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德国二战中的掷弹兵,请问他跟普通步兵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厉害?

和风漫谈


在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中,掷弹兵出现于18世纪中叶,随着火药武器的发展,欧洲陆军出现一个新的兵种,这就是掷弹兵。至于掷弹兵最先出现于德国还是法国,至今没人说的清楚,两国都说掷弹兵起源于自己的民族,谁也不肯认输。不过民间普遍认同于起源德国说。

(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掷弹兵▲)

顾名思义,所谓的掷弹就是将手榴弹丢掷到对方阵地的士兵。不过当时的手榴弹并没有现在小巧,也不具备现代手榴弹的威力,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危险系数高,稍有不慎,手榴弹还没等丢掷出去就先行爆炸。更麻烦的问题是当时的手榴弹个头比较大,因此也比较重,需要人高马大的壮汉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二战时期德国掷弹兵师官兵▲)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掷弹兵成为步兵中的精锐兵种,但也是死亡率很高的兵种。首先你要时刻小心手榴弹自行爆炸,另外投掷这种重量的手榴弹,就必须要冒着枪林弹雨接近敌方阵地或者防御设施,只有达到有效距离才可以投掷,距离远了除了浪费弹药外,起不到任何杀伤作用。

(二战时期,第16党卫军装甲掷弹兵师低阶军官和士兵,他们身穿帅气的迷彩军服,配备手榴弹及短刀。▲)

直到一战时期,掷弹兵依旧存在,但过渡二战之时,掷弹兵基本不作为一个单独军种存在。而是改编为“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由“非洲军团”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步兵师改编而成。这些都是德国的老牌师团,作战经验十分丰富。

(一个标准的“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的机枪班,由一名下士(手持望远镜者)带领,有一名机枪手、一名观测员及一名通讯员。▲)

1943年6月23日,德国统帅部成立第25装甲掷弹兵师团,该师由精锐组成,组成即日起便担负重任,调派至库尔斯克突出部阵地北翼战线的最北端,防范苏军在该战线发起的攻势。

1943年9月,第25装甲掷弹兵师在德国新鲁平军事学院以由北非战场撤退的第五战车团残部为骨干,成立新第五战车营,该营有四个战车连和一个补充运输连。

(柏林战役结束,两辆装甲掷弹兵师士兵的尸体被发现在一辆被击毁的SdKfz 251 Ausf D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旁,从装甲运兵车身上的闪电标志可看出该两名士兵隶属党卫军。▲)

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战绩彪炳,曾经协同装甲师在东线战场多次击退发动“第二次斯大林突击”的苏军坦克军团,更转战至西线战场,转属B集团军,击退盟军的猛烈攻势,阻止美军第三军团对德国本土的进攻。

((法国战场)美军士兵正检视一辆被击毁的四号突击炮战车。四号突击炮战车是西线德军装甲掷弹兵师的主要反坦克武器,曾经跟随B集团军装甲师进入科坦登半岛,尝试阻截美军第101空降师占领诺曼底以南的据点。▲)

由于是精锐部队的缘故,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配备先进的坦克及反坦克武器,当中包括虎一型及虎二型重型坦克、豹式坦克、后期型三号突击炮战车、四号突击炮战车、黄蜂自走炮战车、野蜂自走炮战车等。这在当时的战场上无疑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师团。不过无论多么强大,胜利依旧不属于德国。

士兵迷茫的眼神▲

柏林战役后,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几乎全军覆灭。同盟国最终赢得胜利,德国的这些强大装备被瓜分,从此德国强大的掷弹兵师被写入历史之中。


大狮


17世纪,由于欧洲武器装备革命,出现了铁壳手抛火药炸弹,也是今天手榴弹的雏形,欧洲军队中也出现了专门的“掷弹兵”。他们必须膂力过人,在步兵方阵队列最前方,将炸弹投向敌人阵线,试图用炸弹杀伤敌人或者引起敌军恐慌,使得敌军战线出现混乱和缺口,利于己方战友进行突破与冲击。第一个将"掷弹兵”作为陆军常备兵种的即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陆军每一个步兵营中都配备了一个掷弹兵连。

随着燧发枪,尖头子弹等技术的普及,作战时双方开火的距离越来越远,已经逐渐脱离了手抛炸弹的攻击距离,但“掷弹兵”作为对精锐陆军士兵的荣誉称号却保留了下来,比如普鲁士国王的波茨坦掷弹兵团,拿破仑的近卫军掷弹兵团,英国皇家掷弹兵团,俄罗斯的皇家近卫掷弹兵团等等。

第三帝国纳粹政权建立后,迅速开始了重新武装,按照“闪电战”的理念,步兵必须与战车部队一起推进,才能获得更大的威力,并扩大战果,所以1937至1939年间,纳粹德国首先建立了4个机械化步兵师,标准编制16445人,配备492辆军用卡车和1600辆以上其他车辆,1323辆摩托车,由于在闪击欧洲的战斗中卓有成效,1940年下半年又有八个机械化步兵师被建立,然后武装党卫军也建立了三个机械化步兵师,分别是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帝国师以及后来的“维京师”

1942年6月,面对东线逐渐不利的战争局势,希特勒为了鼓舞士气,用旧普鲁士时代陆军的荣誉感激发士兵的战斗精神,宣布将装甲师内配属的机械化步兵以及机械化步兵改称为“装甲掷弹兵”,而机械化步兵师则称为“装甲掷弹兵师”

