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第三城?莫捧杀!还有短板

【导读】:近日,郑州2019年GDP以11578亿力压长沙,位居中部第二,直逼北方第三城青岛。舆论江湖赞誉有加,各种豪言壮语层出不穷,甚至盲目捧杀的文章也在大量自媒体上广为传颂。做为郑州本地人,还是倡议郑州应该认清形势,踏踏实实往前冲,尤其是在三个短板领域,更应尽快发力,逐步缩小差距。

北方第三城?莫捧杀!还有短板


痛点1:高校


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河南尤其是郑州的痛处。在这里我不想谈什么教育公平,因为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公平,就一直是个伪概念。那些网上提起郑州就拿大学说事的吃瓜观众们,说的没有错。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郑州极度缺乏,郑州大学是唯一的一块遮羞布,曾经勉强入围211,现在总算又搭上双一流高校的末班车,尽管是B类。但同样做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西安有多少呢?差距巨大。优质的高校是推动一个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的不公平历史由来已久,我们无法篡改,郑州现在要补课的话,就应该拿出更多的诚意和牺牲,以最优惠的资源来吸引国内985高校,开设分校,以及囯外名校联合办学。郑州高校在校生约95万人,全国第三,仅次于广州、武汉。但部属院校却没有一所。这种局面如果不在短时间内做个突破,永远会是郑州越不过去的一个坎儿。

北方第三城?莫捧杀!还有短板


痛点2:高端人才


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关键。

高端人才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本土培养,一个是外部引进。在内部培养这条路上,郑州本就先天不足。河南省本土院士一共有20名,在中部地区排名倒数,而培养出自己院士的高校,目前仍然只有郑州大学。本土人才培养短时间难以起色。

高端人才的引进,几个大城市都在发力,降低年龄限制,提供青年公寓,加大购房补贴,给予科研经费支持。这些物质条件必不可少,但高端人才落地是一方面,落地后能否生根发芽则更为关键。所以,给予物质支持的同时,还应给予梦想和未来的支持。应设立青年学者创业基金,给予未来企业期权的支持,提供良好的产业创新平台,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让人才落地后,有平台,能发挥,有梦想,有期权,做到事业和未来的双重保障,方能吸引更多的金凤凰

北方第三城?莫捧杀!还有短板


痛点3: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比高校有更强的知识转化能力,尤其是国家级科研机构的分支,囿于历史因素,郑州的行政级别一直低于武汉和西安,国家级科研机构的分支机构,大部分都巧妙的避开了郑州。中国科学院就一直没有在郑州设立分支机构。

郑州做为国家中心城市,依靠自身航空、高铁的比较优势,在科研机构的引进上,已经开始发力。

目前中科院电工所、中科院光电所郑州分支机构已经开建。另外,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重大装备制造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也已经签约启动。

北方第三城?莫捧杀!还有短板


【结语】:高校、高端人才、科研机构是郑州的三大软肋,只有有足够的智慧支撑,方能让郑州依靠区位优势,支撑中部,辐射南北,贯通东西。

北方第三城?莫捧杀!还有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