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如何毒打白居易的

很多人初入社会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雄心勃勃想实现梦想改变世界⥤不计后果地冲锋陷阵⥤遭到现实的毒打⥤退缩⥤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抢救一下⥤再次遭到毒打⥤从此要么意兴阑珊,随波逐流,要么黑化。

白居易出道,就原原本本地经历了上面说的全过程。

社会是如何毒打白居易的

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32岁登吏部书判拔萃科,授校书郎,四年后加翰林学士,转过年又迁左拾遗,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左拾遗是谏官,专门负责提出意见匡正朝廷和大臣行为的,相当于现在的意见领袖,而且是奉旨骂人。此时正是被称为“元和中兴”的唐宪宗执政时期,宪宗对外表达了虚心纳谏的态度。在这些因素激励下的白居易,工作热情高涨,很有一股使命感。他甚至专门给皇上写了封保证书,说“位不足惜,恩不忍负,然后能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此国朝寘拾遗之本意也。”

这个时期的白居易诗才横溢,上了很多意见建议,还写了不少抨击时政的诗。比如大家熟悉的《卖炭翁》,批评皇家的“宫市”制度剥夺买卖人的东西: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还有如《重赋》,批评两税法: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元和五年,朝廷讨伐叛臣不利,白居易上状请求皇帝罢兵。看皇帝没回复,就连着上了三通,后边还专门指示皇帝“伏望读臣此状一二十遍,断其可否,速赐处分”,意思就是让皇上赶紧按他说的做。这下把皇上气得够呛,说:“我叵堪此,必斥之。”意思就是我受不了了,非得把他降职赶走不可。这一次实在有点危险,幸好当时的宰相李绛为他说话,才逃过一劫。

社会是如何毒打白居易的

经过这次,白居易也心有余悸,几年以来,他知道自己的诤谏不仅让皇帝不爽,还得罪了很多有权有势的人,“权豪贵近者,相目变色”,“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竟至“言未闻而谤已成”,自己的前途充满危险,“宜当早罢去,收取元全身”。于是,他先是以母亲生病要求调职,母亲去世后,他干脆借丁忧离开了政坛隐居。

不过嘴贱这事,很难克制的。隐居三年后,白居易回到朝廷,担任了一个太子左赞善大夫的闲官,基本上远离政治中心了,然而还拦不住他这张嘴。元和十年三月六日,京城出了大事,宰相武元衡在上朝路上被暗杀,白居易脑子一热,又上了一疏,抨击时政,要求尽快捉拿贼子。这一次,仇恨白居易已久的人终于找到了机会。一方面,他一个太子左赞善大夫上疏讨论这件事是越权,另一方面,他母亲去世前后他写过的一些诗,被一些上纲上线的人挑出一些词句牵强附会,说他不孝。一时间,言论汹汹,谣诼满天,批判他的奏疏铺天盖地,几个月后,他被贬到江州,当了司马——相当于地级市政协主席这样的一个官,《琵琶行》里边那句“江州司马青衫湿”就是写的他这个阶段。

社会是如何毒打白居易的

江州在唐朝,类似于今天的贵州吧,远而不重要,又只当个司马,等于退居二线。除了官小地远,还在他收到处分的当天就把他赶出了京城,羞辱之意味非常明显。这件事对白居易打击非常大,他悲愤之下写了好几首诗,表示无论如何要活下去,要等到洗清冤屈的那一天: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在江州,他过了几年愁苦、贫穷但还算悠闲的日子,也经历了从悲愤、到郁闷,到释怀,到自得其乐的几个阶段。这期间的一首诗写出了他心态的转变过程:

昔有荣先生,从事于其间。

今我不量力,举心欲攀援。

穷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

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务由己者,省躬谅非难。

勿问由天者,天高难与言。

四年后,白居易江州司马任期满,朝廷没忘了他,给他发到了忠州任刺史。忠州离京城的直线距离近了,不过交通距离比江州还远,而且很偏僻,差不多相当于今天让他当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书记吧。虽然还是贬谪状态,但条件比之前好了一些。

白居易自己也明白,所以他离开江州前往忠州的路上,仔细思索了自己因言得罪人、因言获罪的人生经历,下定决心以后要做一个少说话、少惹事、保命过日子的人,下面这首诗,就是他思索之后给自己立的一个flag:

老见人情尽,闲思物理精。

如汤探冷热,似博斗输赢。

险路应须避,迷途莫共争。

此心知止足,何物要经营。

玉向泥中洁,松经雪后贞。

无妨隐朝市,不必谢寰瀛。

但在前非悟,期无后患婴。

多知非景福,少语是元亨。

晦即全身药,明为伐性兵。

昏昏随世俗,蠢蠢学黎甿。

鸟以能言媾,龟缘入梦烹。

知之一何晚,犹足保馀生。

——看,这就是一个热血青年如何变成老人的真实写照。

社会是如何毒打白居易的

在唐诗研究中,白居易的这首诗被认为是他人生和文学的转机,是他处事态度和思想变化的关键作品。从这首诗之后,他再也没写过《卖炭翁》那样的关注社会问题的诗,他人生中重要的一个阶段,结束了。

社会是如何毒打白居易的

(白居易的嘴贱后来还有过一次反复,是他从这次漫长的贬谪回到朝廷任知制诰和中书舍人时,对新皇帝整天游猎不问政事看不惯,写了一封奏疏批评,并且又迅速被贬出京城了。这次他自己都抽自己——不仅是因为得罪皇帝,更主要是因为恨自己不长记性。)

——本文作于笔者第四个微信号被封之际

END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示支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