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钧瓷的精神支柱——伯翁庙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钧瓷的精神支柱——伯翁庙

伯翁庙前

伯翁庙,坐落在神垕镇的中心。

在神垕人眼中,那是常年行走经过的大庙,是窑神庙,是全镇诸窑神庙中最著名的一个,至今还存在着,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据《禹州志》载:“伯灵仙翁东会里,可见窑神庙,元延祐三年,乡人常希重修。”这是文献记载中最早的一次重修。在明朝弘治年间、清代康熙和光绪年间又多次重修。大殿内供奉着三尊主神,中间是土山大王,左边是伯灵仙翁,右边是金火圣母。据古书记载,土山大王为司土之神,实为大舜,《竹书纪年》曾有“舜陶于河滨”的记载,传说舜为“陶者之祖”。伯灵翁,据说是管工艺的神,历代神垕制陶者皆尊他为瓷窑之神。特别一提的是金火圣母,她是司火之神,是经皇封的一位为钧瓷献身的民间艺人的化身,这钧瓷红釉色相传与她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钧瓷的精神支柱——伯翁庙

相传,金火圣母原名叫艳红,人不但长的美,而且心地特别善良,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会了瓷器的造型和烧制手艺。有一天,皇帝做了一个梦,梦到一对红丝朱砂、鲜似鸡血、晶莹透亮的花瓶,十分让人喜爱,于是,第二天皇帝就下旨让神垕镇工匠限期烧制。可当年生产条件落后,钧瓷十窑九不成,想烧件完整的瓶子都是难的,更别说晶莹剔透了,鲜似鸡血这些条件了。为了不违抗圣旨,窑工们日夜赶工,终于烧出几件理想的物件送到了皇宫,可皇上一看不乐意了,这烧出的东西跟梦中的东西完全是两个样子,于是追加了一道圣旨,十天烧不出梦中瓶,凡钧瓷窑工,皆满门抄斩。就在这生死攸关之际,艳红想到了以身试火,让自己的血来铸造钧瓷红的办法,于是在炉火烧到决定釉色的关键时刻,她登上窑顶,一头栽进窑里,只见窑中瞬间红光弥漫、红浪滔滔。出窑时,一对玉般晶润、血般艳红的花瓶亭亭玉立在匣钵之中。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为她盖了庙、塑了像,让子孙后代怀念她。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金火圣母,传说是她成就了钧瓷红。但经科学实践中发现,这个说法显然不科学,其实事情也许是这样的。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钧瓷的精神支柱——伯翁庙

从前,神垕镇住着一位老妇人,领着几个儿子以烧窑为生。一天出窑时,他们发现烧出了几件带红紫色斑的瓷品,非常好看。而在过去烧的彩瓷中,这种色彩从未出现过。兴奋之余,母亲领着儿子连烧数窑,想再烧出这样的颜色,结果再也没有出现带红紫色斑的瓷品。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母亲忽然发现作坊的地上有一些铜屑,就问儿子这些铜屑是哪里来的。儿子说,前几天有一过路铜匠曾在此借宿过夜,想必是他留下的。母亲猜想:莫非是这些铜屑混入釉中,才烧出了带红紫色斑的瓷品?于是她把铜屑配入釉中,结果,又烧出了如玫瑰紫、海棠红那样美丽的彩釉瓷品。这家人烧出了彩釉瓷品的消息在神垕镇迅速传开,远近窑场争相效仿。于是,钧瓷红诞生了。这个说法也不能算事实,也能算传说,但铜屑确实是现代钧瓷釉色中不可或缺的配料之一,也是红色钧瓷釉的主要配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