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注视下的党锢之争和宦官之祸,东汉的丧钟由此敲响

汉灵帝时期是整个东汉时期的至暗时刻,皇帝昏庸无道,宦官结派弄权。灵帝在位21年,东汉逐渐走向了末路,即使有无数的铮铮之士逆命而行,但是依旧未能挽回大汉的命运。

汉灵帝注视下的党锢之争和宦官之祸,东汉的丧钟由此敲响

一、宦官掌权的开始

公元189年5月,曾经因为处置窦武外戚势力的宦官基本都退出了东汉的政治政治舞台:侯揽自杀,王甫死于狱中,唯一没死于非命的曹节自然而亡。他们死后,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汉灵帝又任命了新的人员来接替他们:蹇硕、赵忠和张让。汉灵帝经常说赵忠是他母亲,张让是他父亲,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他俩的依赖之情。

汉灵帝注视下的党锢之争和宦官之祸,东汉的丧钟由此敲响

汉灵帝从十岁被迎立为新君,基本上就由宦官照料,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对宦官的亲近也是人之常情。唯一可以拯救汉灵帝的机会被外戚窦武给浪费掉了,从此宦官们就仅仅的将灵帝抓在手中,致使他一步一步走向歪门邪道,毁掉了东汉王朝的国家根基。

汉灵帝注视下的党锢之争和宦官之祸,东汉的丧钟由此敲响

东汉前期由于皇帝英明神武,政治还算清明,宦官干政的现象极为稀少。但是随着东汉皇帝的更迭变换以及外戚势力的此消彼长,宦官作为一个群体开始慢慢出现在大汉庙堂之上。公元126年,19名宦官因为拥立顺帝而被敕封爵位;公元159年,由于剿灭大将军梁冀有功,5名宦官再度被封赏;公元172年,12名宦官因为破获了谋反而被封爵。

汉灵帝注视下的党锢之争和宦官之祸,东汉的丧钟由此敲响

二、宦官集团与文人官僚的党锢之争

从175年以后,宦官的实权在不断攀升。从这一年起,曾经归文臣掌管的宫内官署由宦官开始掌管,一些重要部门的官员也都被撤下来由宦官党羽担任。甚至可以说,从175年汉灵帝的所有包括膳食、文房印信、衣服财务全被都被宦官掌管了,从此汉灵帝彻底沦为宦官集团手中的一只黄金雀。

汉灵帝注视下的党锢之争和宦官之祸,东汉的丧钟由此敲响

在宦官集团不断侵蚀大汉王朝权力的同时,文人官僚集团开始予以反击。虽然这种反击带有一点私心,但是这种反击却被舆论和后世认为是十分正确。宦官集团和文人官僚集团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李膺、杜密、翟超、刘儒、荀翌、范滂、虞放等名臣名士全被处死。为了彻底清除异己,宦官集团将刑罚牵连到这些人的门生和家人身上。最终斗争导致了近千人被害。

汉灵帝注视下的党锢之争和宦官之祸,东汉的丧钟由此敲响

党锢之祸发生时,汉灵帝还未成年,由于他一直受到宦官的操纵,导致他占到了宦官的阵营之中。汉灵帝只是知道,这些文人集团是想谋反,夺取大汉江山。为了捍卫大汉江山,被操作的灵帝下诏对谋反的文人集团进行大范围镇压,这场东汉时期最大的禁锢运动被推向了高潮。

汉灵帝注视下的党锢之争和宦官之祸,东汉的丧钟由此敲响

179年由于宦官侯览和王甫的去世,禁锢运动稍有松懈,但是并没有停止。直到184年,全国爆发了黄巾起义,面对动乱的局势,那些宦官集团再也无法控制局势,只能停止禁锢运动启用文人武将进行叛乱镇压。

三、宦官集团对东汉的祸乱

党锢时代开始,宦官的权力不断扩大,宫里宫外全被都是宦官集团的爪牙。他们打击异己,兴风作浪,利用权势在外横征暴敛,收受贿赂,使东汉病入膏肓。文臣官僚集团的落败导致宦官更是无法无天,与明朝的刘瑾和魏忠贤一样,宦官在外大肆收纳义子,安排亲朋故友充当谋财先锋。特别是张让和赵忠,为了取悦灵帝,增加赋税,强加摊派,使天下民不聊生,动荡不安。

汉灵帝注视下的党锢之争和宦官之祸,东汉的丧钟由此敲响

宦官的胡作非为终于招致了天下大乱,公元184年巨鹿人张角喊出了那句震世名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很快黄巾起义便席卷全国,东汉也从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变得四分五裂,中央集权开始名存实亡,地方诸侯群雄并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