急於求成,不要過於依賴這種操作,這只是作為經濟政策中其中一個選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