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青年回農村創業,作為新農民去養牛,做不到這幾點就別養牛

聽過許多人抱怨養牛不行,他們也許在入行前將養牛想象成一個暴利行業,入行後才發現與想象差距太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靠養牛賺到錢的人不在少數。想要成功養牛,必做6項基礎工作!

90後青年回農村創業,作為新農民去養牛,做不到這幾點就別養牛


1、養牛調查

既然準備養牛,想象中養牛便是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行業。其實養牛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好,也不是失敗者說的那麼差。在準備養牛前,必須到做一下調查,不能單純依靠自己的想象前進。在網上與牛友交流、到附近養牛場進行考察,看養牛到底怎麼樣?通過養牛調查後,感覺自己的確適合且喜歡養牛再入行,感覺不適合自己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試水!

2、養牛場建設

多數養牛者受技術、資金等因素影響,初期都不會養殖太多。小規模養牛的情況下,養牛場完全沒有必要建設的高大上,搭建一個簡易牛棚便可以。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圈舍投資小,可以省出錢多養幾頭牛;二是給自己留條退路,養一批牛感覺不行可以隨時抽身而退,並不會賠太多錢。

雖然初期養牛圈舍簡易建設,但設計一定要合理。根據養牛數量、品種以及當地氣候等進行設計,保證方便飼餵、寬敞明亮、通風良好,且雨雪天氣能遮風擋雨、保溫避寒。不要感覺困難,下期專門介紹此類圈舍的設計與建造!

90後青年回農村創業,作為新農民去養牛,做不到這幾點就別養牛


3、草料的準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個成功的養牛人,肯定會儲備充足的草料(粗飼料)。等進牛後再準備草料,一是來不及,難以備夠所需草料;二是價格高,肯定比草料收穫季節貴一倍以上;三是質量難保證,急需草料質量肯定不如挑著購買。

草料準備量:成年母牛可按日採食草料的幹物質量為體重的3%進行計算,育肥牛可按日採食草料的幹物質量為體重2.2%進行計算。例如1000斤成年母牛,需要準備1.1萬斤草料(幹物質量),育肥牛從400斤到1300斤出欄需要準備0.6萬斤草料(幹物質量)。

說明:以上草料均指粗飼料不含精飼料,精飼料購買較方便可隨用隨買。另外準備量是高於正常採食量的,不要以這個做牛採食標準,這樣做是避免飼料發生黴變或其他因素導致飼料不足。

4、技術的準備

養牛雖說不含高新技術,但沒有一點技術同樣行不通。在養牛前最好學習一段時間,把最基本的品種認識、日常管理、飼料配比、日常飼餵、應激處理以及防疫掌握好。這些都是簡單易學的養牛技術,至於給牛打針看病養牛初期可以不學。儘量把牛養好讓牛少生病,生病後找個好點獸醫便可以,千萬別自己試手,畢竟損失一頭牛最低大幾千元的成本。

至於你是看書、網上查資料自學也好,到養牛場學習也罷,總之一定要掌握一定養牛技術再入行養牛。

90後青年回農村創業,作為新農民去養牛,做不到這幾點就別養牛


5、牛犢的選擇

牛犢的選著同樣關乎養牛場成功與否,很多養牛者因此而失敗。

首先必須選擇適合的品種,優良肉牛品種不一定適合養殖。圈養情況下儘量選擇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的肉牛品種(如西門塔爾牛、夏洛萊牛等),圈養情況下儘量選擇適合放牧、營養消耗少的肉牛品種(雜交肉牛、土種黃牛等)。

其次在確定品種後,一定要選擇其中優秀牛犢和健康牛犢。好品種並不一定全是好牛,可根據骨架、體型等選擇其中優秀牛犢。至於帶病牛犢和亞健康牛犢,一律不可選擇。

最後提高防騙意識,避免買牛時上當受騙。不少牛販、中介拿差牛冒充好牛,拿小牛冒充體重大的牛,一頭牛最多可能多花上千元冤枉錢,最關鍵是買不到好牛。

6、前二十天的飼養管理

購進牛犢後前二十天的飼養管理非常重要,包括應激處理、飼養過渡、加強防疫等工作。只要牛犢在購進後前二十天不出現太大問題,整個養殖週期都會比較順利。

應激處理:買牛時挑選健康牛犢,同時儘量選擇較大一些的牛犢。運輸前禁水禁食6小時以上,運輸時裝車一定避免擁擠防治踩踏,到場後觀察牛精神狀況,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飼料過渡:到場後2小時後給與飲水,量不宜過大,同時在飲水中添加葡萄糖、食鹽,用於補充運輸過程中損失體液。6小時後給與充足飲水,可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黃芪多糖用於調節電解質平衡和增強機體抵抗力,同時給與一定優質乾草。第2天起給與充足粗飼料和少量精飼料,以後每天精飼料喂量遞增,10~15天達到正常飼餵標準。

加強防疫:口蹄疫、牛肺疫疫區購牛,必須先注射血清。等15~20天后,無健康問題再注射疫苗。非疫區牛,10~15天無健康問題可直接注射疫苗。注射疫苗後5~7天,安排驅蟲工作。

90後青年回農村創業,作為新農民去養牛,做不到這幾點就別養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