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文∕喻武星 喁哚

  今年是著名的平江起义爆发90周年,也是亲身参加平江起义的父亲喻楚杰诞辰120周年。纪念父亲,回忆父亲对我们子女的教育,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父亲的《辞别遗嘱》。这是父亲生前对我们的嘱咐,体现了我们的家风家训,也是我们后代励志传承的历史责任。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岁月流转,如今我们兄弟姊妹也都奔七十、八十岁了。如果问,对我们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我们必然回答:我们的父亲喻楚杰。

  1898年是清末变法动乱的戊戌之年,此年诞生了不少军史、党史上的著名人物: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黄公略、吴溉之……以及被错杀的王佐、袁文才、胡筠等,我们的父亲喻楚杰也诞生在这年。他出生在湖南平江长寿镇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平江是当年父亲参加平江起义的发生地、湘鄂赣苏区的中心;解放后平江成了将军县。长寿镇"五里十将军"。然而,我们的父亲虽然从戎经历了中国现代史上所有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半生又为人民铁道事业辛苦耕耘直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他的一生是碧血圪坤无索取,默默无闻做贡献,不为世事众人所知晓。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他不是什么家也不是什么将,他是成千成万贫苦农民投身革命战争的幸存者,是跨越十九世纪历史的见证人,是一个普通的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代表者。他的一生,平凡而不庸。

  除了父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从小对我们的影响外,给我们影响最深是他们在逆境中坚守信仰,坚守初衷的熏陶。

  父亲生前很少同我们讲自己的历史,但他却多次讲:"30年红军的一个连队一百八十多人,解放的时候只剩下我和吴信泉、喻缦云、方国南、张兴华五人……"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讲长征,他说:"长征的路是鲜血铺成的,死了那么多的人,如今还历历在目哇。不能忘记他们在历史上的出现。""我是战争的幸存者,对党对国家没有任何代价可讲,革命不能停,只有全身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才能心安呵。"

  他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也是跟随平江起义领导人滕代远同志,作为开国铁路人这么作的。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父亲曾是原"湖南平江革命史编辑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

,1959年庐山会议后内定为彭德怀翻案的反革命组织,即让父亲停职反醒。1961年国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国家规定中央直属单位自己解决粮食问题。这时被挂起多日的父亲再也坐不住了,不顾自己的停职的屈辱,要求到黑龙江嫩江去建农场,解决吃粮问题。有人问他,你这么老资格到东北开荒不是太委屈、太劳苦了吗,他什么也没说地走了。操起曾在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作校长的本行,发扬延安抗大的"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精神去开荒种地了。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三年中他亲自考察、亲自规划农场建设,亲自带领全场员工开荒种地,发展蓄牧业。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当他看到每年能成火车皮的粮食、黄豆、肉禽运进北京,除供给铁道部直属单位外,还能向农业部上缴粮油、副食,能为国分忧,受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表扬时,父亲忍辱负重的心释然了,他开心地笑了!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父母父亲年近七旬时,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7年以后,他被扣上"彭黄分子、贺龙分子、历史反革命"等莫须有的罪名,受到造反派疯狂的批判,残酷的迫害与侮辱,多次被抄家、关押、劳改、批斗。父亲在革命战争中历经百余次大小战斗,头、脚、腿、胸、手部五次负重伤(二等甲级残废),造反派在批斗年迈的父亲时,竟指着他身上的伤疤问:你这些伤口是不是在战场逃跑时被打伤的?父亲听后一震,坚定而讥讽地回答:"是被老鼠咬的!"但回到家里,他却失声痛哭,老泪纵横。母亲告诉我们说:你们的父亲是非常坚强的,这是她第二次见到他痛哭,第一次是在抗战时期听到奶奶在平江老家去世的消息,而这次真是伤了心啊!

  然而,从来不写自己革命历史经历的他,却于1968年1月,暗自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份长达50余页的手笔:《喻楚杰经历》。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父亲的《经历》是要我们在那样的逆境中相信他,告诉儿女子孙,自己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留给我们作为永远的纪念。父亲在《经历》中也写到了母亲,写到了家庭,写到了我们六个儿女。令人惊异的是,关爱我们的父亲竟然能够把我们每个儿女的生辰、出生地、简历,都写得清清楚楚!

