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舟:我現在在兩性市場中處於被挑選的那個

蔣方舟:我現在在兩性市場中處於被挑選的那個

01.

這是一個被說爛的話題。

網上最經典的那個調查:男人和女人心目中異性最好的年齡是多少歲?

結果沒什麼意外,女人30歲之前喜歡比自己稍大的男人,越往後會更喜歡比自己稍小几歲的男人;而男人……不管自己多大了,都矢志不渝地喜歡20出頭的姑娘,而且最大不能超過24歲。

所以,女性集體恐慌。

我,也恐慌。

就連小我一歲的老公也常說,哎,我還以為我一直能找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姑娘結婚呢,結果,你幾年都28了。

看,男人的動物性就這麼赤裸裸的說出來,我就當這是處女座的毛病,不計較了。

但是,不可否認,世界,尤其是亞洲男人都會對這個問題及其糾結。

朋友曼曼很漂亮,從小就是家裡嬌生慣養的,找對象自然也會比別人挑一些,一挑挑到了30歲。

在一次曼曼閨蜜的婚禮上,一個男孩子對曼曼一見鍾情,就問她閨蜜要了曼曼的微信,一聊天,一問,30歲。

啊,30歲?那還是算了吧!

可憐曼曼覺得自己把自己活成了公主,以為絲毫不在意,但是能不在意嗎?年齡問題,還是成為了捆綁她的定時炸彈。

所以,不管我們看過多少關於女性的雞湯文,不管那些雞湯文多少次告訴我們年齡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好自己,還是不能否認,年齡對於女性的限制。

社會就是這麼的約定俗成。

求職時存在的對大齡女性的歧視,家庭生活里長輩對大齡不婚女指指點點,不絕於耳的到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情的告誡,聽著綜藝上某個嘉賓小姑娘自嘲為“21歲的老女人”,你能不焦慮嗎?

天哪,26的我還覺得自己還是個寶寶呢?

蔣方舟:我現在在兩性市場中處於被挑選的那個

02.

《圓桌派》曾有一期節目邀請了43歲的徐靜蕾和28歲的蔣方舟參加,談論到女性關於婚姻的話題。

蔣方舟認為“美且年輕”的姑娘在相親市場上最受歡迎,她對自己的婚姻比較焦慮,原因在於當時她已經28了。

徐靜蕾則灑脫自在,她認為婚姻是個人的選擇,和年齡無關,關鍵是看你是否擁有足夠的魅力。

很多人看完這期節目之後,尤其是女性,一股腦兒的站徐靜蕾,都說蔣方舟太弱太慫,徐靜蕾活出了新女性的精氣神,40歲的女人,可以比28歲的女孩更美。

徐靜蕾說她不在乎伴侶會關注更美更年輕的女孩,“除非你覺得美和年輕是唯一優點,還有你那個男朋友或伴侶膚淺到只重視年輕貌美,但我不會。社會和父母都沒有綁架我們,是我們綁架了自己”。

蔣方舟:我現在在兩性市場中處於被挑選的那個

才女的話是沒錯,但語氣裡多少帶著點較勁的意思。

蔣方舟則有點自黑地說自己是兩性市場上被挑選的那個時,徐靜蕾驚訝地表示了不贊成,說,你這麼漂亮優秀,怎麼會覺得自己是被挑選的?應該是你挑選他們才對!

這當然是徐靜蕾無法理解的事。她出身富庶、受到良好教育、天生麗質,本來就比普通女人獲得更多特權,所以她有資本比一般人更加任性。這沒什麼不好,也算是一個模範帶頭作用,但她沒有與俗世血肉模糊地碰撞過,對世界的理解十分單一。

而在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平凡人生活的這個世界中,貌似蔣方舟才更真實一點,更接近我們的現實生活一點。

不管你多努力,多優秀,只要你存在於大眾這個圈子中,你就會有蔣方舟似的苦惱。

就像那些在30歲來臨之前,選擇把自己匆忙嫁出去的女人一樣,她們同樣會告誡,我已經到這個年紀了,耽誤不起了。

03.

