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办自己的废品收购站,我与唯一的姐姐闹翻了。

我办废品回收站的日子(一)

初入行业,学习经验

我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开废品收购站的,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非常不容易,坚持到今天已经快十七年了。这么多年我从一无所有,到现在靠它养活一家老少六口人,还在县城买了房子,日子也算是过得还不错。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创业历程。(本文是我朋友的故事,为了叙述方便,采用第一人称。)

为了开办自己的废品收购站,我与唯一的姐姐闹翻了。

我是1978年出生的,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那一年,改革开放的脚步才刚刚开始。1997年我在县城一所普通高中参加了高考,结果是我落榜了。因为当年的高考实在是不好考。全校几百名应届毕业生就考了2个人,而且还是专科。因为当时的录取率好像只有20%多吧!可是二年后,高考就进行改革了,扩招了,录取率大幅上升。我好多选择复读的同学,平时成绩没有我好的反而最后都考上了大学,这也许是命吧!落榜后的我有三个个选择,一是继续复读,这是当时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应届生毕竟是考不过复读生的。二是上民办高校,这也是当年流行的选择,但是学费贵。三是进入社会,尽早赚钱。我由于家在农村,父母亲都是老实本分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也只好选择了第三条路了。走向社会后,我自然是和当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了去南方打工。我来到了东莞,这里是年轻的打工仔的天下,我先是进入了一家鞋厂,后进入一家玩具厂,都是流水线工人,经常加班加点,每天机械性的工作,此过程不再赘述。就这样干了三年,期间我只在过年才回家呆几天。转眼到了2001年,当时我还在东莞,家里打电话说是父亲生病了,于是我急忙赶回家,所幸,父亲的病不算严重,住了几天院后就回家修养了,但是以后重活是干不了了。父亲结婚晚,只有我姐和我两个孩子,几年前姐姐出嫁了,我又不在家,现在他们年龄慢慢大了,没有人在身边也是问题呀!恰巧我姐知道我在那边也赚不下多少钱,就说到她那里去帮忙,给我发工资,母亲也劝我不要出远门了,就这样我来到了姐夫开的废品收购站,开始进入新的行业。

为了开办自己的废品收购站,我与唯一的姐姐闹翻了。

姐夫在县城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需要人帮忙干活,我去的时候收购站还雇了一个50多岁,不太会说话的老实人。这个收购站已经开了四年多了,位置不错,每天来交货的人不少,一亩多地的院子堆满了各种废品,有时候堆的都无法下脚了。姐姐负责收货,姐夫开车送货。我去了后,主要是整理货物和切割废铁。首先是要熟练掌握割枪,好在这个并不难,几天后我就很熟练了。当时每天都收来大量废旧自行车,我先是切割自行车,后来,废旧机械、农机、车辆等大件我都能熟练切割,但是这个很辛苦,除了脏和难闻的气味外,我的脸经常被烤的褪皮,手也经常被划伤。除了切割废铁外,每天都要整理货物,一般情况下交货的人为了方便,放货的时候随手一丢,不整理根本就没有地方放。我发现收购站有干不完的活,从天明到天黑不时有人来交货,甚至有时候半夜还有人来敲门交货。只要天气好,天天都要工作,遇到下雨了,本想着没人交货了,可以休息了,哪知道,下雨时一大堆收来的各种废旧电机还等着要拆呢!这个活可不好干,除了出力气外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能把铜线拆出来,干了好长时间我才逐渐掌握了技巧。晚上我就睡在收购站,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彩钢瓦房,里面堆满了杂物,也没有什么电器啥的娱乐设施,还好收购站有的是各种旧书,随便找找就是一堆,翻翻书,打发时间,也算是对我紧张又枯燥的工作和生活的一种调剂吧!