  在《喻楚杰经历》之后,他写下这样几行:"在毛主席领导下,我二十余年如一日,在战场杀蒋匪和日寇。反革命的子弹在我身上穿过五六次之多,我的鲜血是赤胆红心为人民而流。"就在这页上,可以清晰地看得到滴落的癍癍泪迹。啊,父亲是心里流着血,满面拖着泪给我们后代写下了他经历的艰辛,写下了他对党的赤诚,写下了信仰的初衷!他的经历是对污蔑的抗议!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1969年北京"战备疏散",把靠边站的老干部都轰出北京,我们兄弟姊妹相继上山下乡、去偏远工厂,父母独自迁出北京到四川乐山,临行时,送给我们的笔记本上嘱咐我们:要相信党,要学习毛主席著作,与工农群众结合。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此后一个时期,父亲身边无一子女,在四川他乡异土,湿润的气候使战争年代多次负伤的部位隐隐发作,心脏病、眩晕综合症等疾病折磨着他,时值73岁。父亲一定是认为气数将尽,想到天南海北的六个儿女(两个女儿在黑龙江兵团,一个女儿在云南瑞丽农场,两个儿子在成昆线筑路,一个儿子在山西偏僻工厂),恐难以再相见,儿女们的档案里,塞着父亲的"黑"材料。父亲想给我们后人留下嘱咐,于是背着母亲,偷偷地在那本记录《喻楚杰经历》的笔记本上,写下一份《辞别遗嘱》。全文如下:

    辞别遗嘱

  我生于湖南省平江长寿街邵阳一个贫农的家。从1924年到27年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国内革命战争,十年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蒋匪帮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子弹在我身上穿过五次之多,我的鲜血是赤胆忠心为人民而流。

  从192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四十年如一日紧跟毛主席从井冈山到南征北战,脚达雪山草地,过夹金山。尽管经过这样艰难困苦的过程,不知牺牲了多少优秀儿女呀,我还能活着参加从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阵营中,还能活着,这是不简单的日程呀。

  人上七十古来稀。我今年七十多快到八十岁了,算是高寿了,是古来稀的人了。活着……活着,活下去不能由我支配呀。几年来,心脏病、眩晕综合症等疾病纠缠着我,使我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一日不如一日的衰弱下去。这是不足奇怪的,要走上去见马克思、列宁,去见我多年已死去的父母,去见多年死去的朋友。人总是要死的,是人人要走的路呀。

  我留下几句话,与我多年的夫妻、我的儿女、所有的亲密朋友,来辞别我们美好的祖国。遗憾的是我不能长久地为人民服务下去。你们听着……听着下列几句话: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上了三十多年的夫妻,同你辞别了。在三十多年生活过程中,我们夫妇基本上是团结的,是有互相帮助的。但是我很遗憾,有时不冷静,有时一句话互相顶起来,时常互相吵嘴,伤害了夫妻之间的感情。离别时我很痛心,望你不要流泪,不要悲伤,用手绢擦干你的眼泪,振作起来,同你儿女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吧。用不着流泪悲伤,你的儿女会抚养你过好晚年的。

  儿女、儿媳,我在世的时候,我没有尽到对你们的教育。今天同你们"辞别了",望你们多学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人类社会革命事业作出贡献。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儿女们,从今天起,我现在一天一天地与你们只见离得远了,你们不要流泪,不要悲伤。人总是要死的,活到一百岁也是要走这条路的。我已活到七十多岁了,也算是高寿了,望你们来完成革命遗志吧。我的名字,我的影子永远会留在你们的心中,让我的影子永远活在你们的面前。

(发现于一九七二年四月五日)

  这就是我们的父亲留给后代的一份遗嘱。

  根据他的遗愿,骨灰撒在了20余万英烈血染的平江,撒在了他参加平江起义的天岳书院的杉树林!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平江的儿子,三湘的儿子!

  "楚杰出天岳,英灵归故土"。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父亲的情怀震憾着我们几代人的心!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父亲没有留给我们什么财产,但他一身的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是留给我们儿女最宝贵的用之不竭的财富。他以"勤奋朴实、光明磊落"八个大字写真着一生——人是字,字是魂!

我们的父亲喻楚杰和他的《辞别遗嘱》

 他以平凡不庸的一生,为他的后裔立下了一个永恒的碑,碑文只有一字:顶天立地的"人"!父亲的名字,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的生命里。

                                 2018年 5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