1943年式国防军装甲掷弹兵师,每个师都增配了一个自行反坦克营和一个突击炮营,增配了40多辆坦克歼击车和40多辆突击炮,另外由于德军逐渐失去了制空权,每个装甲掷弹兵师都配备了大量的防空火力,包括42门20毫米轻型高射炮和8门88毫米重型高射炮。

而武装党卫军的装甲掷弹兵师,装备则更为“豪华”。以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为例,它拥有两个装甲掷弹兵团,以及一个装甲(战车)团,和一个突击炮大队。以及一个炮兵团(两个150毫米重型榴弹炮营和一个105毫米轻型榴弹炮营)和一个高射炮大队。每个装甲掷弹兵团包括三个掷弹兵连,一个机枪连和一个重火力连。

到了1943年,前期被改编为装甲掷弹兵师的几个武装党卫军师很快“升格”成了装甲师,战斗力更升一级,随着在东线战场逐渐处于守势,德军更倾向于将有限的机械化兵力集中使用。1945年3月,濒临失败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决定把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编制合并统一,军事研究者称之为1945年式装甲师,理论编制为一个装甲团,两个装甲掷弹兵团,以及一个装甲炮兵团,以及一个反坦克营。兵员和装备缺乏的师则被编制为1945年式装甲战斗群,包括一个装甲团,一个装甲掷弹兵团,一个炮兵团。实际上,当时德国绝大多数装甲掷弹兵师和战斗集群都已经变成了兵源装备不足的空架子。

截止战争末期,德军组建过的装甲掷弹兵师和装甲掷弹兵集群包括

国防军:

第3,10,14,15,16,18,20,25,29,60,90,233装甲掷弹兵师,勃兰登堡,大德意志,统帅堂,库马克装甲掷弹兵师

党卫军:

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第2“帝国”师,第3“髑髅”师,第4“警察”师,第5“维京”师,第9“霍亨斯陶芬”师,第10“福隆德斯伯格”师,第11“北地”师,第16“全国党卫队领袖”师,第17“古兹.冯.伯利辛根”师,第18“霍尔斯特.威赛尔”师,第23“尼德兰”师,第28“瓦隆人”师

战术:

装甲掷弹兵的基本战术是紧紧跟随战车突破敌人防线上的薄弱地段,然后向两侧内卷扩大突破口,分割敌人各据点之间的联系,及时消灭敌人的反坦克火力。装甲掷弹兵战斗的基本单位即步兵班,由12到14人组成,乘坐一辆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一个班又分为两个组,包括4到6名使用步枪基本武器的掷弹兵,以及使用MP40/44冲锋枪的指挥官(班长以及副班长),以及一到两个个由两名机枪手组成的机枪组。当乘坐sdkfz251半履带装甲运兵车行进时,班长负责车头部位的7.92毫米MG42机枪,副班长在车尾负责舱门的开闭。装甲运兵车距离战车一般保持150米的距离,由于自身防护性有限,在攻坚战斗时基本不会驶到距离敌人阵地400米的距离,车辆之间的间距必须保持在50米左右。

一旦到达400米距离,掷弹兵必须迅速下车成为步兵作战,运兵车的停留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此时战车则作为重火力支援,班长一般指挥机枪组进行近距离火力压制,副班长指挥其他掷弹兵前进攻击,如果战斗需要两位班长同时指挥近距离肉搏,那么机枪组则由军衔最高的一等机枪兵指挥。

在步行行军时,掷弹兵或排成间距5步的一路纵队开进,如果处于随时遇敌状态,那么会以散兵队形前进,全员以机枪手为中心,前半部分由班长带领,负责警戒队伍的右方至前方,副班长率领后半部分,警戒队伍的左方与后方。

在攻击地段宽度方面,一般是班级负责100米正面,排级负责200米正面,连级200到400,营级400到1000米。在主攻点上进攻的部队被称为核心部队,拥有最多的武器支援,一旦突破成功后,其他部队的行动必须尾随核心部队进行,每当一个战斗时段结束后,向敌军阵线内部渗透最多的部队,自动称为“核心部队”,而友邻其他部队则必须全力对其进行支援,并由其指引行动,这就是德军中行之有效的“自由换形战术”


晴天有时下猪


掷弹兵一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叶,是指军队中投掷手榴弹的步兵。当时的手榴弹不像现在,个头大份量重,和小炮弹差不多,点燃导火索以后用力扔出去,所以要比较强壮的士兵才能使用,而且心理素质要好。

所以各国军队里一般都是挑选高大强壮的老兵来当掷弹兵,久而久之,掷弹兵就类似精锐部队的称呼了。

后来掷弹兵这一兵种已经不在单独存在,只是成为一种传统和荣誉的称呼,意思就是这部队以前就是精锐部队。




不沉的经远


1942年开始 希特勒出于对腓特烈大帝的敬意

把所有的步兵和摩托化/机械化步兵

改名为掷弹兵和装甲掷弹兵

Infanterie→Grenadier

Schützen→Panzergrenadier

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特别含义的,就是把步兵改了个名称。

然后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Damon小珍


历史沿袭下来的命名,就你美国骑兵师。不过都是精锐兵罢了


cb11211


称谓而已,就是普通的步兵


ming81281042


二战已经没有早期作战的专门投弹手,掷弹兵只是作为一支传统精锐部队的称号。


大卫思想


人肉迫击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