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佛教故事,文殊試普賢

文殊和普賢是兩兄弟,普賢是哥,文殊是弟,都是天台人。他們從小跟著做塾師的父親勤讀苦學,真是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但他們看透了當時官場的黑暗,無意於功名,決心到天台山尋找高僧,修行出家。

這天,他們走進了深山密林,天快黑了,正愁找不到宿處,突然,前頭傳來一陣孩兒啼哭的聲音。兩人轉過樹林一看,前面高巖下有間破草房,哭聲就是從那裡傳出來的。

你應該知道的佛教故事,文殊試普賢

文殊菩薩像

兩人走過去,又看到茅屋前面有塊地,茅草長得平腰高。這時,孩子的哭聲更響了,一聲比一聲慘,哭得兄弟倆心亂如麻。

普賢上前敲門,門是虛掩著的,“吱呀”一聲開了,裡邊黑洞洞的。他擦擦眼,才看清屋裡坐著一個年輕婦人,衣衫襤褸,正低頭給孩子餵奶,身邊還站著兩個面黃肌瘦的孩子,一個約摸三歲,另一個約摸五歲。兩個孩子拉著婦人的衣襟,哭著叫:“媽呀,我餓哩,餓哩!”那婦人想是心煩吧,一人一巴掌,罵道:“討債鬼,跟你那死鬼爸爸要!”說完,拉過孩子哭成一團。

文殊看看心真痛呀!他想,一個死去男人的女子,帶著三個孩子,怎麼活呵!

普賢站在一旁皺著眉頭,心想真晦氣,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落腳點,卻是孤兒寡婦,就不耐煩地拉拉文殊:“弟弟呀,快走吧!天黑了,趕路要緊!”

可是文殊待著不動,像沒聽見似的,好久,才長嘆一聲說:“哥,你走吧!我不能同你一起進山了。”

你應該知道的佛教故事,文殊試普賢

普賢菩薩像

普賢大吃一驚,說道,“弟弟,我們出家人,怎能貪戀女色呢?快走吧!”

文殊說:“好哥哥,這孤兒寡婦,我不救他們,逃得過今冬,也逃不過明春。我意已決,請哥哥先行一步吧!”

就這樣,文殊留在寡婦家,這寡婦名叫蘭香。

每天,雞剛啼出第一聲,他就起身出去砍柴,太陽剛露臉,他已砍回柴禾,喝碗飯湯,便又到門前開荒、除草,種稻麥。月亮上山了,他砍株毛竹劈細蔑,編個竹籃換油鹽,還給孤兒寡婦扯身衣裳穿。

轉眼間,金風颯颯楓葉紅,金黃稻穀進了倉。三個孩了吃得臉蛋圓滾滾的,蘭香蒼白的臉也好看起來了。

過不多久,小山奮熱鬧了,那些在山外生活不下去的窮苦人都逃到這裡安家落戶,成了一個小山村。

光陰如箭,日月如梭,一晃過了十五年。先前的荒地變成了良田,先前的草房蓋成了瓦房,三個孩子都長大了,都成了家。

這一天,文殊對蘭香說,他要進山找哥哥。蘭香和孩子們苦苦哭泣不肯放。

有個白髮老倌對蘭香說:“你怎麼老是哭,你丈夫這麼忠厚老實,你為啥不勸一聲,一定是你待他不好。”

蘭香急忙說:“老伯呀,他不是我的丈夫呀!他自從進了我的家,十五年來,從未到過我床邊。每天晚上,都睡在灶間裡。”鄉親們聽了,感動之極,都勸文殊留下,文殊不聽。後來看看實在沒法挽留,只得放他走了。

你應該知道的佛教故事,文殊試普賢

文殊菩薩像

文殊上路了,渴了飲山泉,餓了吃野果。到了第七天傍晚,來到一座寺院前,只見上面寫著“清靜寺”三個字,旁邊還有一副對聯。仔細一看,呵,是哥哥的筆跡呢!上面寫著:

吃得深山苦中苦,

方成大千仙上仙。

他知道哥哥私心未絕,於是有意去試探。他來到寺前清泉裡洗個臉,化作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走進寺裡,對著坐在大殿正中的普賢道:“小女子遠方投親,不幸迷路,偶來寶剎,請師父行個善心,留我一宿。”

普賢道:“此處乃佛門聖地,借宿不便,請另找宿處吧!”文殊又說:“師父若不肯借宿,小女子在外被野獸加害,豈不是有損師父道行麼?”

普賢聽了這話,想想倒也不錯,遂答應讓文殊在廊下借宿。可是文殊又假推害怕,一定要睡到普賢房裡去。普賢沒法,只得讓他睡到房中,自己卻挾了一床被睡在廊下。

文殊見哥哥並未動心,第二天趁著洗臉,摘下一個金戒指,放在桌上,也不告辭,就出門去了。

普賢進到房中,看見這個金戒指,好高興呵!四下一尋,不見小女子身影,就把戒指放在袋子裡。

你應該知道的佛教故事,文殊試普賢

普賢菩薩像

一會兒,小女子回來尋戒指,普賢推說沒有看到。文殊也不多說,回身便走,臨出門時,在房門上“刷刷刷”寫下幾行字,一晃,不見了。普賢好生奇怪,趕去一看,只見門上寫著:

文殊渡普賢,

麥稈戒指不值鈿,

你若要上天,

重修十八年。

普賢忙從口袋裡掏出戒指,一看,呀!真是一個麥稈做的呢!

他雙腳頓地,懊悔莫及。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