日本有一部電視劇《成熟女子》,講述的就是關於日本“老女人”的故事。

劇中的女主角,中原亞紀,40歲,貌美腿長身材好,還是多金能幹的精英白領。

你可能覺得這是個女強人注孤生、被人指指點點的人設,但其實不是的,劇一開始就交代了亞紀有一個長相酷似陳柏霖的小狼狗男友……

但是別忘了,日本也有跟中國一樣的觀念:戀愛談再多,不結婚有什麼用?

何況在一個以年齡論英雄的社會里,女人年紀大就是他人眼中的一種錯啊。

劇的前半段,亞紀偶然認識的編劇男主擔當了歧視發射機的角色。

兩人在電車上偶遇時,男主的資料袋不斷蹭到亞紀的屁股,亞紀憤怒地以為男主在性騷擾,結果男主輕描淡寫地說,你這把年紀了,連性騷擾的人都不會願意碰。

後來,亞紀為了戀愛APP的策劃而去邀請編劇男主合作,男主一聽亞紀說這是要針對大齡女性設計出心動的感覺,立刻不屑道:都40歲了還玩啥心動?

女主第一次失戀後,傲嬌男主心懷不忍,但嘴上還是不饒人:女人過了30歲被甩,沒什麼好同情的了。

更極端的是,亞紀公司合作的男攝影師想非禮她、遭到激烈反抗時,攝影師反而很輕浮地說:“你這把年紀有什麼好嬌羞的?”好像女人年紀大了就該乖乖接受別人侵犯似的。

這些莫名其妙的嘲諷都有個共同的前提——“你都這把年紀了”。

你都這把年紀了,還談什麼戀愛/有什麼好同情的/非禮你有什麼的……年齡長了,人權倒沒了,哪怕你是個事業有成、獨立自強的人生贏家。

但是比這些偏見更可怕的,是女人對女人年齡的惡意。

最排斥、最害怕成為“老女人”的,往往不是別人,正是將來遲早也會變老的年輕女孩。

蔣方舟:我現在在兩性市場中處於被挑選的那個

亞紀年輕的女下屬們聊著去聯誼但是缺一個人的事,不知道該帶誰去。這種“堅決不能帶比自己年輕的”場合,有人提議帶亞紀去不就好了,立刻得到不假思索的嘲笑:算了吧,多不合適,她都40了。

這些年輕女孩應該是覺得,40歲的老女人已經沒什麼追求愛情、追求幸福的必要了。可亞紀偏偏是一個注重保養、注重自己的熟女魅力,就像年輕女孩一樣戀愛的女人,這一點也在女下屬眼中是沒有自知之明的表現。

她人挺好,可我才不要成為那種40歲沒結婚、還以為自己是女孩的歐巴桑。

到了大媽的年紀就向時間投降好了,安安分分做個大媽吧。

年輕的嫌她老,可是年老的一樣嫌她老。亞紀的小男友劈腿了,小三卻得到了男友媽媽的支持,因為比起40歲的亞紀,年輕女孩更適合跟兒子結婚,小男友順勢和像當媽一樣無微不至照顧他的亞紀分了手。

亞紀的閨蜜,也都是40歲的女性,也自然會遭遇一樣的問題。閨蜜有次約會中碰見了對象的前女友,被對方氣急敗壞地嘲諷道:你的眼光下降真多,怎麼和這種大媽在一起?

話說回來,40歲的女人何罪之有呢?每個嘲笑著、嫌惡著40歲老女人的年輕女孩,自己不也終究會有40歲的一天嗎?

