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80多座煤礦“減量重組”難題如何破解?

這兩天,山西的一些民營煤礦投資者感到了焦慮,因為3月底,就是山西省煤礦減量重組工作實施與推進的一個重點時間節點,涉及重組的80多座煤礦將要在此期限內提交各自的重組方案與意見書。

“我公司與省內某煤炭集團公司多次研究形成了聯合減量重組方案,已遞交有關部門,待批准後將馬上付諸實施……”

從一份山西一家民營礦產投資企業向其掛靠、合資的國企集團公司提交的意見書中,記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民營投資機構業主的態度: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與重組方案的制定與實施。

據一位煤炭行業資深投資者粗略估算,本輪減量重組的80多座煤礦,涉及3000萬噸以上產能,前期投入約有1000億元以上,主要包含了投資初期繳納的礦業權價款、煤礦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當地徵地補償款等。以某地市一座30萬噸/年煤礦為例,從買礦權至今,就陸續投入了近20億元。這還不包括購投資者當初買礦時民間交易的議價(溢價)部分的鉅額資金。

然而,這些投資煤礦的民營企業負責人從3月20日前後就開始變得如同熱鍋螞蟻一般焦灼。他們在擔心什麼?一位來山西投資煤礦多年的外省投資人稱:“我們絕對擁護國家和省市的減量重組行動,但是施行過程中的一些不確定因素,令他們深感不安。

根據2017年12月2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晉政發(2017)59號文件規定:兩年內60萬噸以下(不含60萬噸)煤礦實施減量重組,到期仍未重組的,省政府根據發展需要有序納入去產能規劃。力爭2020年底前60萬噸以下煤礦全部退出。對應參加減量重組、但拒絕參加的煤礦,企業要出具書面意見備查。

該文件同時指出,優先鼓勵資源相鄰煤礦進行減量重組,允許資源不相鄰的煤礦進行異地重組。從嚴把握露天煤礦減量重組,只能以現有的合法露天煤礦為保留煤礦進行重組,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等有關政策要求,並進行可行性論證,重組後煤礦能力不得小於年500萬噸。鼓勵300萬噸以下的煤炭企業進一步進行兼併重組。

但是,近期在疫情剛剛有所好轉、各企業正準備加快推進重組工作之時,卻收到了來自各地市政府部門的口頭緊急通知,要求:2020年3月底前各企業必須提報減量重組方案,逾期不報,視為放棄重組,自願關閉。同時,還要對相關企業領導進行問責。

面對這一要求,各企業感到太突然,太茫然。究其原因:一是按照59號文件要求,企業正以2020年底為時限,抓緊制定減量重組方案。有些已將方案提報到了相關政府部門,但還未獲得通過。有些現在仍在緊鑼密鼓地與重組各方進行洽談溝通,或者正在制定相關方案。如果按3月底的時間要求,大部分企業難以完成方案的制定和協調溝通工作。

二是按照59號文件要求,露天礦可以按照500萬噸規模進行減量重組,但本次口頭通知中,提出露天礦不在整合範圍內,也就是說500萬噸規模的整合不算數了。

“各礦各例”是否可行?

“如果可以按照省政府59號文件最後期限執行,我們還可以把方案做得更具操作性一些、更好一些”。一位煤礦礦長說,該礦主動積極參與減量重組,投入了龐大的專家團隊、花費數月時間、百萬經費,認真地制定出的減量重組方案,並提前一週就提交給主管部門。3月20日,煤礦掛靠的主體單位卻傳達了幾條該礦所屬某地市政府主管部門新的整合要求:露天礦不得與井工礦整合,也不允許跨區域整合。這個通知令煤礦負責人瞬間坐蠟,但是還是積極地按照新的細則去尋找符合新要求的整合煤礦,調整制定新的方案,再次將新的方案提交給相關部門。