为了开办自己的废品收购站,我与唯一的姐姐闹翻了。

慢慢地我逐渐熟悉和掌握了收购站一些基本工作流程和操作。这个收购站位置不错,周边有居民小区、汽车站、医院、超市和商业街,货源多。前来交货的人基本上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周边的居民,交的是自家的废品,这个量不大,另一个也是主要的废品来源是职业收货人,这一类人比较复杂,什么人都有,素质也是良莠不齐。一般分为外地人和本地人两种,外地人以安徽和河南人为主,租住在县城,农忙时和过年时回家,本地职业收货人平时收货,农忙时务农,遇到行情不好时甚至去打短工。收货人一般情况下各有各的固定线路和各自地盘,其中窍门很多,在此不多说。收购站一般有相对固定的职业收货人来交货,这些人基本上每天都要来一次,有些甚至一天几次,见的次数多了,我也慢慢地与他们熟悉起来,加上有时候姐姐和姐夫有事情,我还有充当临时收货人,这样渐渐地也摸清了各个人的脾性,如有的人很健谈,有的人一言不发,有的人货物摆放整齐,分类规范,有的粗枝大叶,货物鱼龙混杂,有的忠厚老实,有点偷奸耍滑,企图蒙混过关。收购站收的品种多样,主要以废铁废纸废塑料为主,其它的废玻璃瓶、废旧编织袋塑料纸废铜铝等等,只要是有回收价值的统统都收。收好的货物够一定的量后,会有专门人来拉,像啤酒瓶、旧书本旧报纸、废旧编织袋、废铜铝、废轮胎、废塑料纸、废玻璃、废家电、废塑料等。量最大的废铁和废纸箱板纸是要自己用车拉到专门的纸厂和炼铁厂的,也可以卖给上门来拉货的贩子,但是价格低点。当时收购站有一台拖拉机带的汽车大盘改的俗称“草架子”的车,是专门用来送废板纸和废铁的,有七八米长,一次可以拉五六吨废纸和近十吨废铁,后来又卖了一辆货车专门拉送铁,因为草架子拉铁比较危险。以前去送货时专门雇人开车,姐夫跟着一块去。后来我来了一段时间后,开始让我试着去送货,这个草架子车真是不好开,特别是装满又高又长的废纸后,一路摇摇晃晃,速度又慢,一般情况下当天装好货,第二天早上四五点就出发,到达时已经是八点多,刚好工厂开始上班。纸厂和炼铁厂都在西安郊区附近,离县城也就七八十公里,当时路也不太好,送货回来往往已经到了吃完午饭了。开始时姐夫陪着一块去,后来就我一个人去了。路上也曾发生过几次危险的事,如轮胎漏气、车辆故障、小的交通事故等意外,但是还算是运气好,都没有造成大的问题,只不过是把人折腾的不行。另外随着货量的增加,基本上每周七天有三天时间都要送货,收购站收货时一般都是现钱,每天都要准备几千块钱的现金,特别是零钱要备足,来交货的人一般对价格都比较敏感,分分毛毛钱最好要给足,让他们感觉到满意。当时废品价格也不怎么贵,和最近的价格差不多,算下来整个收购站的废品也要四五十万元,往出卖货时,基本上也是现钱,只是废纸和废铁不是现钱,有专门的结账日期,也不是全部结清的。姐夫的收购站开了四五年时间,从白手起家到现在的规模算下来利润应该不错的。但当时我对价格利润什么经济上的事情一般不会太关心,更不会去过问的,我的工作就是好好干活。