也許就像劇中亞紀的女下屬所說,她們認為女人就該乖乖地聽從社會輿論,用年齡衡量自己的人生進程,到了中年的年紀就只有安靜如雞地相夫教子、甘心失去魅力一種模板。

說白了,就是老女人得有作為老女人的自知之明。

亞紀當然知道自己40歲,可是她的魅力就在於她不會讓這個數字成為枷鎖。

“老女人”就沒有認真對待生活的權利嗎?亞紀的選擇就是好好經營自己的熟女魅力,有女人味地活著,這和多大歲數了是沒有關係的。

看似是為了釣桃花、取悅男人才精心打扮自己,可是到頭來不管有沒有對象,努力積極地生活其實根本目的是讓自己能一直喜歡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自知之明,其實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吧。

後來變得溫暖的男主也這樣寬慰失戀的亞紀——如果說高齡失戀有什麼值得反思的,那就是比起年齡,更重要的是接受、喜歡自己。

女人就像一朵玫瑰,“玫瑰之美並不在於它開得多美,而在於它努力綻放”。

而亞紀會喜歡的自己,大概不是跟小狼狗男友相處時當牛做馬,也不是為了在小男友面前裝少女而只吃沙拉餓得受不了,而是那個努力過好40歲的生活、每每在中年女性危機時刻守住自尊的自己。

亞紀沒有做好監督工作,導致公司其他部門犯了錯,卻要亞紀的部門來收拾爛攤子。亞紀在門外聽到下屬抱怨連天,裝作若無其事地進屋,宣佈問題已經解決、大家可以下班,卻一個人默默加班、修正所有的錯誤。

被討厭她的女下屬誣陷、被下放到公司的初級部門後,原來的下屬對她怎麼還能元氣滿滿地做著這些最低級的工作議論紛紛,可是她知道自己不是衝動的年輕人,公司裡還有她投入大量心血卻未完成的事業,於是她選擇默默忍耐、等待真相到來,心平氣和地對嘲笑她的年輕人解釋自己為什麼這樣選擇。

甚至她發現了誰是誣告她的人之後,儘管對方私下已經承認,但由於證據不足,她還是選擇不去揭穿陰謀。討厭她的下屬被氣到直罵,“就是最討厭你的這種偽善”,殊不知這種善良就是她在艱難的生活裡維持自尊的方式。

兩任男友的分手結語都是“你那麼堅強,一個人也一定能過得很好”,在大雨裡聽了小男友那番可笑的“小三更年輕”論,她選擇守住自己心目中成熟女性該有的姿態,咬咬牙不願反駁。

屢遭拋棄之後,她落魄、鬱悶,可是還能怎樣呢?已經做不出小女孩一樣的撒潑和哭鬧,無非是擦乾眼淚後迅速恢復平日裡的元氣狀態,正常地工作、生活,並且永不放棄追求真正幸福的可能性。

也許觀眾會覺得一個精英女性活成這樣未免有點窩囊,可是亞紀為這些“聖母”時刻的解釋是,有成熟女性的自知,所以不希望在人前失去姿態。

活不出那麼八面玲瓏、遊刃有餘,卻依然很努力地活著,用善良去守住40歲女子微小卻重要的自尊,也是大齡女子對抗種種惡意的一種活法吧。

故事的最後一集,亞紀和男主的愛情一度談崩之後,她孤身一人走上這個長長的、金色的電梯,回到她工作這個她熟悉的堡壘,就像她在40歲女人的道路上那樣,孤身一人卻堅定、發光、向上。

當然,電視劇是團圓結局,渴望幸福的40歲女人最終獲得了真正的愛情。

所以,電視劇告訴我們的並不是“老女人也有春天”的少女心故事,而是看到女人無論什麼年紀都能和生活心平氣和地相處,心安理得地喜歡自己——而這本來就和年齡無關。當年齡被套上世俗的枷鎖,自己把握人生的節奏就更可貴。

蔣方舟:我現在在兩性市場中處於被挑選的那個

04

所以,無論是28歲焦慮的蔣方舟也好,還是43歲依然活的自在從容的徐靜蕾也好,抑或30歲的曼曼也好,都應該心平氣和的接受每個年齡段的焦慮,並且繼續愛自己。

儘管我認同年齡大的女生的確在婚戀市場上的被動地位,但是我不同意女性太過破罐子破摔,把年齡看成唯一的籌碼。

喜歡自己、尊重自己,不要過度的被數字牽絆,擁有追隨自己內心節奏的權利,去自由地書寫自己的命運。

控制不了別人對年齡的歧視,但是愛自己是永恆的主題。

願每一個小仙女不要囿於世俗和偏見,祝每個女性都擁有不懼怕變老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