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就是在喝農藥?檢測結果告訴你真相


喝茶就是在喝農藥?檢測結果告訴你真相

南京玄武區市場監管局發佈春茶專項抽檢結果。

眼下正是品茗好時節,不過網上流傳的“喝茶就是在喝農藥”的說法卻令一部分“茶客”有些不安。4月28日,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透明實驗室”發佈了春茶專項抽檢結果,此次抽查的20批次茶葉農藥殘留及重金屬含量均未超出國家限量標準。

農藥殘留指標均合格

茶葉農殘問題的網絡論戰近年來從未停歇,“喝茶=喝農藥?”等文章時不時出現在網絡上博眼球。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科科長羅亞玲介紹說,此次檢測確定了聯苯菊酯、啶蟲脒、草甘膦等23種農藥殘留作為檢測指標。本次專項抽檢的20批次茶葉分別來自生產企業、便利店和超市,品種包括雨花茶、碧螺春、毛峰、小毛尖、高山綠茶等綠茶,還抽取了1批次鐵觀音(青茶)進行品質比對。

從抽查結果來看,國家禁止在茶葉種植中使用的甲胺磷、甲拌磷、氯唑磷、滅線磷、內吸磷等5種農藥,20批次茶葉中均未檢出殘留。另有18種農藥國家允許在種植中使用,但最終產品中殘留量不得超過限量標準,從本次抽查結果來看,20批次產品的農藥殘留及重金屬含量均未超出國家限量標準,全部合格。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抽查的3批次玄武區地產雨花茶,不僅均未檢出農藥殘留,而且食品安全、感官品質及標籤指標等也全部達標,品質較優。

喝茶就是在喝農藥?檢測結果告訴你真相

喝前不妨先“洗茶”

羅亞玲接受採訪時介紹說,茶葉作為一種農副產品,在種植過程中均有可能使用到農藥,其產品或多或少可能檢出農藥殘留量。國家允許在茶葉種植上使用的都是低毒農藥,只要茶葉中農藥殘留量不超過標準限量,消費者不必過於擔憂。建議消費者通過超市等正規渠道購買茶葉,品質與安全都會更有保障。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在泡茶時將第一泡水倒掉,不僅可以降低農殘,也可起到清洗茶葉中灰塵及其他汙染物的作用。

識別“陳茶翻新”有竅門

眼下正是春茶大量上市的時節,作為消費者,最擔心的莫過於花了新茶的錢買到的卻是陳茶,其實想要辨別也很簡單。比如雨花茶,新茶的茶湯顏色嫩綠明亮,葉底嫩綠勻亮,而陳茶茶湯則色澤灰暗淡濁。購買時如果條件允許還可摸一摸,新茶乾燥,用手一捏葉片即碎,如果軟而溼重不易捏碎,則為陳茶。

通訊員 史明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

喝茶就是在喝農藥?檢測結果告訴你真相

[聲明:轉載是為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請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