决定自己创业,与姐姐关系闹翻了。

就这样,忙碌的日子总是很快的,转眼间我已经在收购站干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也从曾经文质彬彬的小伙变为黝黑老练的废品站员工。吃住在收购站,离家也不太远,但是每天是没完没了的活,我也很少回家。这两年间父亲的身体还那样,地里的零活还可以干,但是紧靠种地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光父母每年的药钱和看病钱都不少了。刚到收购站时,姐夫曾经说过给我每月500元工资,这在当时也算是不少了,当时在县城上班的人月平均工资也就四五百元,况且还管吃住。平时我也很少问他们要钱,只是过年时给我了一千多元钱,他们给我父母说,反正也是自己人,钱先放在那,需要是你要用钱打声招呼就行,再者等攒多了给我娶媳妇时候用。随着收购站生意好转,赚的钱增多,姐夫也慢慢变得像个老板了,一般的活都是姐姐和我来干,他经常开车出去,说是出去找货谈生意,其实是和人打麻将喝酒呢,姐姐知道后两人为此没少吵嘴。再说说姐夫这个人吧,人很精明能干,平时话也不多,平时和我也不多说,我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虽然是脸色不好 ,但也没有过多指责我,还算是不错了,可是有一点是他比较抠门,平时也不太舍得花钱,出门吃饭一般就是一碗面的标准,真不知道他怎么就喜欢打麻将呢?姐姐呢,本身对没有念过多少书,脾气不太好,经常对交货的人嘟囔,平时也是经常绷着脸,看不见笑模样,但是却是踏实能干,每天收那么多货还要洗衣做饭。

为了开办自己的废品收购站,我与唯一的姐姐闹翻了。

2003年的春天,非典袭来,收购站的生意也受到影响,交货的人明显少了,这是父亲的慢性病又加重了,只好去住院了,当然钱是姐姐出的。一次我在街上碰见了以前的同学,这两年一直在收购站,我几乎很少和同学联系。通过闲聊我得知有几个同学混得还不错,有做生意的,有开公司的,得知我的情况后,他说你也可以自己干呀。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曾想过,不过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平时我也曾看到营销方面的书籍,对这方面也比较有兴趣,好多创业成功的例子也不断激励着我的内心。有一天我又碰见了一位同学,他当年是考上了一所高中专,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在外面闯荡了几年,现在准备回家自己干,说是准备开塑料加工厂。他毕竟在外面见过世面,学的知识比我多,和他谈了几次后,我感到受益匪浅。他建议我和他一起创业,趁着年轻,好好搏一下。想想我的家庭,想想父母,我再这里再这样下去,也就那样了,靠姐姐姐夫的工资养活家里人,总觉得不得劲,况且我还年轻,不去奋斗一下也不甘心。

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我首先给父母说了,我说我不想在收购站干了,要自己干。父亲先是不同意我的决定,说你干的好好的,干嘛不干呢?还好父亲最后理解了我的选择,说你如果认准了,就去干吧!有了家里的支持,我就先向姐夫说了,当然我没说我要干什么,只说是不想干了。姐夫没有想到我会不愿意干了,他当然是心里不情愿我离开,可嘴上却说,你想好,你最好给你姐说去,又把我的事情推给了姐姐。我只好硬着头皮告诉了姐姐。没想到姐姐的反映还是出乎了我的意外,先是呵斥,后是诉苦,最后甚至找到父亲不许我离开,在得知我也要开收购站后,更是闹得凶,说我是白眼狼,供我吃穿,帮我照顾家人,现在翅膀硬了,还要抢她的生意。我告诉姐姐我总不能一直呆在你这里给你打一辈子工吧,况且你们当年不是也是白手起家呀?再说我自己干也是想赚钱,改善家里生活,我过得好了,你们也应当高兴呀?可是他们只是一味想到是不是哪里得罪我了,想到我走后他们怎么办。看来是没有办法沟通了。后来他们又把对我的不满又蔓延到父母身上,埋怨他们没管好我,说是如果我要去开收购站就和家里不再来往了。他们越是这样,却更增加了我自己出去干的勇气。看来与他们闹翻是避免不了了。

2003年下半年,我终于离开了那个我曾经奋斗了两年多的废品收购站,准备自己创业,而我和家里所有的积蓄也仅仅只有一万元。现在我不知道等在我前面的是怎样一条路,但是我却觉得信心满满,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我要从头开始。(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