露天煤礦在山西煤礦中佔比很小,對與露天礦在山西省59號文件中並無限制開採形式、限定區域的規定,對於突然出現的新規,露天煤礦的負責人都感覺到調頭轉彎有些吃力,但是為了不被必定駛來的歷史車輪甩出行業軌道,還是拼盡全力調整,與國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對於類型不同的煤礦,主管部門是否可以依據各礦之間不同的差異,出臺一些更新更細規則與指導意見呢?記者接觸到的一些煤礦管理者投資者都是表達了這樣的心願與建議。

“願意重組,也接受關閉”

民營煁礦投資者積極響應國家與黨的政策,如果可以通過減量重組獲得新生和活力,對於所有的民營投資者來說,都是最佳的出路。如果3月底提交的方案不被批准,“關閉”二字顯然太過沉重。總量千億元的投入,投資者可以挽回多少損失?曾經投入的價款如何退還?退還週期?在目前的文件資料中均未提及。

記者在山西省2016年財政地160號文件、關於做好政策性關閉礦山繳納礦業權價款退還工作的通知中,也未找到退還價款的標準,倒是在河北省類似的政策文件《河北省化解過剩產能獎補辦法》中看到,河北的補償辦法是每萬噸年產能,補償150萬元。依照該省的標準,中央和山西地方財政、相關部門需要退還80多座煤礦50-100億元已交礦業權價款。

如此鉅額的退還何時能執行到位還不是最令煤礦管理層擔心的問題,各礦的情況不同,但是都有動輒數千上萬職工,他們的基本生活如何保障?對地方經濟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一個礦投資10多年,還沒有挖過一剷煤就要關了

“從第一天開始到現在,一鏟子煤沒挖過,最長時間的投資者已經等了10多年。”

山西曾於10多年前就開始過一輪煤炭資源整合,初期被整合的煤礦規模都很小,2萬噸、5萬噸、9萬噸、12萬噸……,本輪不足60萬噸/年的煤礦企業中一部分就是從11年前的整合開始,走到今天,又迎來第二輪整合。從未生產,卻一直在基礎建設、設施維護、人員工資保險繳納等方面不斷投入。一個在某縣投資的老闆算了一筆賬,他們每年僅負責掛靠國有單位的職工工資就需300多萬元,每年給當地的土地租賃費400、500萬元,加上基礎設施建設等,十年多時間,迄今投入了數億元、甚至數十億元。如今,如果整合方案不被批准,國家究竟可以退還多少,他心裡沒底。

一位煤炭業內專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60萬噸以下產能可分為兩類,一類露天開採,其投入資金與煤層結構、煤礦產區面積等因素相關,這些煤礦企業大多數於2010年投建,從現有的數據看平均成本:前期基礎建設投入1.2-1.8億,徵地補償款約2.6-3.5億元,礦權收購款2-5億元,已向政府交納的資源價款1.3-1.8億元,同期安置原礦區職工人均成本在5-10萬元,年均支付在200-450萬元以上。

另一類是井工開採模式,較露天開採投入大技術含量高,具體為前期一次性投入資金大,且一次性投入至少在10億元以上,例如包含基建(打井掘進)投入約佔總成本50%-60%,徵地補償款約1億元,礦權收款款2-5億元,已向政策交納的資源價款1-2億元,安置原礦區職工人均成本在5-10萬元,年均支付在200-450萬元以上。

如此算來,80多座煤礦已經花費的千億元投資並不是空穴來風。

謀劃新產業,與山西一起轉型跨越發展

記者近日接觸到的多位煤礦投資者稱:山西煤礦的民營資本七成是外省投資者,他們對三晉大地是滿懷情誼與眷戀的。一位投資人說:“從煤炭發展角度來說,中國是煤炭生產大國、利用大國,煤炭利用在能源總量中佔比極高,能源利用領域的技術提升,煤炭能量的科學轉換,本輪重組或許創造了新的契機。此時此刻,我認為我們被保留下去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即便是我們的煤礦被關閉了,我仍會留在山西,引導新的資本和好的高新科技項目回來,在山西繼續做與能源相關的產業。希望調換角色,不再是挖煤礦的,變身高新科技企業的老闆,繼續與山西繼續同呼吸、共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