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八:審美

主題八:審美

“知美之惡,知惡之美”,只是《呂氏春秋·有始覽》的一句話,也就是說知道了美麗可以被認為是醜陋,醜陋可以被認為是美麗,然後就能知道什麼是美麗,什麼是醜陋了。沒有審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惡的,這是蔡元培老先生的一句話,審美這個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一旦具體實現出來,哇,我國的普遍審美,除了醜沒毛病。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審美是事物對立與統一的極好證明。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審美是事物對立與統一的極好證明,有人說,中國人如今的審美觀太單一了,開始走向以新一代女星為代表的“錐子臉”時代。然而,也有人拿出老一代女星盛年時期的美照,以緬懷無整容、無PS的天然美時代。可見,大眾的審美觀並不單一,也毫無問題。錐子臉可以是美的一種,但圓臉、方臉、鵝蛋臉、長臉同樣可以出美女。審美真正的問題出在病態的價值觀上:我們認同多元化的美,但對呈現到大眾面前的女性,卻有著嚴苛的審美標準,即白瘦美+錐子臉。

主題八:審美

其實上面只是注重了表面的外在美,而忽視了真正的內在美,所以我們更應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孩子審美和人文素養。審美教育應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黑格爾說過:“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人活天地間,總是與客觀事物存在著交集,這些客觀存在著美的事物在人們頭腦中會能動的產生反映,即是審美。所以,當沒的事物與具有審美能力、審美趣味的人和諧統一時,我們就會認為他是美麗的。生活中有無數的美,如桂林山水、維納斯像、《蒙娜麗莎》、《月光曲》、豐收的原野、壯闊的勞動場景等等;一顆純潔的心靈、一份真摯的情感、一個偉大的夢想、一段美麗的往事、一處亮麗的風景;拾金不昧、勤勞勇敢、忍辱負重、孝行天下、自強不息、助人為樂......無義不是美好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應是對審美最好的詮釋。

山崗上的禿樹,外表極其簡陋,那光禿禿的樹幹和枝條都在預示著生命的凋零,但是它曾經的過往經歷,承擔的風雨,卻不能不讓人心生不捨,那是我們心中的聖地、淨土。所以,審美的範圍極其廣泛,包括建築、音樂、舞蹈、服飾、陶藝、飲食、裝飾、繪畫等等。審美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走在路上,街邊的風景需要我們去審美;坐在餐館,各式菜餚需要我們去審美……當然這些都是淺層次上的審美現象,我們需要審美,研究審美,更應從高層次上進行探討,即著重審人性之美。我們不斷追問自己的心靈,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