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基於徵信的全球供應鏈金融價值生態

REG,基於徵信的全球供應鏈金融價值生態

本文為REG為解決供應鏈金融行業痛點,以及為搭建供應鏈金融行業級公有鏈的商業邏輯、技術架構和實施方案等方面的論述。

REG,基於徵信的全球供應鏈金融價值生態

1、摘要

區塊鏈技術從誕生至今,飛速的發展給世界帶來了全新的變革,這部信任的機器讓價值傳遞成為可能,奠定了未來價值互聯與秩序互聯的基礎。

供應鏈金融是圍繞核心企業開展、上下游企業共同參與的金融服務市場,因有穩定的貿易往來作為支撐,受經濟週期波動影響較小,甚至在經濟下挫時,依然保持高速發展。

供應鏈金融是一個多方參與、共同維護的生態系統,是區塊鏈落地應用的極佳場景,越來越多的目光正在聚集於此,包括亞馬遜、R3等大型公司、機構,都在佈局供應鏈金融區塊鏈項目,用以解決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難融資等痛點。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供應鏈金融區塊鏈落地,仍然以中心化的私有鏈,和行業聯盟鏈為主,行業准入門檻高,更多中心企業與C端用戶,仍然不能享受供應鏈金融發展帶來的紅利。

REG是基於區塊鏈、DAI、DFS、DID、側鏈及徵信模型等核心技術打造的供應鏈金融價值生態,通過鏈接供應鏈所有參與方,共建徵信大數據生態,共享供應鏈金融發展紅利,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

2、什麼是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是圍繞核心企業,給它的上游和下游企業提供的一種金融服務,主要是企業的融資服務。

3、供應鏈金融的優勢與痛點

供應鏈金融的優勢:1)核心企業切入供應鏈金融,構建新的優勢領地,其掌握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將充分發揮優勢;2)中小企業獲得低成本的穩定資金,為主業提供持續動力;3)第三方物流企業業務量上升,同時個別優秀企業亦可通過物流、倉儲建立的優勢切入供應鏈金融業務;4)通過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和拓展,電商平臺價值將大為提升。

國際經濟下行大背景下,各國的中小企業生存狀況堪憂,尤其是融資難問題更為突出。一直以來,由於信用缺失、固定資產等抵押擔保品少、財務信息不透明等,中小企業的融資是個頑疾。近年來儘管各國出臺了多項舒緩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舉措,但銀行等主流資金供應方,借貸現象仍未有效改善,中小企業要麼通過內生積累,要麼高成本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獲得資金。

中小企業痛點:融資難、融資貴、融資亂、融資險。多層次金融市場的缺失,使得中小企業暴露於無主流金融機構覆蓋的尷尬境地,中小企業融資也多是“富貴險中求”,融資成本高,且相應金融服務機構散、亂,對中小企業穩定經營造成重大影響。另一方面,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仍是一片尚未被充分開發的大市場,新的金融模式、新的技術應用,都可能徹底啟動行業崛起閥門。

其中,核心痛點集中在“信用、資金、效率”。

4、供應鏈金融區塊鏈具備成熟的落地條件

區塊鏈是一個分佈式記賬技術,融合了P2P技術、加密算法、共識算法、哈希算法等技術,具備多中心化分佈式記賬、信息上鍊不可篡改、信息透明且公開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於諸多領域,並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全球著名債券評級機構穆迪,曾給出過127個區塊鏈案例,從積分到交易清算,從文件存證到供應鏈管理,從跨境支付到供應鏈金融,各種應用層出不窮。

而在如此眾多的應用當中,又屬供應鏈金融領域備受矚目,商業化落地的進展較快。首先,供應鏈金融應用場景,具有萬億級別的市場規模,天花板足夠高。其次,這個場景天然需要多方合作,卻沒有一個傳統中心化的機構,可以主導治理,需要用區塊鏈來建立信任。同時,在技術上這個場景,並不需要很高的併發量,目前的區塊鏈技術能夠滿足。

5、行業級公有鏈將成為新趨勢

區塊鏈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從1.0時代到2.0時代,已經基本解決了諸多方面的技術難題,如增加高併發交易量(TPS)、優化共識算法、增強區塊鏈網絡安全性能、發展跨鏈與側鏈技術等。

在區塊鏈的3.0時代,區塊鏈的發展將圍繞技術、資源(行業資源、投資、人才)與社群(共識)三個維度共同展開,而不僅限於依賴技術的突破。這就意味著,具備行業背景的供應鏈金融區塊鏈項目,更受青睞。

目前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區塊鏈項目,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是以銀行或大型中心化機構開發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可理解為私有鏈),第二類是部分企業聯合開發的聯盟鏈。對於中心化組織創辦的供應鏈金融區塊鏈平臺,因為信息不公開,用戶對平臺承諾的數據隱私問題,似乎總有些疑慮。對於供應鏈金融聯盟鏈,效率高,但門檻也高,對於中小企業和C端用戶,仍然不夠開放和友好。

基於以上論述,我們發起基於徵信的全球供應鏈金融價值生態——REG以更開放的姿態,重塑供應鏈金融行業級公有鏈。

6、REG基於徵信的供應鏈金融價值生態

REG是基於區塊鏈、徵信模型、DAI、DFS、側鏈和DID等核心技術,連接全球供應商、金融機構、生產商、服務商、物流企業、銷售商等參與者,構建面向未來可信的供應鏈金融價值生態,解決供應鏈金融鏈條中各主體在融資、技術、營銷、徵信等方面的行業痛點,打造一個自由、平等、高效、可信的供應鏈金融價值生態。

7、核心技術框架:雙共識機制、DAI、DFS、DID、徵信模型、側鏈

REG在設計之初,圍繞供應鏈金融行業三大核心痛點——“信用、資金、效率”,以及區塊鏈公有鏈的安全問題與效率問題,充分考慮到REG供應鏈金融生態,在初期落地、中期目標和未來願景的不同訴求,在實踐方面採用通用技術與行業特性相結合的方式,不斷迭代地發展。

通用技術方面:

智能合約:保護各參與方利益

DID和DAI:實現徵信信息價值傳遞和保護,吸引多方參與生態

區塊鏈存證和分佈式存儲(DFS):保證交易信息的安全可查詢

PoW+合約共識(雙共識機制):保證REG網絡的安全性與高效率問題

徵信模型:通過數據上鍊共同完成開放共享的徵信大數據共享平臺

連接一系列行業DAPP:聯通供應鏈上下游核心企業、中小企業、物流企業和相關從業人員

側鏈:聯通比特幣、以太坊及其他大型公有鏈,共同賦能REG其他重要技術正在迭代更新…

REG,基於徵信的全球供應鏈金融價值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