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參天兩地?讀懂這句才能真正入門中國聖學!

所謂參天,並非三生萬物的三,在邵雍的皇極書中,也解釋參天成三才。此參為參照天道之意,參照天道以明人世。縱觀中國歷史先賢經文,皆參照歷史以明輪迴,參照天文以明地理,遠取諸物以明諸身,近取諸身以照諸物。故參天為參照天地之本源法則,最高智慧,所謂本源法則,即萬物的共性,發端!

所謂兩地,即彼此,陰陽。人在天地之間,做任何決策無非利,弊,平,是為三才。產生利,弊,平必然是在彼此權衡之間,權衡的彼此即為陰陽,兩地。彼此之間發生利弊平的關係,有且只有五種,分別是,彼事物對我事物有利,為利,我事物對彼事物有利,為弊,弊事物對我事物有害,為弊,我事物對弊事物有害,為平,弊事物和我事物無厲害,為平,是為五行。所以,此兩地即彼事物,我事物,是為彼此,陰陽。

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驅善遠惡的,所以,時常要不停的做出決策,而決策的根本動力便是人的本性,便是趨利避害,驅善遠惡的心。而我們決策又是以什麼為依據,什麼為參照呢?絕大多數人決策都是依據經驗,閱歷,知識,經歷做參照,然後來權衡彼事物和我事物的利弊,從而作出決策。所以,有人以現實利益為參照,而不顧事物的本質規律,是為目光短淺,有人以成功案例為參照,而忽略現實境況,彼此不對應,是為好高騖遠,有人以現實境況為參照,而不顧事情的本質,本性,最終一敗塗地,是為愚鈍少智,有人以彼事來對應我物,是為牛頭不對馬嘴,會意錯誤而失敗是為一廂情願。等等情況舉不勝舉,皆是物不與物應,事不與事應,陰陽不契,所以不行。參照的目標搞錯了,就如刻舟求劍,不能符應。

那麼什麼是最正確的做法呢?以什麼為參照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呢?就是這句參天兩地,以天道為參照審視彼此事物,讓物與物應,事與事應,陰陽相契,無不吻合。

這就是聖哲之發端,外觀以物,內參以道,邏輯井然,而非科學之道外觀以邏輯,內參以物,不能正觀其妙。能明此中奧妙,可以知聖賢裁定事物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